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英国工业革命2.法国大革命3.思想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4.18世纪文学传统5.对古典主义的反抗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2.喜欢描写和歌咏大自然3.重视民间文学4.注重艺术效果5.颂扬反抗精神三﹑德国•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地。•浪漫主义是十九世纪头30年德国文学的主潮。•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作家诺瓦利斯等。•施莱格尔兄弟《雅典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称。•中期形成了海德堡派,功绩主要在对德国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中期浪漫派以阿尔尼姆、布伦坦诺、格林兄弟、艾兴多尔夫和克莱斯特等为代表。阿尔尼姆与布伦坦诺搜集编写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兄弟成年累月地搜集民间世代流传的童话,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12—1815)。这些童话反映了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道德境界。其中《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成为全世界儿童喜爱的作品,它们所展示的奇妙意境,已经成为孩子们幻想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克莱斯特的画像及喜剧《破瓮记》的绘画•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有霍夫曼和沙米索等。•霍夫曼的小说创作都具有类似的神秘怪诞色彩,善于利用离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幽灵般的神秘力量,揭露和批判黑暗势力,显得轻快、诙谐,发展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讽刺文学。•霍夫曼是唯一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的德国浪漫派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斯、爱伦·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受过他很大影响。霍夫曼沙米索的抒情诗歌继承了歌德的传统,组诗《妇女的爱情和妇女的生活》(1830)是最成功的作品,由舒曼谱曲后广为流传。沙米索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小说和诗歌的创作。中篇小说《彼得·施莱米尔奇遇记》(1814)描写一个出卖了自己的影子的人的遭遇,既有浪漫色彩又深刻反映现实,表现了作者本人在战争时期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小说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并被译成多种文字。1830年以后,德国文学进入具有强烈民主政治倾向的“倾向文学”时期,它包括30年代的“青年德意志派”和40年代以格奥尔格·维尔特(1822—1856)为代表的革命文学。海涅是这一时期德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亨利希·海涅(1797—1856)亨利希·海涅(1797—1856)大学期间,海涅听过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课,又结识了施莱格尔、沙米索和霍夫曼等作家,深受浪漫主义思潮的熏陶,又酷爱民歌民谣,因此,他的早期诗作既有浪漫主义情调,又有民歌的曲调和韵味。这些诗歌于1827年结集为《歌集》出版。其中有许多诗篇,如《你是一朵鲜花》、《罗莉莱》等,经音乐家们谱曲后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歌曲。海涅诗作《克拉温克尔》的插图海涅诗作《贝尔根的无赖》的插图•四十年代中期,海涅结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对他的创作有一定影响。•1844年,海涅发表《新诗集》,主要抒写爱情的欢乐和痛苦,表达对祖国和亲人的怀念,其中也包括政治抒情诗《西里西亚织工之歌》。•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锋利的笔尖直指权威和市侩•《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别离祖国13年后回国探亲的产物,记述他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亲眼看到祖国仍受专制主义的压迫和奴役,祖国人民仍在艰难困苦和不自由的深渊中挣扎,封建落后的德国社会就像冬天一样阴冷萧条,那里发生的一切就像童话里的故事一样荒诞可笑。所以长诗命名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人感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唤起人们在大地上建立天国,在这个“天上王国”里,有面包、玫瑰、美和欢乐。•长诗既有革命鼓动家的热情,也有理想主义者的沉思,巧妙地把现实生活图景与幻想境界结合起来,把辛辣讽刺与轻快抒情交织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长诗还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技巧,后来的诗人兼哲学家尼采盛赞海涅是自马丁·路德以来最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四﹑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作出版《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为歌谣集撰写的序言系统地阐述了浪漫主义的理论主张,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故居(鸽子屋)•1795年移居乡间,结识柯尔律治,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1800年《诗集》再版,华兹华斯为之写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后思想渐趋保守,晚年被封为“桂冠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故享有“自然诗人”的美称。重要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诗歌《露西》、《丁登寺》和《不朽的征兆》等。丁登寺拜伦(1788-1824)拜伦故居的车站拜伦故居拜伦故居拜伦故居拜伦故居•拜伦(1788-1824)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807年在校期间出版诗集《闲暇的时刻》,遭到评论界围攻。1811年回国途中写出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章(第三和第四章分别完成于1816年和1818年),风靡全英。•《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记述了自己游历和旅居欧洲诸国后的见闻和观感。哈洛尔德是个失意的、多愁善感的贵族青年,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感到厌倦,孤独,忧郁,“心是冰冷的”,“眼是漠然的”。这一形象身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某些思想情绪。抒情主人公是生活的积极观察者和评论者,他爱好自由,歌颂革命,精力充沛,感情强烈,体现了拜伦思想的积极面。长诗内容丰富,以强烈的浪漫主义抒情见长。•拜伦又写了长篇叙事诗《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1814)等6部,总称为《东方叙事诗》。诗中的背景充满异国浪漫情调,且都有一个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这一类形象被称作“拜伦式英雄”。拜伦在希腊英雄波扎瑞斯墓前《唐璜》雪莱(1792—1822)•1813年,雪莱发表第一首著名的长诗《麦布女王》,长诗用梦幻和寓言的形式,反映了作者对宗教和私有制的谴责和变革社会的愿望。•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是雪莱的代表作。•其作品还有《钦契一家》(1819)、《西风颂》(1819)、《云雀颂》、《自由颂》和《自由》等大量的诗篇和诗剧。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诗剧满怀激情地塑造了为人类的自由解放而不屈斗争的反抗者普罗米修斯的光辉形象。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普罗米修斯不怕威胁,不怕暴君的残酷折磨。他坚信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暴君必然垮台。雪莱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既概括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抗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精神和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又集中体现了诗人自己坚定的立场和伟大的品格。•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还热情描绘了暴君垮台、人民解放后的幸福世界图景:“人类从此不再有皇权统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类从此一律平等。”诗人预言的美好社会,在当时具有鼓舞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反对封建势力的积极作用,因此,恩格斯称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当然,雪莱所描绘的未来世界的蓝图,并未超出“理性王国”的范畴,具有空想的成分。•诗剧把普罗米修斯同朱比特的矛盾冲突,把人类的苦难和解放安置在整个宇宙范围内,使人物奔驰于人间、天上、洞府、海洋和山谷。诗人给剧中的神仙、精灵、鬼怪以至日月星辰等天体和自然力以人的生命和思想感情,让它们也投入这场斗争。这种手法使剧本显得壮丽雄伟,气势磅礴,浪漫主义气息浓郁。1822年雪莱在海上遇风暴溺死,年仅29年。这是雪莱的火葬。济慈(1795-1821)•济慈诗作受华兹华斯等人的影响,写有长诗《恩底弥翁》、《伊萨贝拉》和《圣爱格尼斯之夜》,抒情诗《夜莺》、《希腊古瓮颂》、《哀感》、《心灵》和《无情的美人》,以及十四行诗《灿烂的星,愿我能似你永在》等。•济慈是英国一位有才华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后来的唯美派、意象派诗歌产生影响。《恩底弥翁》司各特(1771—1832)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爱丁堡司各特雕像司各特在梅尔罗斯附近的宅邸•司各特最大的成就是27部历史小说,其中主要有《清教徒》(1816)、《罗布·罗依》(1817)、《米德洛西恩的监狱》(1818)、《艾凡赫》(1819)和《昆丁·达沃德》(1823)等。这些作品分别取材于苏格兰、英国等地的历史,反映了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历史和生活画面。•司各特的小说用笔雄浑豪迈,历史背景广阔,浪漫情调和地方色彩浓厚。司各特的代表作《艾凡赫》•小说描写狮心王理查东征时失踪,其弟约翰趁机夺位摄政。撒克逊贵族塞得利克打算联合本族人恢复王朝。与此同时,理查秘密回国,他得到一些诺曼人和塞得利克之子艾凡赫及绿林好汉罗宾汉等撒克逊人的帮助,终于战胜约翰,重登王位,肃清叛逆。塞得利克等人也认清了形势,决定和诺曼统治者合作。•作品反映了12世纪英国“狮心王”理查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征服英国的诺曼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层和劳苦人民的阶级矛盾,刻画出贵族的骄奢和人民的苦难。•这部小说浪漫主义气息浓郁,富有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语言古雅,人物形象丰满。五﹑法国奥斯特利茨战役前夜拿破伦•19世纪初期,法国文学的主流是浪漫主义。由于法国革命后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异常激烈,使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也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法国文学中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19世纪前20余年,法国从事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还有诗人拉马丁、维尼等。•20年代中期,一批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缪塞、贝朗瑞(1780—1844)等走上文坛。•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雨果、大仲马、缪塞,以及接近浪漫主义的梅里美,促进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1830年雨果的戏剧《爱尔那尼》演出成功和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将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高潮。夏多布里昂(1768一1848)•1802年《基督教真谛》问世。《基督教真谛》共分四部分,小说《阿达拉》和《勒内》作为例证包容于其中,该作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他的主要著作还有《纳切兹人》(1826)、《美洲游记》(1827)《墓畔回忆录》等。《阿达拉》•《阿达拉》是夏多布里昂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小说女主人公阿达拉是北美洲部落酋长的养女,她爱上了在战争中被俘的夏克达斯,将他救出来,两人一起逃走。阿达拉是基督徒,不能和异教徒夏克达斯结婚。她害怕对夏克达斯的热情会使她违背誓言,服毒自杀了,成为爱情与宗教矛盾的牺牲品。•小说表现了基督教是文明人类归宿这一主题,阿达拉是作者赞美的殉教者形象。她克制爱情,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护宗教信念。小说忧伤的情调和宗教倾向,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和矛盾。•《阿达拉》中有很多动人的场面和异乡大自然美景的描写,这些场面、风光都是通过音乐的语言、华丽的修辞和比喻描绘出来的。小说采用回忆手法,由主人公夏克达斯来叙述往事,在往事的回顾中,流露出深深的怅惘之情。斯塔尔夫人(1766—1817)•斯塔尔夫人(1766—1817)是法国女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曾受启蒙思想影响。•她的主要论著有:《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1800)、《论德意志》等,前者提出了文学为社会环境所制约、社会造就文学的重要观点,后一部除了对这一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述之外,还强调了借鉴外国浪漫主义的思想。缪塞(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从小受到古典主义文学的熏陶,特别爱读莫里哀、拉·封丹等人的作品。•他的第一部诗集《西班牙与意大利的故事》(1830)着力描写狂暴的热情、荒唐的故事和奇异的地方色彩。•1834年,他和女作家乔治·桑感情破裂,写了著名的《夜歌》(1835—1837),成为法国浪漫派抒情诗中最动人的作品之一。•1836年,缪塞发表自传体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尤其对“世纪病”的描写,生动地反映出了当时某些人物的精神面貌。贝朗瑞(1780—1857)法国歌谣诗人。•1813年写成《意弗都
本文标题:浪漫主义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6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