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和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形成
必修1政治文明史(政治的民主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政治文明史民主化政治史学习的内容:政治制度(一二三五六七)政治事件(四五六七)重要政治人物(孙中山、毛泽东等)政治现象(八)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春秋秦汉BC2070BC1600BC771BC1046BC476BC221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2058990718401368战国商西周BC221奴隶社会夏建立前为原始社会,而秦统一前被称为先秦时期。夏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秦清前期春秋战国(过渡时期)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第一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周朝的建立②分封制的内容、作用③宗法制的内容、作用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考目标定位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的统一②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③秦朝的郡县制④秦朝的中央官制⑤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制度类历史概念学什么?政治制度的含义政治制度的形成(时间、经过)政治制度的目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治制度的影响与其他制度的关系(制度、当今现象)政治制度的变迁简单概括简单记忆理解归纳理解、记忆分析归纳一、知识框架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一个主体:早期政治制度两个角度:横向、纵向三个特点:一条主线两对矛盾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二、具体内容:1、夏商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标志:启夺位,传给自己后代特点:一家一姓中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系)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占卜)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2、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分封制基本含义:形成:目的:内容:特点:作用:与其他制度的关系:变迁: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拱卫王室、加强统治时间:西周初年过程:周武王建立,周公旦扩大推广分什么:土地、人民、爵位分封对象:王族(晋、燕、鲁)、先代贵族、功臣(齐)诸侯权利:受封;再分封;官、军、税;诸侯义务:守、战、赋、朝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积极:消极: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政权严密性导致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局面出现宗法制,井田制;现今文化(省简称、姓氏、菜谱、戏剧)瓦解:废除:秦之后:春秋战国根本原因: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秦,被郡县制取代汉、西晋、明二、具体内容:1、夏商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标志:启夺位,传给自己后代特点:一家一姓中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系)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占卜)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2、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含义:特点:内容:作用: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巩固分封制秩序,解决贵族间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①既是政治隶属关系,同时也有血缘关系(兄弟)②嫡长子继承制③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①有利于凝聚宗族②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家国一体③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文化(尊老爱幼、“认祖归宗”传宗接代、重男轻女、任人唯亲的作风、干部职务终身制)西周礼乐制度:内涵:礼:强调差异;乐:强调和谐作用: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利工具三者之间的关系:注:在家中、族中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二、具体内容:1、夏商政治制度2、西周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制度的继承性和稳定性高考考过什么?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例1】(2012·浙江文综)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题干:材料问题回归课本,定位考点答案:概念,史实判断2.(2007上海单科B,1)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3.(2006上海,3)《苟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答案:D、C4.【09年广东单科】“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5、【10课标全国】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009·山东卷]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历史[09年宁夏卷]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以王权为核心的早期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中央集权制度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由贵族代表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及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分封制、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郡县制的建立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况: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专制主义制度是一种政体,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核心皇权至上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1、含义:2、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3、基本矛盾:A、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4、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分散的自然经济)(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3)理论来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5、原因: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积极:巩固统一局面,稳定统治秩序,民族融合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兴修水利。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播消极:阶级矛盾激化,容易出现暴政,造成腐败文化专制、控制思想,阻碍近代民主思想的形成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束缚社会生产力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基本线索:萌芽:战国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强化并衰落:明清秦汉至宋元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萌芽——战国:原因:新兴地主阶级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1)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①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被秦始皇采纳.建立:秦国1、前提: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内容:皇帝制度:形成:秦始皇建立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直接目的:夸耀功劳三公九卿制:基本含义:秦朝的中央官制时间:秦始皇机构及职务: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②太尉主管军事③御史大夫:副相,负责上传下达,监察④九卿:特点: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②以皇权为中心③家国同治作用:①有利于加强皇权②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形成:源自春秋,战国普遍,秦国推广全国③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等职官;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④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⑤意义: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利于政治的安于和经济发展;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1、前提:①积极: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制度的基础②消极: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①基本含义:秦朝的地方制度2.内容:3.作用:疑难突破一、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1、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时代经济基础划分标准与中央关系影响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官位、封土世袭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2、相同点:(1)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如何理解秦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政治上:确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必修一)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必修二)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百家争鸣”局面结束(必修三)2.(2012湖南单科,32分)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绩D.标榜君权神授2.(2012湖南单科,32分)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绩D.标榜君权神授1.(2012湖南单科,32分)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绩D.标榜君权神授2.(2010课标全国,25,4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夫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子政绩任免官吏3.(2008上海单科,20,2分)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4、(2011北京文综,37)(节选)国家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1)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天下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西汉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和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5、(2011福建文综,38)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置……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材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
本文标题: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和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0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