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十九大惠农2020/2/17•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在本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篇32000余字的报告,涵盖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做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发言。•下面,我们就来就读其中与惠农有关的内容,学习党对未来农村发展的规划,从而更好的理解十九大的精神内涵。2020/2/17十九大惠农内涵是什么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2020/2/174012020/2/17惠农内涵惠农政策指的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2020/2/1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这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强调说乡村振兴是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要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城乡关系。2020/2/17习总书记在会议中还强调说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2/17802重要性2020/2/17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新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从2003年开始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但是从发展动力来看,政策重点侧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和扶持,把农村放在了城市的从属地位,使其被动地去接收城市发展的带动和辐射,没有从内在上激发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九大中,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是一种思路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乡村也要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天的主动作为、实现振兴,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的输入和建设必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2020/2/1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这表明,“三农”作为国之根本,“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依然没有变,特别是在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头、重点和难度都在“三农”,“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起到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精准聚力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r2020/2/17十九大代表心声李连成代表说,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有利于稳定农民预期,推进产业适度经营,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农村。黄娜代表说,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青年干部提供了广阔舞台,年轻人一定要做扎根基层的“新才子”,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姚庆英代表充满期待:“今后,农村人的生活、教育、医疗条件将和城里一个样,娃娃就近能上好学校,老人村里能有好医疗,老百姓办事讲法治、讲民主、讲文明,同心协力建设家园,乡村生活会越来越安逸。”[2020/2/171203乡村振兴战略2020/2/1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出乡村振兴指明了城乡关系发展方向。为适应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乡村要成为与城市并行的发展主体,要站在乡村发展角度去设计政策,更加注重发挥乡村主动性,充分激发乡村活力。城乡融合也是在保持乡村独立性和差异化前提下的融合发展,以差异化发展路径来突出乡村比较优势,由此推动城乡关系改革势在必行。乡村振兴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就是要跳出单一的农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钱可赚的产业,由此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让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实现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掷地有声地提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的根本,更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由此需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让农民心中有了“定心丸”,并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适应经济社会发趋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业生产更有效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2/17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20/2/17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该如何行动01020304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借助城乡人口流动,盘活闲置建设用地2020/2/17•过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渠道是畅通无阻的,反之要素从城市流向农村则受到了诸多制度限制。当前亟需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农村集体的封闭性,建立农村开放的发展制度环境。一方面乡村还会继续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打破阻碍农村吸纳城市资源要素的栅栏。•要主动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逐步消除城乡间基础设施差异,补齐乡村发展短板,让人口在城乡都能享受同等舒适生活。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不是把城市的高楼大厦等表象向农村延伸,而是在保持乡村文化和风情的基础上,推动乡村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龙头和载体,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集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独具特色小镇承载产业与人口,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费的外溢,把小镇融合到乡村中,符合当前中央有关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也从根本上增强了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一个基本趋势,在城镇化大趋势下,集体建设用地存在巨大可以利用政策空间,要鼓励各地提高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允许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用于农村产业发展,土地指标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之外人员在农村使用。简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餐饮、住宿等乡村休闲服务业发展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的审批程序2020/2/17THANKYOUCOMPANYNAME2020/2/17
本文标题:十九大惠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7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