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技术部13年目标管理计划-V2
1技术部13年目标管理计划12年可谓太阳能行业之殇。产能过剩,价格暴跌,行内中小型企业均急于转型。从原来的纯组件供应商发展为太阳能产品成套供应商。甚至于一些企业已跨行业发展。至此,为了生存,公司从12年开始转型。为此,我们组织设计生产了几款灯,几款系统,在组件方面发展了柔性板,折叠板。那么,13年,我们该何去何从?我想,在对12年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时更多要对13年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调整。使命:做好公司发展转型的排头兵,跟随并引领公司的产品转型。建立在公司统一的发展方向基础上,技术部作为产品的开发设计者走在最前沿。13年技术部的方向为当好公司发展转型的排头兵,为业务拓展开发适用于太阳能行业的应用产品。开发方向:模仿,完善,超越。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的技术实力尝未达到具有真正意义的自主开发程度。那么13年,我们的开发模式同样为在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最终向着超越原有模仿对象的目标前进。开发目标:形成2~3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系列化产品,其中有一款为自主创新的产品。并且具有可根据业务拓展需要开发其它类型的产品的能力。同时积极配合业务部开展工作,使公司的应用产品成为广东地区太阳能领域知名品牌。实现公司成功转型的总体目标。工作重心:13年的主要工作为产品系列化,完善测试流程。其中柔性板及其配套的移动电源为重中之重。管理目标:整合与分工相结合,注重细节,强化流程。在大技术部统一步局前提下强化分工,建立相对成形的开发流程。并努力在3年内把目前的技术部分化出:设计与开发,管品与PE两大职能岗位。人员培养:以老带新,各有侧重,梯队向前。2建立部门文化:激情,开放,严谨求是。激情需要发自内心的工作需求。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工作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比尔盖茨。为此,我们将风华永驻,我们将创意无限。开放为在部门与公司的规章下自由发挥;若你脑子里有令人惊喜的方案,拿出来,没人会阻挡你实现理念的脚步。若你脑子里有古灵精怪的思维,别怕,不会被认为异类。拿出来,分享给大家。那将会是滋养大家思想的养分。严谨求是,我们技术人员的处事态度,我们探求真知的必经道路。或许我们仍是一个大孩子,我们仍在粗枝大叶,但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那么,行动起来,接受监督,从一点点,一滴滴开始。3技术部12年工作总结12年对技术部是关键性一年,作为公司实现顺利转型为太阳能产品成套供应商的前头部门。在此基调下,技术部各方面的工作均需调整。下面将从维护日常生产,项目现状总结与评价,以及内部流程管控三方面进行总结。一、维护组件日常生产过程,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太阳能常规组件为公司最常规产品。经过四年的发展与改良,技术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已逐渐退居幕后。因此,日常工作对组件的技术投入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针对订单编制特殊板型,维护生产设备。现阶段对于技术而言主要矛盾在于技术要求与生产的产量期望相冲突。比如焊片时叠焊在技术要求上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会增加裂片的几率,但是对于生产来说,员工叠焊可以提高效率。高温布在层压后若及时清洁,可减少清洁耗时,但却总是清洁布到位。员工为了能准时下班,偶尔会将层压时间由15分钟改至12分钟。EVA、PET在不使用时应该用保鲜膜封好,但实际上却只是在不使用时用布盖一下。设备方面主要是日常的保养问题,经常是到机器不能正常使用或出现事故时找到技术部门,经过排查之后发现是由于长时间未清洁保养造成。因此对于此类问题13年,既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要考虑组件价格不断下降,生产效率需不断提高的要求。针对此类问题在第四季度或者年终总结会议上将与生产协商,寻找一个平衡点。二、项目现状总结及评价1、新型组件的制造工艺新型组件包括柔性板与折叠板,其生产工艺对于各厂家而言都为近年新出款式。公司在参考外购产品的基础上经过一年的学习与改善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柔性板与折叠板。与原样外观相比:自行生产的柔性板的主要优点在于铝板经过特殊的拉丝处理,不易脱层。接线盒与引出线采用了防水的接头的形式,更加的美观,便捷。折叠板的主要优点在于输出部位采用了恒压限流控制模式,能更稳定的对手机进行充电。此两个系列产品的现状:4(1)、裁边及圆角处理不够美观;(2)、打孔工序过于麻烦且容易对组件造成损伤;(3)、层压完成后的表面覆膜效果不好;(4)、接线盒四周硅胶溢出影响美观。(5)、折叠板中的ETFE起皱(6)、折叠板的中层布料起皱。(7)、折叠板目前的吸塑包装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应参考礼品盒的包装形式。2、应用产品总体现状及评价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为公司12年的工作重点。按公司的整体布局,先后开发了DC灯泡3905,LED灯泡(L1201、L1202、L1203),控制器C0312,直流机箱系统S1201并由此延伸出了SC0312系统,S1202,S1203系统。DC灯泡:3905这款DC灯泡是公司第一款可以量产并多次返单的产品,可以说正是这款产品揭开了公司应用产品开发的帷幕。为此购买了大量设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组织生产。成立了集插件,装配的生产线。真正意义的应用产品生产线由此而成。由于此款产品为完全按原样仿制,各项参数未做丝毫改动,因此并未在设计中花费过多的精力。却也为后续的问题埋下了隐患:只懂组装,测试,使用,不懂如何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得后续的3907、3909无法进行。直至现阶段,对3907的总体评价为一款适用于低端用户的产品,产品使用寿命预计仅1年,并且随着开关次数的增加而会迅速出现黑头现象(日常家用电子节能灯的镇流器增加了预热功能,可以明显改善灯管的黑头现象)。由于此款产品的镇流器原理涉及了变压器、电感的频率与感抗等复杂的计算。现阶段公司未有通过自身计算出其中的参数调整范围的能力。因此,13年初不适合对此款产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或者可以使用外联方式解决)。LED灯泡系列:LED灯泡系列包括了L1201、L1202、L1203以及正在设计中的L1205。其中L1202与L1203绝对大部分的物料均相同,仅在灯珠使用数量上进行了区别。前三款产品思路与3905相同,为完全参照原样进行仿制。只是L1203的模具与原外购样品相比无论外形或者结构上均优于原样。对于此三款球泡LED灯,总体评价良好。其中L1203外形结构上优于L1201。虽然产品面向对象为低端消费群体,但若除去LED灯珠质量,整款灯的性价比较高。由于前几款功率较低,若增加LED驱动将降低产品整体的性价比,但对于后续的L1205由于驱动成本固定,增加LED驱动将有助于产品性能的整体提高。并且经测试增加驱5动后电能直接作用于LED灯珠的效率为85%,若没有LED驱动则为75%。因此在功率较大时增加LED驱动将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性价比。直流机箱系统:通过参考拓日产品设计出的S1201在外形总体结构上与原样相近。但同时也根据公司情况融入了自身元素(如输入输出由点烟头改为DC头,指示灯部分考虑美观增加了二极管护套等)。而在控制原理上则完全区别于原样。原样为纯硬件控制,充电电流仅有1A左右,短路后不能自行恢复并且向更大功率延伸性不高。自行设计的则由单片机控制,各项性能按常规控制器性能设计,可扩展至5A以上充放电电流(但相比大功率控制器,其在充电模式上仅有PWM充电管理模式,缺少分段充电管理,因此在充电效果上将稍逊于常规大功率控制器,但优于拓日原样)。对于此款产品总体评价良好,完全可满足用户需求,预计使用寿命可达3~5年。目前对于此款产品线性能测试的一次通过率约为10%,并且大部分为由于贴片工艺的虚焊造成,属于基本定型。通过此款产品随后延伸出了S1202、S1203、S1204等功率功率更大的系统。现阶段,S1201已定型。由于选配的蓄电池为7AH/12V容量,容量较小。因此在负载方面对于目前的仅作为照明及手机充电需要显得正好适用。但对于蓄电池及太阳能组件功率更大的S1203与S1204在功能方面若仅有照明及手机充电则显得单调。考虑加入收音机与笔记本充电功能。并且在负载配置上应考虑3Wled灯与5WLED灯相结合的模式。控制器系列:目前已量产的控制器包括C0312与复制德国的C130系列控制。对于C0312控制器其设计原理为纯硬件控制,性能相比差于S1201的控制模式。其在出现负载短路时将会损坏内部器件,在欠压阶段负载(配置的L1203)会出现反复闪烁现象,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会有较大的发热现象。对于此款控制器评价较低,性能稳定性欠佳。可适用于公司已配置好的标准负载,若由用户随意接入负载超过3A引起工作不正常的可能性较大。对于C130系列控制器为完全参照原样进行复制。在功能方面均与原样一致,但在精度方面没有原样的一致性好。由于目前仍处于首批生产中,具体性能未性能完全定型。对于此系列控制器总体评价不高,单以功能而论不比国产控制器良好,稳定性方面尚待长期验证。由于核心环节不受控,不建议未为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进行推广。委托北京张工代为开发的C1012控制器,由于之前理解有误暂停了一段较长时间,导致进度严重拖后。直到目前方正式进行了调试阶段,初步调试结果为24V功能与过载保护未有体现,未进行老化与破坏性试验测试,具体参数尚未定型,预计仍需半个月时间才有较为详细的测试结果。6LED灯管系列:LED灯管为年末方开始进行的产品,此产品的最大难点在于10W以上的驱动器。由于5W以内的驱动均由集成芯片实现开关控制。但目前尚未发现能驱动10W以上的LED集成驱动芯片。因此对于T8-600等功率达到10W的灯管年前尚无现成成熟的解决方案(前段时间采用并联两个5W驱动器实现10W驱动的方案经样品测试后发现不可行)。三、内部流程管控12年技术部的内部管控从总体上看都不甚理想,具体表现为开发流程较为混乱,测试老化不到位,技术资料归档没建立。1、12年技术部开发流程较为混乱,项目进展无预定计划,各环节步调不甚协调。曾出现某一设计环节已进行完成,但其它设计环节却没安排,导致整个项目进展后延局面。也曾出现过某一开环节的设计人员完成该节点任务后不知一下节点的任务是什么的情况。此点最主要问题在于前三季度在开发初期没编制相应的物料表及产品规格书,各设计人员容易遗漏部件或者偏离设计方向。此问题在第四季度通过编制物料表得到了良好的解决,现象已大为改观。同时在13年将通过内部调整加强此方面的管控。2、开发过程样品测试老化不充分,忙于直接投产(此项为12年开发过程的最大问题所在)。具体问题:(1)样品打样数量不够,有时仅打样两到三片,不具有代表性。(此方面并不在于线路板样品采购数量不足,而在于样品的焊接是比较耗时的工作,之前基本仅有罗东一人可以协助打样。但罗东本身身兼多职,有时难以顾及)。13年,此项工作将要求产品车间协助完成。(2)样品完成后相关的性能老化没完成。在流程方面没有固定的环节,在操作方面没有具体的测试项目及表格形式。如C0312在样品后基本没进行性能老化及破坏性的测试就投入生产,直到批量生产时才发现蓄电池欠压阶段LED频闪这种超出设计预计的现象。S1201量产前仅有三片,数量少,在样品测试时发现不了负载指示灯不统一需根据情况修改程序,输入输出容易短路,开关的三极管选型不对容易烧三极等问题。后经过三批次的调整方基本确实下来(此处仅以较为典型的C0312与S1201作为举例,其它产品同样存在此种问题)。此外,在测试流程方面,公司除技术经理外测试人员(罗东及生产)不知道如何进行相关的老化测试,也不给出相应的表格形式。此项与技术部经理在工作统筹性不到位关系莫大。但,此方面也与公司交期过紧有关,除开发初期的样品外,批量生产的前三批根本没有再做详细7总结的时间。如第一批次量产时从确定订单到交货紧有20多天的时间,线路板作较大改动后连再次打样的时间都不够,而接下来的批次需要给出了半个月的时间,但却在维修反馈没出来时根本无法对具体情况进行汇总调整,最终只能靠多采购,多生产来保证交货。同时也造成积压了大量待修的线路板。以上为12年的工作部总结,主要为针对遇到的问题
本文标题:技术部13年目标管理计划-V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8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