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民事法律关系及其变动
第7讲民事法律关系及其内容主讲人:邓河民事法律关系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具体方式2、应着重掌握的问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2)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及其分类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特征(1)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2)是为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3)其变动基于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4)以涉及人身财产权利义务为内容(5)其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意义1)是民法体系建立的基础,也是民法法典体系展开的模式。2)是民法学的理论核心,是民法学研究和论述的基本方式。3)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具体方式,是民事司法的具体思维模式。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1)人身权法律关系与财产权法律关系2)绝对权法律关系与相对权法律关系3)物权法律关系与债权法律关系4)单一法律关系与复合法律关系5)主法律关系与从法律关系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诸要素1、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1)概念是构成民事法律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2)三要素即主体、客体和内容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诸要素2、民事主体及其分类1)概念.民事主体是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2)特征(1)法律地位的平等性(2)主体范围的广泛性(3)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3)分类(1)自然人因出生获得生命的人类个体(2)法人依法设立符合法律要求的组织(3)非法人组织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组织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及其分类1)概念。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2)特征(1)客观性,即客观存在的现实对象(2)效用性,即有使用价值和价值(3)法定性,即民法确认的对象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3)分类(1)人身利益,是与人格、身份相关的精神利益。#与特定身份相联系#为精神上的利益#是专属性的利益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2)物是人身以外的、能满足人的需要、具有稀缺性且为人所支配的物质对象。#为人身以外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须能为人力所支配和控制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3)行为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活动和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活动。#是民事主体的活动。#是与法律关系或法律后果相关的活动。#是受民法调控的活动。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诸要素4)智力成果是人类通过脑力劳动创造的、以一定形式表示出来的精神财富。#具有创造性。#具有非物质性。#具有客观表现性。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诸要素(5)权利,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如用益权、使用权、债权、股权等。#是所有权基础上产生的权利。#是无形财产权利。#通常以有价证券为表现形式。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1)概念,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2)民事权利及分类(1)民事权利是法律为保障民事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意思而允许其行为的界限。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2)民事权利的特点#体现权利人在一定范围内的意志自由。#意味着权利人实现一定利益的可能性。#具有法律的保障性。辨析:权利、权限和权能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3)民事义务及特点(1)概念。民事义务是民事主体义务人为实现权利主体的权利而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二、民事法律关系诸要素(2)特点#民事义务具有与民事权利的一致性。即有利于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义务具有限定性。即受到权利人或法律的约束。#民事义务具有法律强制性做保障。不履行义务则要承担民事责任。第8讲民事法律事实及其意义主讲人:邓河民事法律事实须重点了解的问题1、民事法律事实及其特点2、民事法律事实的作用3、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一、民事法律事实及特征1、概念民事法律事实是符合民事法律规范、能引起具体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2、特点(1)须是现实存在的客观现象。(2)须是与一定的法律后果相联系。(3)须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二、民事法律事实的作用及构成1、民事法律事实的作用即民事法律事实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影响2、具体作用1)导致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的产生。2)导致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的变动。3)导致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的消灭。二、民事法律事实的作用及构成3、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即若干民事法律事实的组合构成。表现为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要件。三、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构成1、行为1)民法行为、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以行为性质划分。2)表意行为与非表意行为以行为的主观意思划分。3)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以行为的合法性划分。表意行为表意行为:是意在使法律关系变动的行为。1)法律行为是意欲变动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即行为人基于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意思而为的行为。订立合同、缔结婚姻、继承财产解除收养、借贷借用。表意行为2)准法律行为是行为为人有助于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相关事实因素的意愿表达或通知行为。意思通知(催告),如要约、催告追认等.观念通知,如转让通知、承认债务、不能履约通知等。3)申报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请某种资格、权利或履行义务从而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如申报纳税、申请专利、申请设立等。非表意行为非表意行为是行为人无意变动法律关系而根据法律能导致法律关系变动的行为。1)侵权行为是行为人侵害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合法权益,根据法律必须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如损害他人财物、伤害他人身体、散布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等。非表意行为2)事实行为是行为人没有变动法律关系的意思,但根据法律却可以引起民事法律上的后果的行为。如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拾遗捡到漂流物、挖到埋藏物等。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1)前提的区别:表意与非表意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实现自由意志的工具,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事实行为则是法律意志的体现,是法律对某种客观事实的认定。2)结果的区别:意定与法定法律行为适用意思主义的调控方式,主要依据当事人的意思安排利益关系。事实行为适用法定主义的调控方式,主要根据法律规定认定相关事实及其构成来安排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三、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构成2、事件1)自然事件:无行为人意思而影响法律关系的事件(1)自然人人的出生与死亡(2)自然灾害(3)一定时间的经过(4)天然孳息的产生(5)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三、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构成2)人为事件(1)战争、罢工、动乱(2)人为事故(3)人为原因的死亡(4)自然人的失踪四、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1、是民事法律关系及其责任适用的前提2、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直接依据3、是民事司法活动的主要根据案例分析2001年的一天,张某等人因私入住红海宾馆502房间,房间为标准间。张某为省钱,以其中二人名义登记了住宿,而张某与另一人私下住在同一房间,未办理加铺手续。不料,凌晨3点,宾馆302房间失火,火势迅速蔓延至三层以上所有房间。张某等为逃生破窗跳楼,各人身上被火烧伤、跌伤多处,所带物品都付之一炬。问:本案存在哪些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各是什么?案例分析步骤:1、根据案情找出法律关系2、找出相关的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3、分析相关法律关系的状态4、正确适用相应法律、法规5、确认当事人的责任,给出裁判
本文标题:2民事法律关系及其变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