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汤振纲一、散文及散文的特点二、散文教学的内容三、散文教学的方法一、散文及散文的特点广义的散文: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等。狭义的散文指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人生境遇的文学体裁。散文是一种兼类文体,它可以“铿锵得像诗,雄壮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实。1、题材广泛散文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怀友,访旧等等。小可以细描风土人情、花鸟虫鱼;大可以纵览国际风云、历史大事。古往今来,无所不包。小说,往往有比较完整的生活事件和人物形象,戏剧则含有比较集中的矛盾冲突,而散文则可能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和侧影,是作者刹那的感受或体验……先秦散文以记事、议论为主,汉魏六朝散文表现领域扩大,抒情写景、名士风流、轶闻琐事……唐宋散文则光彩夺目,题材广阔、无所不包。“五四”散文上承古代散文传统,同时吸收国外随笔的特点,有所发展。总之,题材越广泛,散文越繁荣。2、结构灵活散文之“散”,就在它的结构之“散”,灵活、随意。李广田有个比喻:“诗必须圆,小说必须严,而散文则比较散。若用比喻来说,那就是:诗必须像一颗珍珠那么圆满,那么完整……。小说就像一座建筑,无论大小,它必须结构严密,配合紧凑……至于散文,我以为它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这就是散文和诗与小说在体制上的不同之点,也就足以见出散文之为“散”的特色来了。”3、抒写真实散文是生活真实的描摹。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摹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作家真实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吴伯萧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这就道出了散文的写实性特征。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是忆旧的散文。百草园、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长妈妈……作者所见所闻所感,字字真真切切。当然,散文并不是单纯记录生活,更重要的是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散文的写实并非对生活机械地摹写,它也选材剪裁,提炼取舍,比喻拟人,象征反讽……或直或曲、或隐或显,它终要依凭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情感体验去打动读者。二、散文教学的内容1.以“我”为中心,品“实”鉴“虚”,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2.“小、大”之辨,“情、文”互征,体会文本蕴蓄的审美世界1.以“我”为中心,品“实”鉴“虚”,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讲求“个性”的文学。巴金在总结他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因此,散文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要通过作者撷取的生活事件或自然片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律动和心理涟漪,引导学生走进文章中那个活生生的“自我”。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以“我”为主充满个性的散文名篇。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我)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散文教学时要看到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的艺术:虚,不离实(外物)的铺垫,实,有待虚(精神)的上升,有实无虚,缺乏精神的含金量,而有虚无实,缺少心灵寄植的根基。虚实结合之处,往往真是触发作家的“激活点”,是思想、精神的“闪光点”,也是散文作品的魅力所在。2.“小、大”之辨,“情、文”互征,体会文本蕴蓄的审美世界散文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文,即指此意;但从写作实际来看,多数篇什却具有“即小见大”的特点。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季羡林语)。作为“散文”写作成功的一条“规律”,它大都是“即小见大”的。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他于此借引了两句西方谚语。很明显:在这里,“一粒沙”“半瓣花”,都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写了这“小”,却能从中“见世界”“说人情”,看出“大”来,这就是“以小见大”的艺术辩证法。一篇好的散文,总能写出一种独有的“情致”来。所谓情致,也就是情趣(性情、志趣)和风味。它和所写的内容自然有关;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或笔致。这当然和作家的气质、性情即风格有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种“物感心动”的审美理论,说明人的情感受外物影响,是对外物的感受而产生的,文章的情感不能脱离外物而孤立地表现。情趣离不开物趣。例如《背影》之写父子亲情:事少,语淡,从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使人潸然泪下,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开篇即出以谐谑的文笔,继之则庄谐杂陈,而最后竟变为谦恭而肃敬,这种诙谐而多变的笔墨,反映了作者对阿长自浅而深的认识过程,别有一种回甘余韵的情致。“文”即“文采”,是汉语散文写作或鉴赏中一个重要概念。俗语赞曰“情文并茂”,实际上告诉我们,在散文教学中,“文”与“情”,思想内容和话语形式,是同等重要的。“披文入情”,散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鉴赏文章在遣词造语上的特别之处,体会在文字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或回环之美;品味文字传意达情之余所包孕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等。“情”“文”互征,这样才能使文意“虽幽必显”。三、散文教学的方法散文教学当以学生自主阅读为指导思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受,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师生以文本为交流和对话的媒介,主动探索,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文本意义的发现者和教学意义的生成者。基于这样的认识,散文教学有如下一些常用方法:1、诵读法(美读法)散文不仅美在情思,还美在语言。美文需要美读,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容易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一篇文章读好了,教学和鉴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要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对于语言优美,感情含蓄的,语调应轻柔、舒缓;对于慷慨悲壮的,要读出深沉肃穆,沉痛的语调。通过朗读可以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朗读可使教学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与作者、文本一同黯然泪下,一同神采飞扬。2、比较法(结构法)可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春》《荷塘月色》中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济南的冬天》与《春》中的写作技法进行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如把《生命生命》(杏林子)与《生命生命》(克伦沃森)就思想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美点。3、讨论法(思辨法)散文的阅读和鉴赏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可越俎代疱。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理解,澄清认识。激发起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的精神。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速(缓)、语调(柔和)、语气(亲切),体会表达的感情(喜欢热爱)。然后自选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语段、语句阅读、背诵。第二步比较阅读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小组合作讨论其异同。第三步:济南知多少?收集信息,展开交流。第四步: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到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第五步:领悟作者的写景方法描写校园四季和家乡四季。例1:《春意挂上了树梢》《春意挂上了树梢》萧红昼景夜人明媚而残酷的世象(忧伤)一、比衬二、白描(摄影追魂之笔)例2:《假如我有九条命》《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第一条命规约第五条命读书第二条命孝亲第六条命人师第三条命职份第七条命立言第四条命交游第八条命浅游第九条命从容话语幽默文言雅致事理通透例3.《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粱实秋印象最深收益最多画漫画勾轮廓新旧兼收朴拙有力怅惘……敬慕……
本文标题: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1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