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本的政治第一节战后的日本政治战败与日美关系55年体制1993年以后的政治1.战后日美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重新大国化。在此过程中,日美两国的利益高度一致,导致它们发展伙伴关系。1960年以来日美的全面伙伴关系化可概括为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三步发展:60年代初建立经济伙伴关系70年代中期建立政治伙伴关系90年代致力于建立军事伙伴关系60年代初建立经济伙伴关系•1960年《日美安全条约》第二条规定:“两国将设法消除在它们国际经济政策中的矛盾,并且将鼓励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为落实此规定,日美从制度上入手,建立双边经济合作、对话机制。日本对建立与美国的经济伙伴关系态度积极。•1961年6月池田勇人首相访美,标志着日美正式建立经济伙伴关系。•1961年11月24日,第一次日美贸易经济联合委员会会议在日本箱根召开。肯尼迪总统高度评价这次会议:“它成功地把美日伙伴关系概念扩大到经贸领域。我认为,这是在两国关系中向前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后来,日美贸易经济联合委员会作为两国交换意见、进行协商和协调政策的场所逐渐政治化,不但讨论双边经济关系、两国的经济问题,还就两国的对外援助、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关系等问题进行磋商。•日本以增加外援的方式为美国分担负担是它的惟一选择。首先,美国不愿看到日本在军事上取代其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其次,日本受宪法第九条的制约,不但不能派兵海外,就连军事援助也不能提供。显而易见,在军事扩张道路被堵死的情况下,日本只能实行包括提供外援在内的政治、经济扩张。70年代中期建立政治伙伴关系两国的磋商趋于频繁和制度化,高层互访的次数明显增多:首脑访问由单向变为双向。福特总统在1974年作为美日关系史上第一位美国现任总统访日。日本外相与美国国务卿的协商开始制度化。1975年8月6日三木武夫首相访美时与福特总统联合宣布:日本外相和美国国务卿每年将对共同关心的双边事务和全球事务进行两次检查日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更多地相互支持。这在美方表现为:从1948-1969年扶植日本变为从1970年起要求日本支持美国。这在日方表现为:确保美国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从日美合作的本质来看,分担负担不过是两国搞政治交易的一种形式。日本虽然在80年代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债权国和贸易顺差国,却没有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政治地位;美国虽然保有一定的世界霸权地位,却感到力不从心,已经离不开日本的经济支持。日美在分担负担问题上搞政治交易意味着:日本在逐渐增大其全球性经济、政治作用的同时,势必直接、间接地为美国分担更多的费用,而美国则以不损害本国利益为前提,帮助日本政治大国化,给日本以更平等的伙伴地位和更大的权力。从长远观点看,日美建立政治伙伴关系具有过渡性质。日本的政治大国化既是其经济大国化的结果,也是其继续大国化的一种选择,即在政治大国化和军事大国化两者间更重视前者。如果说日本的政治大国化是对其直接走军事大国道路的否定,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是,日美建立政治伙伴关系是两国建立军事伙伴关系的必由之路。90年代致力于建立军事伙伴关系•冷战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其与美国在经济规模上的差距拉大了。日本难以在经济上进一步支持美国,遂转而在军事上进一步支持美国。•1994年,日美经济冲突空前尖锐产生的危机感与“日本威胁论”开始在美国消退的因素合在一起,给两国主张加强日美安全关系的势力提供了一个驾驭未来的机会。•《日美相互提供物资和劳务协定》和《日美安全联合宣言》于1996年4月15、17日相继公布,标志着日美迈出建立军事伙伴关系的第一步。日美致力于建立军事伙伴关系的第二步,是以抬升日本的军事地位为前提,修改1978年的《日美防务合作指针》。•进入21世纪后,日美军事伙伴关系初步建立,其标志主要有二。第一,日美在2001年决定在安全领域开展战略对话,以加强两国军事关系的相互性。第二,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日本积极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继同年10月29日通过《反恐怖特别措施法》后,于11月向印度洋派遣两支舰队。这不但是日本走向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重要的一步,而且意味着日本开始作为一支国际性军事力量与美国并肩作战。展望未来,21世纪第一个十年日美关系的发展,将集中体现在两国继续建立军事伙伴关系上。未来的日本可能更倾向于与美国一起推行强权政治。这将是日本的“普通国家”化在外交、军事领域的体现。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美国将利用日美关系平等化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日美安保体制的一个不对等的方面是,美国承担保卫日本的义务,而日本则没有义务保卫美国。今后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将部分承担保卫美军的义务,从而部分地改变日美安保体制不平等的这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美安保体制的片面性将趋于减少,而相互性则趋于增大。这将是日美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化在军事领域的体现。2.55年体制55年体制指的是日本政坛自1955年出现的一种体制,即政党格局长期维持执政党自由民主党与在野党日本社会党的两党政治格局。一般认为该体制结束于1993年。1990年代初期,由于自民党政权腐化、派系平衡崩溃,自民党陷入分裂。加之泡沫经济的崩溃导致长期经济不景气,社会党党势一度上扬。然不久之后,两党皆陷入衰退局面。在1993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未能获得国半数议席,沦为在野党。“55年体制”崩溃。日本的政党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是历史较长的传统保守政党,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势力较强,代表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一直控制着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民主党:最大在野党,是仅次于自民党的第二大政党。1998年4月27日成立,由原民主党,民政党,新党友爱和民主改革联合四党组建而成。公明党:执政党。1964年11月成立,其母体为宗教团体创价协会,1970年6月实行政教分离,93年8月参加非自民联合政权。自由党:在野党,1998年1月成立,绝大多数成员来自原新进党。日本共产党:在野左翼政党。1922年7月15日成立,在战后获合法地位。成立后为推翻专制主义天皇制,废除封建主义所有制,反对侵略战争,争取人民民主等进行了英勇斗争,因此屡遭日本政府镇压和迫害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在野党,1945年11月成立,1996年4月由社会党易名为社会民主党。保守党:执政党。2000年4月由自由党26名成员脱党组成。成立伊始就与自民、公明两党组成新的联合政权。自由民主党它主张自由主义,反对激进主义和社会主义,维持、发展现行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体制。55政党特点•第一,形式上的自民、社会“两大政党制”,实质上是自民党占绝对55年体制优势的“一党制”、“一党独裁制”。•第二,55年体制虽然是在保守政党和革新政党各自整合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无论是自民党内部,还是社会党内部都没有达到完全统一各自内部的分歧斗争仍然长期不断。•第三,政府权力的更换由战后初期的多党轮流执政转变为自民党内不同派系之间的相互更替。•第四,由于促使保守政党和革新政党整合统一的核心问题是日美安保体制和再军备问题,因此安保问题是保守势力与革新势力对立的“中轴线”,以自民党为首的保守势力和以社会党为首的革新势力在该问题上的长期斗争是日本政治生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第五,政府决策过程被自民党、政府和四大经济团体为中心的高级官僚与大财团所控制,即所谓“政、官、财”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55体制评价55年体制在日本的战后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代表了日本战后的政局进入了一个稳定时期。在自民党一党执政的38年里,自民党在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其坚持的经济优先战略使得日本在冷战的风云岁月里始终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日本经济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恢复,并且有了更大的发展,塑造出了日本奇迹。另外,虽然是实际的一党执政,但是在相当的范围内也实现了政党政治的意图。再有这相当实力的社会党的存在下,自民党的许多执政措施都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能够较大范围的考虑到个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在野党始终不能依靠议会选举夺取政权,这就使得两党制的存在成为空谈。而在自民党一档长期执政的三十八年里,自民党由于缺少势均力敌的对手,从而滋生出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使得整个执政结构和政策趋于僵化,从而导致了这一体制的最终解体。55体制期间日本首相•鸠山一郎1954年12月-1956年12月•石桥湛三1956年12月-1957年2月•岸信介,1957年2月-1960年7月•池田勇人,1960年7月-1964年11月•佐藤荣作,1964年11月-1972年7月•田中角荣,1972年7月-1974年12月•三木武夫,1974年12月-1976年12月•福田赳夫,1976年12月-1978年12月•大平正芳,1978年12月-1980年7月•铃木善幸,1980年7月-1982年11月•中曾根康弘,1982年11月-1987年11月•竹下登,1987年11月-1989年6月•宇野宗佑,1989年6月-1989年8月•海部俊树,1989年8月-1991年11月•宫泽喜一,1991年11月-1993年8月3.1993年以后的政治•在二战前的旧宪法下,日本的政体与国体思想一体称为“天皇亲政的神权国家(源自国体明征声明)”,是君主制国家。由于作为统治主体的君主的存在,被统治的客体就不称为国民,而应称为臣民。因而,旧宪法体现了统治主体的天皇和被统治的客体臣民的关系。现在的日本规定了:•1.现行宪法规定了天皇是“在国政上没有任何权力”的象征•2.现行宪法没有君主的规定,自然也不存在“立宪”君主•3.统治权在于国民,并非战前的臣民,而是国民•4.民主作为与大正时代的“君主”的对立概念而出现,君主和民主也无法同时并存。综上所述,现今日本不再以君主制、民主制来加以区分,在政治学和法学上,更多的是称其为民主主义国家。THANKYOU
本文标题:日本战后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5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