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实践调查报告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实践调查——以“北海市赤西村”为例关键字:环境;清洁乡村;赤西村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越发恶劣,生态越发紊乱的时候,中央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响应中央号召,自2013年始至今,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系列活动。北海市靖海镇赤西村村委为此次活动的开展在村内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与举措,为的就是改善赤西村的生态坏境和居住条件,提高赤西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引言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积极行动参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2017年7月,笔者赴广西北海市靖海镇赤西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和相关志愿服务。其目的在于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群众对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项目的想法以及建议、意见;调查该项活动在赤西村中的开展情况,以小见大,推测出其他地方落实该项活动的情况;了解在赤西村中开展此项活动的困难,发挥所学知识为村民排忧解难,继续深入开展此次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总结出该项活动在赤西村施行的优点、缺点以及疑难点,通过数据分析为政府开展该活动接下来的工作部署做出意见以及建议。二、问卷调查在北海市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网络调查问卷,以靖海镇赤西村村民为主,周围乡镇村民为辅开展网络问卷形式的调查,了解自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来赤西村环境前后的改变以及村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程度。此次网络问卷一共回收了151份,其中赤西村村民填写的有效问卷为86份(占赤西村村民人口总数的6%),除赤西村外的其余北海市市民填写的有效问卷为65份。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出一下三点:(一)思想认识不足,发动全民参与难度大。调查结果表明赤西村村民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其中大学水平占16.28%,高中水平的占40.7%,初中水平占36.05%,小学水平占6.98%,又考虑到赤西村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其文化水平、思想观念本就落后,对于此次活动不理解、不认同、也是在清理之中。而调查中问到“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前,你觉得你所在的乡村最严重的污染问题”时,调查结果表明占比最高的是“垃圾无人清理”占61.63%。由此可见赤西村原本的环境问题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村民心中的清洁意识不高,抱着“自扫门前雪”的心理,对于不是自己家的其他公共区域,怀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养成卫生保洁的良好习惯,垃圾随地丢弃,污水胡乱排放,更甚者直接将垃圾倾倒在河道水渠、田间地头、湖泊池塘作,严重影响乡村水源、田园的清洁工作进度,造成了严重污染,日积月累导致乡村环境水平严重下降。(二)资金投人不足,形成长效管理难度大。调查中问到“您认为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其中回答“资金不足”的占56.98%。由此可以得出赤西村开展该项活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资金方面的不足。赤西村在2017年前一直是北海市的贫困村,经过北海市的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提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赤西村经济水平仍旧落后,而各区、县、镇对该项目投入的资金也有限,发放到各村的经费则更少,村民无法自己筹集更多资金以投入该项活动中。缺少资金就等于缺少组建物业机构、环卫队伍的能力,以及无法修建垃圾池、添置垃圾箱、购置环卫车等环卫设施,更无法配套建设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等排污系统。(三)村民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抱有积极的态度,但对其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问卷调查显示,有69.77%支持现在的乡村清洁政策,态度“一般般”的则有26.74%,不支持的仅仅为3.49%。而另一个问题问到“希望乡村清洁活动继续开展吗?”回答“非常希望”的人数占了74.42%,态度为“无所谓”的则有26.42%,“不希望”的仅仅为1.16%。由此可以得出赤西村大部分村民对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各项政策大部分都保持这支持的态度。但在调查中的另一个问题“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了解情况”中,“听说过”占了45.35%,“一般”占了40.7%,完全不了解占了5.81%,而“很了解”仅仅只占了8.14%。由此表明虽然赤西村大部分村民对于此项活动抱有积极的态度,但其的了解程度远远达不到活动所需的水平。只有大部分的村民都非常了解“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各项内容,从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到活动中的各项举措、惠民政策再到最后形成一个乡村治理的系统的长效机制。只有充分理解了上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想法,基层的群众才能以更高昂的斗志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此项活动添砖添瓦。三、走访调查(一)村委会干部走访调查通过亲自走访笔者得以和靖海镇赤西村村委相关干部取得联系,了解赤西村目前的相关情况。赤西村共有农户361户,总人口1393人,赤西村现有耕地2327.3亩(其中水田441亩,旱地1886.3亩),林地面积300亩,村内生态环境良好,村民民风纯朴。自2013年起,自治区政府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来,高德办赤西村一直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号召,以实际行动参与此次活动的进行。赤西村村委干部介绍,关于赤西村开展此项活动的难点在于村民是否配合,如何形成长效机制,以及谁领头谁负责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赤西村自治村委会以清洁乡村环境、清洁田园为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整治,将乡村问题集体化,以村委会领头引导村民为主体,上下联动,形成长效的治理机制;通过在乡村各处填画墙画、乡村晚会、村民联动大会等方式宣传此次活动;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并解决此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囊括小点,既要改善赤西村大的问题也要改善藏在大问题背后的小问题。为改善乡村“垃圾满地、牲畜粪便随处可见、污水横流、土壤酸化”等不良现象,赤西村村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1、通过培训提高了乡村清洁员的工作水平,投入了一批新的垃圾转运车方便清洁员的工作,并通过村民大会、村委宣传栏等方式宣传相关清洁意识,领导亲自领头进行相关清洁活动,从最初的“看干部干”逐渐改变为“群众主动干”。2、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清理污水整治活动,在村内的水塘、水沟、下水道进行全面的清理。清理水面及沉入水底不可溶解的塑料垃圾,并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从源头解决乡村污水问题。3、通过对赤西村村民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和培训,大力推广最新的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严格控制村民种植农作物时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以便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二)村民的走访调查笔者通过村民的走访调查了解到通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开展,乡村环境和开展此项活动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村民提到赤西村曾经垃圾满地、路边田间时常能见到牛、羊、猪的粪便,每到下雨天池塘以及下水道外渗的污水总会发出阵阵恶臭,自2013年村委响应自治区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来以往的脏乱差景象逐渐消失,代其换之的是干净的街道、清澈的池水、以及不再外渗的下水道。村委会还经常组织清洁活动,村中的青、中、老年村民都会积极参与行动为乡村清洁贡献力量。在乡村居住环境、田园环境改善之后,赤西村的滨海乡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也得以推进,村民的就业岗位也因此得到了增长。通过对赤西村村民的走访调查,笔者还了解到一些村民内心的想法以及意见。村民认为改善乡村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若是领导干部只为眼前政绩顾此失彼那赤西村如今的成果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改革治理,即便是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结束依旧要保持着一番改革的热情,才能保证此次活动的长效久治。三、参加乡村清洁实践活动笔者跟随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了赤西村,跟当地淳朴热情的村民们一起进行清洁活动。在清洁中,笔者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了清洁乡村的不易。活动中,笔者与村民利用铁铲、扫把等工具,清理垃圾、杂草、塑料袋和卫生死角,对村的村道小巷,展开清洁活动。虽然清理的不是自家的农院,但村名们依旧在活动中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路边的杂草、塑料袋、旮旯里的卫生死角一点都不放过,一一进行了清理。在八月烈日的烘烤下,参加此活动的村民都已经汗流浃背,但看着变得靓丽干净的街巷村道,大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活动过后,赤西村村委给参与此次活动的村民发放了鼓励性礼品,同时发放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宣传资料,宣传并教育村民要培养好良好的清洁意识,从自身做起,爱护自己的家园。四、总结笔者以北海市靖海镇赤西村为蓝本经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以及亲自实践进行分析,管窥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困境、归因与对策后提出一下几点意见及建议,为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借鉴。(一)清洁乡村活动任重道远,各级村委干部都要有一个清醒而又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加大乡村内部对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宣传力度,这要求村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和人文精神的领导,通过开展村民交流大会、宣传晚会、宣传画等形式提高村民的清洁意识,促进村民尽早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要实现村民文明意识从他律向自律的思想转变,将其行为动因由原来的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约束,由原来的外在导向,转换为内在导向。1这要求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相关奖惩机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心中知耻方能杜绝此事。(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对于赤西村来说是挑战的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村干部必须要将清洁活动与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将清洁活动作为改善生产条件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把清洁活动与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乡风文明结合起来。2抓住此次机遇,结合并充分利用赤西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把握赤西村各种资源要素向近郊扩散和集聚的机遇,加大乡村中田园清洁、污水整治力度,加快赤西村风貌改造进程。借此机会引进相关投资,既能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又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一件深受群众欢迎的好事,也是一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难事,它需要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些不符合文明卫生要求的生活习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需要极大的韧劲、恒心和耐心。3因此若想将该活动做好必须要建立系统的全面的长效机制,乡村清洁工需规范化、制度化;建成一套完整的垃圾收集流程;建立完善有关乡村清洁活动的村规民约,定制评比制度、赏罚制度;建立完善的投入保障机制,只有资金链不断乡村清洁活动才有长效的可能。1龙海平,关于清洁乡村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创新,2013,112-112古杏全,莫燕乾,张业兵,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调查[J].广西经济,2014,55-563彭清华,全区动员全民参与清洁乡村环境建设美丽广西——在全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广西日报,2013,1-2
本文标题:“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实践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7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