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③“表达与交流”之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的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尹荣方《论度量》阐述的三个观点:1、度量大的好处2、有德、识者度量才大3、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尹荣方《论度量》使用的论据:1、引用史瑾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2、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的事例。3、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4、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5、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时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没法跟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②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2、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明确:材料符合典型、新颖、确切的要求。3、论点:学贵有恒事例: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到深夜两点钟。明确:犯了选例不确切的毛病。论点是“学贵有恒”,例子却是非常刻苦。“刻苦”与“学贵有恒”是两回事。可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就是说,做什么事只在有恒心,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4、论点:凡事预则立事例:有的青年工人喜欢凑热闹,看见买英语书的人很多,想想现在学英语挺热门,就也买书来读。但没过几天,觉得没意思了,便改学语文,改学数学,等等。到头来,一样也没学好,倒费了很多钱买书。学习不能没头没脑地东抓西摸,只有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学得有用,学得巩固。明确:不确切。论点中的“预”,是指做事情要预先估计准确,作好充分准备。而选例是说明做事情一定要目标明确,不能凑热闹。5、论点:不要轻视小事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明确:不准确。荀子的话说的是积累的问题,与“不要轻视小事无关”。明确:张冠李戴。这句话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的。6、论点:挫折是一种财富引言:罗素说过,“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7.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①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②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③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④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明确:论据不准确。8.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女排在与世界强手——古巴队的决赛中获得胜利,取得了“三连冠”。这正是在反复较量中,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做到知己知彼,并毫不气馁地奋力拼搏的结果。明确:论据不新颖。……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80后作家韩寒小说《三重门》论据选择不新颖,陈旧,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9.论点:挫折铸造成功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明确:论据选择不典型。论据的选择:1、论据的选择要紧扣论点;2、论据要准确、可靠;3、论据要力求新颖;4、论据要典型。论据要新颖。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论据的新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如果选用的事实论据都是陈谷子、烂芝麻,都是老生常谈,游离于日新月异的生活,落伍于前进的时代,缺乏新鲜感和说服力,这样难免使人生厌。不能一谈到革命纪律性,就写邱少云,一谈到立志就写周恩来,这些英雄人物固然不错,但用得太多太俗,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所以使用事实论据要有时代特色,要有新鲜感,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有时,我们找不到新的材料,当然也可以运用一些旧的材料,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材料虽然是熟悉的,但你这样运用这样处理仍让人感到不同凡响。论据要典型。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受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做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只要是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批学生连举一大串,所举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泛泛而谈,千篇一律,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论据运用要精练。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当然有时仅用一个事例来证明论点会显得单薄,力量不够,这时就应通过几个事例来充实内容。但有的同学认为论据越多就越能充分证明论点,这是不可取的。不加青红皂白硬塞进去,结果会大大削弱议论的力量。1、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确切的叙述: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2、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事例的分析: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经过多少次失败且不去说,他在发明电灯的实验中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试用了1600多种材料。试想,假使爱迪生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却步,那么电灯的出现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明确:最后一句的议论偏到“毅力”方面,属于议论不当。应改为:“爱迪生总结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才取得成功。”论据的使用:1、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2、论据的叙述要详略得当;3、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4、叙述论据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5、要学会分析材料。得当——论据运用要有详略。有的同学引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议论文重在议论,不应重在记叙。事实材料的叙述要简明扼要,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侧面说就行了。从头到尾地详尽描述,应该注意纠正。议论文中的事实,应该只是引述而不描写,是择要交代梗概,舍弃其中的细节;摘取事件的一点,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引述只是为议论而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证明论点就行。比较新颖的论据应详尽点,家喻户晓的事例则尽可能概括。变通——论据运用要选中角度,能自圆其说。这是指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如:“滥竽充数”的例子就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不求上进,弄虚作假。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可乘之机;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当然,一个事实论据不管怎样挖掘,都有它的一个或两个最佳论证点,我们运用时应该选择论据的最佳切入点。分析——学会挖掘论据,得出结论。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是突出倾向的手段。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或正面、或反面、或比喻、或类比、或假设)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堆砌材料。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论据的选择:1、论据的选择要紧扣论点;2、论据要准确、可靠;3、论据要力求新颖;4、论据要典型。论据的使用:1、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2、论据的叙述要详略得当;3、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4、叙述论据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5、要学会分析材料。课堂总结:稳中求胜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本文标题: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9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