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清明上河图(局部)古代商业的主要构成因素商业的主要组成因素是:①商人②商品(如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等)③交换场所(国内市场、国外市场)④货币⑤交通状况⑥国家政策商业活动的关键是诚信和自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考试说明:(3)商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概况(一)商人的活动及商贸的发展(二)市的发展(三)商业都会的发展二、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三、小结1、兴起---------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出现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各国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用于货币城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各国的都城)大商人:春秋:陶朱公、子贡、战国:吕不韦等秦朝:市里交易须明码标价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秦半两2、初步发展----秦汉时期汉代:③市:有专门管理机构,“东西九市”②①开辟陆路丝路,商运活跃,商业中心城市:长安,洛阳等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草市”,设草市尉管理;特征: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地处交通便利,政府管理意义:(1)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2)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南方商业较活跃4.发展---------隋唐时期⑴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2)“草市”普遍,“夜市”繁荣(3)中外交往繁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业贸易、中外交流蓬勃发展。“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5、繁荣-------宋元时期(1)突破坊和市的界限(打破商业的时间、空间限制),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出现夜市、晓市等,还有茶馆、饭馆、酒楼、瓦子(娱乐贸易场所)(2)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成为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3)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出现著名的商业贸易城市:杭州、大都、泉州元朝:①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②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6、进一步繁荣---明清时期(1)出现区域性的商帮:晋商、徽商等(2)城市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票号、典当等金融机构(3)商品流通量大,长途贩运发达(4)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汉口、佛山、景德镇等1.商人势力的发展①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活跃的人群(商人,商帮,会馆)②过着远行贩运的生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观念)2.交通的发展①陆上交通(客舍、邸店、车坊、柜坊、盗贼)②海上交通3、货币的发展(一)商人的活动及商贸的发展1、商人势力的发展:(1)商人的来历:(2)汉代:商运活跃(丝绸之路)(3)唐代:商人无所不至(水路,陆路;国内外)(4)宋元:商人海外发展迅速(海上丝绸之路)(5)明清:地域性商邦崛起(晋商和徽商)2、商人的特殊生活与观念:(1)特殊生活:流动性(2)观念:进取、冒险,诚信,自由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贩卖的物品为“商品”从事交换的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人来历:(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如山西商、徽商、江右商等等。他们从事各种转贩活动,。。。。。。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请回答: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商业资本活跃;出现地域性商帮明清:会馆、商帮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红顶商人”胡雪岩。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TheFirstPraftBank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从日升昌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商业智慧;•清代钱庄的票号朝代(二)市的发展情况count秦代明码标价汉代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南北朝草市形成---设草市尉唐代草市发展为商业中心,夜市繁荣宋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明清商业区繁华“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汴路即事》“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宋代:东京(开封)与临安(杭州)等都市商业繁盛清代:苏州等地“十万烟火”战国:表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新朝: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五都)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的商业最为繁盛三.商业都会的崛起◆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主要途径两种途径:一种是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二是以商品交换中心发展起来的“市”。◆中国古代商业都市发展规律兴起的原因看:战国到唐朝的城市-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宋以来--工商业发展;功能:政治功能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地域分布看:商战国到唐朝主要分布在北方,到唐朝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明清时期,江南兴起了工商业市镇。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参考意见1、货币逐渐简便通用2、商品种类不断增多,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长途贩运发达,商人逐渐走向商帮4、商业都会不断崛起5、重农抑商政策始终存在,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朝代概况货币市都会商商人贝类西周骨贝铜贝春秋战国巨商、商业中心铜币市井秦半两:圆形方孔明码标价汉商运活跃海陆丝路专管机构长安九市长安、五都官:物价市场五铢钱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官:草市尉隋唐俞大娘航船客舍邸店车坊开元通宝草市演进,夜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冠)杭、湖州广州:市舶司柜坊(银行)飞钱(汇兑)朝代概况货币市都会宋元海外商运明清会馆苏州、盛泽、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商业区繁华远销欧亚非交子-最早纸币突破时空限制商业街饮食服务晓市汴京庙会集市商帮:徽商、晋商白银开始流通元:泉州(世界最大港)瓦肆:娱乐古代丝绸之路对外交通俞大娘航船“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泉州六胜塔——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标广东徐闻—海上丝绸之路浙江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我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即开始向外输出,时间持续千余年,从而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一八五三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近年来,埃及、肯尼亚也出土了许多从中国福建输入的德化窑白瓷。福建泉州的“瓷都”——德化海上交通南宋时期的海运中外交往的见证摩尼教石像印度教石像蕃客墓地蕃客墓碑日本教泉州以贝为币(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种铜币秦半两(秦朝)五铢钱(汉隋)开元通宝(唐朝)纸币“交子”(宋)白银(明朝开始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五铢钱你知道哪些成功的大商人?他们最重要的经营理念是什么?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范蠡:取薄利,重信誉“富而好行其德”,经商赚钱,乐善好施,拥有良好的品德是生意做大的根本。乔致庸:经商首先是做人,宁肯亏银子也不能亏人胡雪岩“一碗饭,大家吃,花花轿儿人抬人”,这就是商事中的互惠“双赢”原理。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2、市的发展◆秦:秦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政府对“市”进行严格的行政管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北朝《木兰辞》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各种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政府的行政管理。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说明了什么?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2、市的发展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城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对比汉、唐两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广阔而详尽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情景。尤其是城郭、市肆、舟车以及结构精巧的拱桥,无一不刻划得精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估客乐》元缜……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藩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诗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引发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特点:出现大都会,中原与少数民族、外商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1.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战国2.上农除末。——秦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汉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益处。——清讨论思考: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你觉得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你认为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五、重农抑商结合下列材料:假如你是一位商人,穿越时空隧道到古代的不同时期去调查市场状况,你会发现哪些历史现象?1.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2.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3.周朝:“工商食官”4.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孔子学生)思考:
本文标题: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5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