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思源学校初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鸦片战争4、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5、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永安封王6、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定都天京7、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天京事变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9、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10、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11、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12、最早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13、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著作是:《资政新篇》14、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15、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6、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17、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9、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1、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2、开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是:《天津条约》23、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是:《北京条约》24、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是:《南京条约》25、鸦片战争期间的民族英雄有: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3、维新变法失败的标志:戊戌政变1898.9.21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1901《辛丑条约》的签订5、中国近代赔款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辛丑条约》6、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9、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10、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的是:义和团运动11、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1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13、公车上书的导火索:《马关条约》的签订1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1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1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17、洋务运动的口号:自强、求富18、洋务运动创办的中国近代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9、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20、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21、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的是:《马关条约》22、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23、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学堂是:京师大学堂24、割台湾给日本的是:《马关条约》25、提出“门户开放”是:美国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主要事件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件事。特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变革,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由学习西方科技到效仿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洋务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分别是什么?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2、1895年广州起义牺牲的革命党人:陆皓东3、章炳麟的代表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4、邹容的代表作:《革命军》5、陈天华的代表作:《猛回头》《警世钟》6、萍浏醴起义的发动者:刘道一、蔡绍南7、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二次革命等革命的组织者:黄兴8、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9、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0、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11、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3、辛亥革命的两大重要成果: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4、护国战争爆发的标志:云南宣告独立15、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标志:辛亥革命16、二次革命的背景:宋教仁案17、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8、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的日本东京19、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20、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21、中华民国的纪年方法:民国纪年22、军阀割据的背景:袁世凯死,北洋军阀分裂23、秋瑾牺牲于安庆起义中24、辛亥革命的时间:1911年10月10日,首义地点:武昌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机构:参议院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的五四运动3、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1919年的五四运动4、中国共产党诞生代表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5、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标志: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6、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7、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8、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9、最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李大钊10、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始人:陈独秀11、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中共二大1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3、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4、五四运动的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5、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16、七一建党节来源于: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7、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8、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20、工人运动失败后,党的反思是: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牟取暴利,扭转不利局面,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泛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3、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4、4.虎门销烟:1839.6.3林则徐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PK英国1、原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直接原因(借口):虎门销烟重大事件: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虎门——关天培殉国;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吴淞——陈化成殉国。2、失败原因:统治着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陈旧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三、《南京条约》的签订1、1842.8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内容:①五口通商:广州、福州、上海、宁波、厦门(广福上宁厦)——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②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2、《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3.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4.时间:1856-1860年(咸丰帝在位)5.结果:(1)《天津条约》概况: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3)《北京条约》概况: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清政府代表:奕䜣)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60多万平方千米)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1.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二、进程(1851-1864)1、金田起义——开始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永安建制——发展【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结果:没有实行。是空想,脱离社会实际。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4、1853年北伐、西征——高潮【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转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6、重整国政——防御(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7、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三、失败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等】四、历史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五、启示: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4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5、口号:“自强”、“求富”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3.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
本文标题:思源学校初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0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