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爱弥儿读后分享第三卷
爱弥儿第三卷爱弥儿处于12-15岁的年龄。此时体力和欲望不平衡。体力多于欲念,体力有剩余。现在是到了童年的第三个的阶段了。卢梭依然把它叫做童年,到了这时候的年纪,就接近少年了,不过还没有到春情发动的时期。爱弥儿在这个阶段的特点:他不仅自己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且他的体力除了满足欲望的需要以外还有剩余,在他的一生中,只有这个时期他才正处在这样的情况的。这里的问题不单单是指体力,而尤其是指弥补或运用体力的精神能力。在这个阶段中,超过了他的欲望的需要,而是它的相对的体力达到最大的时期。这个阶段是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他可以说是把他现在的生命的多余部分投放于将来,为了要真正占有他所取得的东西,就要把它们放在他的手里和头脑里,放在他自己的身体里。所以说现在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一、童年的第三期对于爱弥儿所学知识的筛选,一定要有用。“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物,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点事物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不教的知识:“在这为数很少的知识中,凡是那些必须要具有十分成熟的理解力才能懂得的,凡是那些牵涉到一个孩子不可能理解的人的关系的,以及那些尽管本身是真实的,但将促使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对其他的问题产生错误想法的,都要通通抛开,不能拿来教育孩子。”二、学习知识(一)知识选择“这样一来,就把你要教的东西限制在一个同现时的事物有关的很小的范围了。一个人的无知并没有什么坏处,而唯有谬误才是极其有害的;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关于好奇心:“而另外一种求知热的产生,则由于人对所有一切在目前或将来同他息息相关的事物有一种自然的好奇心。一方面他生来就有谋求幸福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充分满足这个欲望,因而他不得不继续不断地寻求满足他的欲望的新方法。这就是好奇心的第一本原,这个本源是自然而然的在人的心中产生的,但它的发展是必然同我们的欲望和知识成比例的。儿童时期学习的东西中,还需要抛弃那些不适合于我们天然的兴趣的东西,而且要把学习的范围限制于我们的本能促使我们去寻求的知识。”1.知识的学习首先从自然中的事物开始。2.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3.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并且自己解答问题。“使你的学生去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不久以后就可使他变得非常好奇。不过为了培养他的好奇心,就不能那么急急忙忙地去满足他的好奇心。你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要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你一旦在他心中用什么代替了一句,他就不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别人的见解所左右。”(二)教学的实践事例1爱弥儿学会了用磁铁吸引有铁的事物。在看到集市上有个玩戏法的人拿一块面包吸引着蜡质的小鸭子在水里游动。经过回家的研究后,爱弥儿发现这是运用了磁铁吸引磁针的原理。然后他到集市上在玩戏法的人面前像玩戏法的人一样,拿一块面包吸引着蜡质的小鸭子在水里游动,还得到了观众的鼓掌喝彩。之后,玩戏法的人邀请爱弥儿第二天再去参加他的表演。结果,这次爱弥儿却没有让小鸭子跟着自己手中的面包游走,反而小鸭子却掉转尾巴逃跑了。玩戏法的人告诉了爱弥儿其中的缘由,并且表示了对爱弥儿和我的不满,认为我们去拆穿他的戏法和剥夺他谋生的手段。在玩鸭子游水的戏法上,为了争一点荣誉就牺牲了一个诚实的人的衣食。(这个事情是老师逐句口授给玩戏法的人的。)教师在这个事情中让学生明白了虚荣心的冲动会招来严重后果,从而让学生吸取教训。事例2在教授物理知识的时候,拿起一块石头然后松手,石头掉在地上。然后问爱弥儿,为什么石头掉下去了。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就给他上了第一课理论物理。“纯理论的知识是不大适合于孩子,即使孩子在接近于长成少年的时候,对他也是不大合适的。在探索自然的法则的时候,始终要从最普遍和最显著的现象开始探起,要常常教导你的学生不要把那些现象当作原因而是要当作事实。”在论述过程中,卢梭谈到了幸福,“自然人的幸福是同他的生活一样简单的;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就是说,它是由健康、自由和生活的必需条件组成的。道德人的幸福则是另外一回事情。”一个小孩子知道他要变为成人的;他对成人的状态可能具有的种种观念,对他来说就是教育的理由。但是他对这种状况不能理解的地方就绝不应该让他知道。这本书全是继续不断地在证明这个教育原理。三、学习技术学习一些能维系自由的手工;通商贸易、航海的技术和科学、理解商业,在此社会的第一个法则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这需要实定法、政府和法律。在物与物的平等中,就产生了货币的发明。卢梭说要通过一种利益的方式去理解这一切环节,而不要用道德原则。“在评价所有一切自然的物体和人制造的东西时,他所依据的是它们对他的用处以及他的安全,生存和舒适的显而易见的关系。”“我们有一个既不背离自然而且还更加公平的次序,根据这个次序,我们将按照各种技术之间必然的联系去看待它们,最能独立操作的技术列在前面。而那些需要许多其他行业的帮助才能操作的技术,则列在后面。”事例3带爱弥儿到富商家中去吃好看气派的有精致漂亮餐具的饭菜,并且有美酒和很多人服侍。然后问爱弥儿;“你估计一下,你在桌上所看到的这些东西在端上来以前经过了多少人的手?”再让爱弥儿比较和在乡间吃一顿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吃一顿简单的乡村风味的饭哪个更好。像这样使他一件件地经历他必须有所认识的事物时,我们就使他进入了发展其爱好和才能的境地,使他向他的天资导引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而且还给我们指出应该向着什么方向辅助其天性的发展。(P258)谈及了专业化和社会的必要性,由此导致的脱离自然状态。借此让孩子理解社会关系的概念。这里卢梭甚至援引了霍布斯的观念,“既然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厌恶感中,最强烈的是对死亡的厌恶,那么由此可见,无论哪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其他办法生活的时候,由于厌恶死的心理的驱使,是可以采取一切手段生活下去的。”所以要学会一门从事职业的能力。(一)职业的选择为了顺应自然,爱弥儿应该学习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即手工劳动,而不是去靠政府年金。“我要求你的不是才能,而是一种手艺,一种真正的手艺,纯粹的机械的技术,做的时候是动手而不是动脑,这种手艺虽不能使你发财致富,但有了它,你就可以不需要财富。”所选的职业仅仅有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这种职业,不能使从事于它的人养成一种丑恶的乖戾人情的心灵。要本着不学虚浮而无实用的或者容易受风气影响的职业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事例4一个仆人刻苦努力地作画并且得到了艺术家的指导,最终辞去仆人的差事而用画笔来谋生。这告诉我们要注意到孩子的好奇心向什么方向发展,然后很顺利地对他的爱好、倾向和性癖进行研究发现他的天才。但是我们要防止翻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机会的影响说成是第一道火花。要选择一个适合于他的性别的职业,不允许他选择不卫生的职业,但是并不禁止他去从事艰苦的职业,甚至是从事危险的职业。卢梭认为他最喜欢而且也是最适合爱弥儿的兴趣的职业是做木工。最终使爱弥儿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培养了他爱反复思考的性情,从而能够消除他由于漠视别人所说的话和因自己的情绪的宁静而产生的无所用心的样子。他必须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才不至于像蒙昧人那样无所事事地过日子。(P275)做了工人之后,爱弥儿就能体会到社会的不平等,也快要脱离孩子状态了。爱弥儿已经成了具有行动和思想的人,“还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教育成和蔼与通情达理的人,也就是说,用情感来使得他的理性臻于完善。”(P276)这里接续的一段似乎援引了洛克的认识论概念。卢梭强调了感知和判断的区别,要作出正确的判断。简单的观念只是由感觉的互相比较而产生的。在简单的感觉以及在复合的感觉(我称它为简单的观念)中,是包含着判断的。“从感觉中产生的判断完全是被动的,它只能断定我们所感触的东西给予我们的感觉。从知觉或观念中产生的判断是主动的,它还要进行综合和比较,它要断定感官所不能断定的关系。”“容易发生错误的不是感觉,而是对感觉所作的判断。为了纠正或防止错误,他就需要有经验。”四、完善理性事例5让孩子看到有一半截淹在水中棍子,看上去似乎是断了。这种感觉是真实的。然后让孩子再仔细的观察。由一种感官得到的判断再用另一种感官去检验。学习正确的判断的最好方法在这里,它还要尽量使我们的感觉过程趋于简单,而且能够使我们不经过感觉也不至于判断错误。由此可见,虽然我们老早都能以这种感官的印象和另一种感官的印象相互验证,但还需学会使每一种感官不需要另一种感官的帮助而自行验证它所获得的印象,这样,每一种感觉对我们来说就能变成一个观念,而这个观点和实际情况往往是符合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为了更好地教育他,就不能那样匆匆忙忙的赶紧纠正他的错误。”爱弥儿所学的知识不多,但是所有的知识都真正是属于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而“我”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他准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采用这个办法,进步很慢,但决不会走一步冤枉的路,决不会在前进不了的时候又不能不倒退回来重新学起。五、15岁的爱弥儿此时爱弥儿已经做好初步准备了,“他是一个要在城市中居住的野蛮人。”“只具有自然的知识,而且纯粹是物理知识;知道人和事物的主要关系,但一点不懂得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懂得了个人的道德,而缺乏社会道德。爱弥儿,喜爱劳动,性情温和;他为人又耐心又顽强,而且还充满了勇气。他的想象力现在还没有活跃起来,因而不会是他在心目中把他遇到的危险想象的那样大;他对疾病满不在乎,他能够坚忍不拔地忍受一切痛苦。因为他还不知道怎样同命运进行斗争。”“他的身体强壮、四肢灵活,思想健全而无偏见,心底自由而无欲念。…他不扰乱别人的安宁,因而可以按大自然所能允许的范围生活得尽量的满意、快乐和自由。一个孩子这样的长到十五岁,他的光阴没有白白的浪费。”
本文标题:爱弥儿读后分享第三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9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