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社区党建经验交流:1社区治理工作-红星书记讲稿
水井坊街道推进社区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水井坊街道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政府自上而下、“独角戏”社会各主体参与的多元治理理念方式探索改善居民自治的办法和机制,在辖区院落中搭建有党组织、有自治组织、有服务平台、有居民公约、有自治活动的“五有”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导言关于社会治理一、街道基本情况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40829人。常驻-20770人流动-20059人行政:成立于2001年,下辖水井坊、锦官驿、交子、点将台、较场坝、光明路6个社区。辖区单位:40余家大型单位;420家小型商家店铺。社区特点:老旧院落多,社区老龄化、贫富差距较大等。历史文化:水井坊酒窖遗址、交子街、水井坊历史文化保护片区、点将台、较场坝、锦官驿小学等。社区特点:低保户243户,380人;孤老4人;有残疾人367人;老旧院落多,社区老龄化、贫富差距较大等;居住型社区向居住型和商业型混合的社区形态过渡。一、街道基本情况2008年开始,水井坊街道干部开始着力于探索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1、实施区域化党建,构建“双党委”工作格局。以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区级部门协同配合、辖区单位党组织和辖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基层党建区域化形态。二、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一)党建为抓手,夯实社区治理工作基础。3、实施院落和两新组织全覆盖。全面推进有党的组织、有自治组织、有服务平台、有居民公约、有自治活动“五有”院落建设。2、强化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开展“孵化”行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把党建工作纳入社会组织能力评估体系。“三治一化”(自治,共治,法制,信息化),“社区为平台,调动居民广泛参与,厘定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努力构建最具幸福感社区”(二)开放空间技术作基础,激发群众主体作用深化社区治理硬件建设:15个院落“开放空间会议”试点,每个院落建立“社区书屋”、“长者家园”、“三点半课堂”、“基层党组织服务点”院落服务组织,形成议事制度、院规民约。软件建设: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讨论和简化建立起院落会议五条等规则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院落议事十三条,确保院落议定事项得到全面落实,为院落群众尊重“规则”打下基础。二、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三)信息化做手段,率先建设“智慧社区”推进社区治理。1、构建“一中心三平台”,街道全面迈进信息化轨道。街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智慧社区”信息平台,“爱家”社区电视智能信息平台,“水井坊街道义讯”、“坊间”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社会治理工作。二、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三)信息化做手段,率先建设“智慧社区”推进社区治理。2、夯实基础,搭建智能服务基本构架。街道还建立预警指标体系,进行态势预警,科学作出各项工作决策。一是建成“大数据”街道。二是建成“智能化”中枢。二、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工作情况(四)社会组织协力,促进社区治理创新。二、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工作情况1、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解决“为何而引”的问题。2、突出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解决如何使用的问题。3、充分信赖和放权。4、重视社会组织人才培养。(五)实现“准行政层级”治理向“社区共治”的转变。努力探索“多元化”治理模式。紧紧围绕“以民生为本,共建最具幸福感的社区”的主题,明确了社区治理三大目标。第一:初步形成GUBC模式;第二: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第三:实现治理方式由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协同元参与的治理模式。二、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五)实现“准行政层级”治理向“社区共治”的转变。社区“多元化”治理下一步工作思考。(1)进一步培育发展社区基金。2014年,街道探索建立了水井坊街道慈善会社区基金,共收到各类捐赠20余万元。(2)探索城市商业物管管理模式。发挥院落党支部作用,探索“院落党支部+业委会+物管公司”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二、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义仓”——吸取古代义仓的优秀文化元素,发起以社区为本的现代义仓,培育在地社区组织—邻里互助中心,通过义仓的本地化和可持续性运行,推动社区互助。截止目前,共帮助社区贫困家庭6360户次,志愿服务总工时超过8万小时。义仓爱心物资三、“五义”—共享、弘义、惠民,社区治理重在家园建设“义集”——简单做公益,每月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办,居民们可以带上爱心和充满情感的旧物到义集来交换,所得资金用于帮助社区的困难家庭。简单做公益,汇集着互助资源。目前义集活动已经达到37期。三、“五义”—共享、弘义、惠民,社区治理重在家园建设“义坊”——城市经济合作社,帮扶下岗职工、两劳人员、精障智障和肢体残疾等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中和就业能力的家庭,通过社区帮扶实现经济独立。邻里互助爱在义坊三、“五义”—共享、弘义、惠民,社区治理重在家园建设“义网”——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爱家社区电视智能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现代化的服务。“义学”——以“义”文化的传播为社区教育的主线,全面提升慈善理念、公益思想、义工精神、现代文明和居民素养。三、“五义”—共享、弘义、惠民,社区治理重在家园建设谢谢——水井坊街道
本文标题:社区党建经验交流:1社区治理工作-红星书记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8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