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7高考真题哲学
•第一单元唯物论•(2017年海南卷)16.2016年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础》,将知道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纳入科学素质基准点,作为公民需要具备的科学素质。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在于,上述哲学思想观念是:•①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资源•③衡量传统文化有无当代价值的重要尺度•④前人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思想智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评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哲学的重要性的理解,同时也引导考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前人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思想智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纳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点,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故②和④是正确的。社会实践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传统文化有无当代价值也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衡量,所以①和③是错误的。•(2017年海南卷)18.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觉得纳闷,上前虚心请教。那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把头羊牵好就行了。”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评析】本题以漫画创作为素材,着重考查考生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理解。•漫画家由于缺乏直接经验,导致其作品脱离实际,这说明没有经过亲身实践而得到的认识终究有其局限性,只有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所以①和④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间接经验都是不正确的,也不能由此贬低间接经验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所以②和③是错误的。•(2017年海南卷)19.2016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从认识论看,这是因为:•①发挥想象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②科技创新是用新获得的认识取代已有的认识的过程•③科技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④科技创新充满偶然性,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科技创新需要严谨的逻辑论证与方案设计,但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及实践过程的不确定性,需要科学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捕捉科研灵感、大胆想象,①③符合题意;科技创新是新月知对现有知识的辩证否定过程,②中“取代”是不正确的;科技创新充满偶然性,但不能以此否定客观规律性,④错误。•(2017年海南卷)21.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制造业摆脱了脏、乱、差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③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事物的发展需要人们在正确意识指导下,立足客观实际,借助客观条件,通过社会实践来推动。该省正是从当地造纸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夸大了意识能动性的作用,是不正确的。•(2017年海南卷)22.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评析】本题以人们对狼的认识的变化为素材,考查考生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阐释具体现象的能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使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认识的真理性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并不能保证其真理性,故①不正确。人们正是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实践中重新认识了狼的作用,故②是正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任务而非目的,③不正确。人们对狼在生态平衡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一个曲折过程,可以支撑④。•(2017年天津卷)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D关键词“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这样讲的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世界本质和普遍规律,其他说法与材料不符,选D。•(2017年新课标I卷)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考查认识论知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用直接经验支检验间接经验,②说法错误。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③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①是材料中直接的、很明显体现出来的,④符合题意。•【名师点睛】好多考生不敢选①,因为选项和材料体现的太直接。有的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往往是一种陌生化的表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一切随着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只有真正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2017年新课标Ⅱ卷)21.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正确;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价值观念等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响,不是没有影响,②错误;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③错误;“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说明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正确。•(2017年新课标Ⅲ卷)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①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的,②错误;真理与谬误作为矛盾的双方,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但不等于说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认识具有上升性,③错误;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的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④正确。•【名师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2017年北京卷)26.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认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A.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同步发展的•B.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C.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需要人们从一开始就揭示出它的本质•D.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的,A是错误的;联系是客观的,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事物的联系,B是错误的;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C是错误的;本题是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D适合题意。•(2017年北京卷)28.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C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了的不断发展,选C;A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错误;材料未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排除D。•(2017年天津卷)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说明•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关键词“科学整理、修改完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定”,因此材料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材料中提到编纂民法典,注意关键词“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体现的上层建
本文标题:2017高考真题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7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