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征管法及实施细则串讲提纲(完整讲稿)
1征管法及实施细则串讲提纲新《征管法》的修订、颁布主要对五个方面做了重大修改:一、增加了加强征管、堵塞漏洞的税源管理措施;二、进一步明确了税务机关执法主体的地位,强化了执法手段和措施;三、增加了防范涉税违法行为的措施,加大了打击偷逃骗税的力度;四、大量增加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纳税人依法享有权利的内容和条款;五、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明确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本章共14条(第1条—14条),相关细则9条(第1条—9条),确定了征管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规定了法的适用范围、行政主体、遵守主体的范围和涵义,并对各遵守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一、立法宗旨和目的:1、加强税收征收管理;2、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3、保障国家税收收入;4、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5、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2收管理。有18种,分别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利息税)、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三、遵守主体:1、税务机关:作为行政主体包括省以下税务局稽查局,细则第九条明确了省以下税务局稽查局的执法主体地位及职责——对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它有关单位:是指税务行政管理的相对人。3、有关单位和部门:细则第三、五、十一条予以明确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见下面第四点权利与义务的第(三)条)四、权利与义务:(一)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权利:1、负责税收征收管理工作;2、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义务共8项,原征管法只规定了两项:1、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32、税务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细则第5条明确规定保密是保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非税收违法行为)并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新征管法增加了6项义务:1、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2、税务机关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3、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4、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制度;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对下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依法进行监督;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6、征管法规定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实施细则第八条明确解释:1、应回避的五种情况是: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2、税务人员应回避的范围是:夫妻关4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未按本规定回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原征管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未作规定,新征管法则增加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共5项(征管法第八条明确)。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3、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义务(原征管法与新征管法基本一致):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5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新增加)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权利: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2、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3、任何有关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义务:1、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2、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第二章税务管理本章分为三节,共13条(第15—27条),相关细则28条(第10—37条)第一节税务登记本节共4条(第15—18条),相关细则12条(第10-21条)一、税务登记的种类:1、开业登记62、变更登记3、注销登记4、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细则二十一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若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5、扣缴税款登记6、停、复业登记。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二、税务登记的申报办理与证件发放的时限1、开业登记为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变更登记为税务登记内容变化的30日内,注销登记(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之后,方可办理。细则16条)应在注销工商登记前或批准终止之日起15日内。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2、税务机关应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发放税务登记证7件。三、税务登记证件的使用:1、按规定使用,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伪造。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2、公开张挂。(细则第二十条:纳税人应当将税务登记证件正本在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办公场所公开悬挂,接受税务机关检查。)3、必须持证办理的有关涉税事宜共7种: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办理停业、歇业;其他有关税务事项。(细则十八条)四、税务登记管理的部门配合1、国、地税应对同一纳税人用同一代码登记。2、工商部门应定期向同级国地税部门通报有关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以及吊销营业执照情况。3、金融机构应在纳税人账户中登记税务登记证号,在税务登记证上登记账号,且税务机关可以查询纳税人的开户情况。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8号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五、税务登记证的管理:一年一验审、三年一换证,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较原征管法相比增加4个内容:1、明确了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件的时限;2、规定了工商登记定期通报制;3、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制。4、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与税务机关相互协作制。第二节账簿、凭证管理本节共6条(第19—24条),相关细则9条(第22—29条)。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阐述:一、账簿、凭证管理(一)账簿的设置1、设置范围。所有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建账,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细则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9了建帐措施:一是可代理建帐,二是设置“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三是使用税控装置。2、设置时间: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扣缴义务人应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设置账簿。3、设置要求:应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总账、日记账应当采用订本式,细则第22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二)财务会计制度管理1、备案制度:一是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二是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2、电算化纳税人账簿管理:一是能够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其计算机输出的完整的书面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账簿。二是不能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应当建立总账及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3、核算要求: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进行帐务处理4、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冲突解决办法: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税款。105、保管制度细则第29条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合法、真实、完整,并保存10年。(三)关于账簿、凭证管理的法律责任:纳税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票管理1、管理机关及职责:税务机关是主管机关,主管发票的印、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2、印制权限的集中:增值税专用发票由税务总局指定印制,普通发票由省级税务机关指定印制。违反本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三、税控管理1、国家应积极推广使用。2、纳税人应按规定安装使用,不得损毁、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较原征管法相比:1、扩大了建账范围;2、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3、强化了发票管理;4、确立了税控装置的法律地位。第三节纳税申报本节共3条(第25-27条),相关细则8条(第30-37条)。一、纳税申报的要求:按期如实、普遍申报。二、纳税申报的内容及附报资料1、内容: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计税依据,扣除项目及标准,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应退税项目及税额、应减免税项目及税额,应纳税额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延期缴纳税款、欠税、滞纳金等。2、附报资料共6种: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外出12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异地完税凭证;境内或者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三、纳税申报方式:直接申报,邮寄申
本文标题:征管法及实施细则串讲提纲(完整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1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