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13版_06章_树立法律理念_维护法律权威
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六课第二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帮助同学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做到懂法、用法、护法;增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难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案例导入:1.刘海洋伤熊事件的启示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1、什么是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指人们以法治为中心形成的全部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总和。“就是对法治价值、法律制度、法官等等的认识、评价、反应及期望等。其核心是法治的实质价值观念和法律权威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古代中国;资本主义群体性法治理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左”倾思想及‘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严重受阻。1982年,我国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中。1997年,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时,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决议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增写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2)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3)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思考:“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是什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摘自《党的十五大报告》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法治”与“依法治国”“法治”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法治漏洞:城管暴力执法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重庆一老农到银行转存到期的存款1000元,存折上明明只有1000元,但是银行竟取给他10000元。这时老农纳闷怎么1000元那么多,当时老农没有转存,回家一清点后,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咋舌起来。老汉一家面对“横财”不知该喜该愁时,储蓄所却是一片忙乱。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银行通过录像确认后,找到了老汉家最后,那9000元还是退还给银行了。裴老汉的老伴说:“是该还嘛,那么多钱,哪个胆子那么大敢吃了?”而裴老汉则怪银行粗心:“可还可不还,你银行自己粗心!”面对老汉的这种说法,你觉得如果老汉不把这些钱还回去,他会触犯法律吗?他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道德的谴责吗?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我们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该要履行义务。同时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到底,我们能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做到什么?要想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中国要走的路还有多长?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I)、依法治国(核心)(2)、执政为民(本质要求)(3)、公平正义(价值追求)(4)、服务大局(重要使命)(5)、党的领导(根本保证)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依法治国(核心)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执法为民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文明执法基本要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邓正加案例17日上午,湖南临武县城管局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南强莲塘村村民邓正加发生争执冲突,邓正加死亡。临武县委相关部门证实,17日上午确实发生小贩死亡事件,小贩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死亡,具体死亡原因还在调查中。在现场目击了整个事情经过的死者家属黄素君说:“发生争执后,五六名城管队员都过来殴打她姨夫,他们不但拳打脚踢,其中一人拿出了钢管殴打她的姨夫,最后,一个城管拿起了秤砣砸向姨夫头部,姨夫当即倒在了地上。”官方称,邓正加系称砣砸死暂无证据。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公平正义(价值追求)基本要求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立法公正:依照立法程序、听取群众意见、反映人民意志;执法公正:合法合理、及时高效、程序公正(人们看见的方式)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法律权利、义务、责任的设立和裁判的结果是否公正程序公正:过程或程序是否公正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我国立法程序1.提出法律草案:相关主体提出议案后,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立法议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议程。2.审议立法议案: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或决定先交由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时,提案人要对立法议案进行说明,然后先分组审议,再由全体会议审议。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议案通常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初审,第二次进一步审议,两次审议后再进行表决。3.立法议案的表决通过:中国的立法议案由人民代表或人大常委会委员采用无记名方式表决(按电钮)。一般立法议案应由全体人民代表或常委会委员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应由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民代表通过。4.公布法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公布。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和重要使命,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走向小康和共同富裕。这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的大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4)、服务大局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为: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5)、党的领导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湖南嘉禾拆迁案“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是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开工仪式上打出的大标语。2003年8月7日,嘉禾县推出了“四包”、“两停”政策。所谓“四包”是指,包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拆迁补偿评估工作、签订好补偿协议、腾房并交付各种证件,包协助做好妥善安置工作,不无理取闹、寻衅滋事,不参与集体上访和联名告状。而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将被暂停工作、停发工资,甚至是被开除或下放到边远地区。全县公职人员中粗略统计有160多人属于这些拆迁户的家属,他们几乎全部受到牵连,其中至少有6至7名公职人员因为其家属对拆迁提出质疑,或拒绝在拆迁同意书上签字而被调离原工作岗位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在“嘉禾拆迁事件”中,拆迁户李会明始终不接受县里强制拆迁的补偿协议,结果被县房产管理局先后两次做出行政裁决,要求其尽快搬出,后来还将相关裁决规定两次张贴在显要位置;在李会明拒绝配合的情况下,县有关方面不惜出动警力对李会明于2002年6月才建成的楼房进行了强制拆迁,同时将李会明夫妇先拘留后逮捕;5月10日,尚在看守所中的李会明委托代理人向郴州市房管局提出异议,但对方维持了嘉禾房管局的裁决。今年6月,国务院对“嘉禾拆迁事件”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嘉禾案中当地政府作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哪些内容相悖?政府如何才能做到依法行政?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党的领导主要内容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并通过法定程序(全国人大)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思想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领导:推荐干部,发挥党组织,党员的作用。组织领导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和路线,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以成功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注主义事业的发展。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1.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2.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3.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基本要求科学立法(民主、可行、有效)严格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司法(独立、公正)全民守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3、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4、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曾宪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理念的形成、法律精神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或者三两个月能够形成的,而需要系统的法学教育、法律思维习惯培养和法律实践锻炼。”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继承传统合理法治理念扬弃封建人治观念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进程中充盈着各种各样的法律思想,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人们重视发挥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使之能够直接适用于立法、司法实践当中。譬如,儒家思想与传统法制中矜恤、优待老者的原则与实践被重新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当中:2005年颁布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7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今年刚颁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也明确规定,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案件以外,对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老人不适用死刑,等等。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人治,就是国家以一套严格的道德制度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产生社会秩序。要使道德高度变为德治,必须以权利的不平等和权力的不制衡为前提。常见于我国的封建社会.用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去进行国家的统治,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虽然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这正是法治内在的本质要求。第六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借鉴资本主
本文标题:13版_06章_树立法律理念_维护法律权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