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A.安培B.帕斯卡C.牛顿D.焦耳【考点】2S: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安培是电流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帕斯卡是压强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故C符合题意;D、焦耳是功和能量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一会儿瓶外壁“出汗了”,该现象属于()A.融化B.液化C.汽化D.凝华【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遇冷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现象.【解答】解:夏天,从冰箱中取出冷藏的饮料温度较低,低于周围的环境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发生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瓶的外壁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饮料瓶的“出汗”现象,是水蒸汽液化现象,故B正确.故选B.3.下图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B.独轮车C.羊角锤D.铜丝钳【考点】7O:杠杆的分类.【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A.4.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确定成像情况.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f<25cm<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5.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A.分子水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考点】G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解答】解: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故D正确.故选D.6.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A.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考点】84: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8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8G: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1-c-n-j-y【分析】A、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来增大压强.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大气压随高度的最大而减小;D、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解答】解:A、菜刀刀口做的很薄,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使刀更锋利,故A正确;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正确;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故C错;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故D正确;故选C.7.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用体温计可以放在沸水中消毒B.刻度尺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垂直D.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考点】18: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2D:量筒的使用;64:长度的测量;J6:电功的测量.【分析】(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沸水的温度为100℃;(2)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4)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解答】解: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为100℃,不能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故A错误;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B正确;C、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不是与液面垂直,故C错误;D、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功,不能直接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故D错误.故选B.8.一般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每个冲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其中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也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在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使气缸内的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故选B.9.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了特斯拉线圈,如图,用一不通电的LED灯靠近正在通电的特斯拉线圈时,LED灯发光了,灯被点亮的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一知识来解释()A.电流的磁效应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安培定则D.电磁感应【考点】CP:电磁感应.【分析】灯被点亮,说明通过灯泡是有电流的,再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用一不通电的LED灯靠近正在通电的特斯拉线圈时,LED灯发光了,这说明灯泡中产生了电流,故该现象为电磁感应现象.故选:D.10.2017年4月20日,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升空,“天舟一号”进入太空后,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成功,如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升空时,“天舟一号”的重力势能不变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C.“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天舟一号”进入太空后,质量减小【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22:质量及其特性;52:参照物及其选择;KA:太阳能的转化.【分析】(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是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被举高度;(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3)天空二号上有许多电子设备,需要电能的提供,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4)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解答】解:A、火箭升空时,“天舟一号”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A错误;B、对接成功后,“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为一个整体,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正确;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天舟一号”进入太空后,位置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B.11.小明做实验时,将电路连接成如图所示的情景,若要将导线M、N与ABCD四个接线柱中任意两个连接,使两灯构成并联,且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指针正常偏转,共有几种接法()A.两种B.四种C.六种D.八种【考点】HS: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I3:电压表的使用.【分析】根据电路的连接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解答】解:电压表与灯泡并联且遵循“正进负出”,故将M接B或D能保证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将N接A或C保证两灯并联、且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出,故有AB两接线柱、AD两接线柱、CB两接线柱、CD两接线柱这四种接法.故选B.12.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A.B.C.D.【考点】42:半导体的特点.【分析】当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二极管将电路接通;当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接线柱流入时,二极管在电路中处于断开状态.【解答】解:因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二极管将电路接通;当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接线柱流入时,二极管在电路中处于断开状态;根据题意可知,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所以两二极管并联,且红发光二极管的正接线柱在P端,负接线柱在Q端,绿发光二极管的正接线柱在Q端,负接线柱在P端,所以C图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3.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振动,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高(高/低).【考点】91:声音的产生;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解: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试管口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故答案为;振动;高.14.如图,“冰壶”是一项体育运动,冰壶出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为了减小冰壶收到的阻力,运动员需要不停地刷冰,使冰层表面发生熔化(填物态变化)而产生水,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来改变表层冰的内能的.【考点】6L:惯性;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①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②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③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的惯性.【解答】解:掷出的冰壶由于具有惯性,所以能在冰面继续滑行;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冰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冰的内能增加,熔化成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冰壶按照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故答案为:具有惯性;熔化;做功.15.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如果用摩擦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同(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考点】H1:物体带电现象;H7:摩擦起电的实质;HA: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分析】(1)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之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解答】解:用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当验电器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16.今年5月,国产打飞机首飞成功,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使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由于铝锂合金密度更小,所以相比同体积的普通铝合金质量更小.舱壁的新型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良好隔热性能,可有效维持舱内的温度,降低能耗,航电系统工作时可将飞机参数通过电磁波传输给地面指挥控制中心.【考点】21:物质的基本属性;D2:电磁波的传播.【分析】①体积一定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②飞机舱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舱壁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③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利用电磁波可以传递
本文标题: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6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