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讲女性与历史 (1)
第一讲女性:从历史中走来1、什么是历史?什么人物和事件可以载入史册?历史缺少了什么?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学者们的发现:历史的“失忆症”。波伏瓦所说:“在人类的经验中,男性故意对一个领域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对这一领域的思考能力。这个领域就是女人的生活经验。2、如何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做什么?当代女权主义史学家的思考:让女人走进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女人的世界史》的作者RosalindMiles(罗莎琳‧迈尔斯)说:“女人是有历史的,她们的故事比我们所以为的更丰富、奇异得多。”一、光荣与屈辱的交替:西方历史中的女性1.母系社会女性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女人以“女神”的面貌登场,但她不是君临万物的权力之神,而是以自然生命力滋养万物的生命之神。在古代的苏美尔、巴比伦、埃及、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都流传有创世的女神。可以推测,古代妇女对其部落的语言、耕作、医疗活动确实曾经做出过巨大贡献。生育崇拜持号角的妇女法国罗塞尔遗址中,奥瑞纳文化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维仑多夫的维纳斯奥瑞纳文化时期,被推测为原始部落中的生育神古希腊女神萨莫雷斯岛上的胜利女神(公元前190年)性爱与美貌女神阿芙罗狄忒(泡沫)雅典娜是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城就是由她的名字而命名的。雅典娜凭借自己特有的智意给人们传授了纺纱、织布、造车、造船、冶金铸铁、制鞋、雕刻等各种技艺,她还发明了犁和耙,驯服了牛羊,因此她又是农业和园艺的保护神。大母神酿酒的妇女(开罗)搬运贡物的少女(中王国时期)从事各种职业的古埃及妇女在所有古文明中,埃及妇女获得的平等权力是最多的。即使是神圣的神庙,大门对她们也是敞开的。她们可以当舞女、乐师,有时候甚至能当女祭司。但是,最高的职位始终由男性担任。女祭司音乐舞蹈2、父权社会一方面驯养家畜和农业耕作,使得男性在经济上获得优势;另一方面,人类婚姻从群婚到对偶婚的过度,改变了“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使得男性确立了在两种生产中的地位。,由此,父系氏族确立,女性失去了“女神”的地位。“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1)经济方面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以庄园经济为主,在农业生产中妇女和男人往往一起工作,欧洲在农业上的进步也包含着妇女的贡献。这一时期,在风俗习惯上丈夫对家庭控制的权力都加强了。同时在社会生产上,对劳动的性别分工制度也逐步确立。女性经常与男人一起工作,一同收割等。甚至,农村的食品供应,牛奶场的管理,包括挤牛奶和奶油及起士的制造,亚麻的种植,玉米的研磨,家禽、猪、果园和花园的照顾等,无一不在女人的手中进行及完成。而且,家庭主妇不必区分家庭活动与商业活动,她酿酒、烘培、纺织、收集蛋或养猪,家庭不需要的东西她都拿去卖。(2)宗教的影响基督教理论家和其他宗教作家经常教导,妇女在身体、精神和智力上劣于男子。同时,世俗的法律条文中也规定妇女要从属、依附于她们的男性监护人。在男女特质的二元论基础上建构了社会性别制度,对妇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祸论基督教的“原罪说”潘多拉之盒美女海伦引发的特洛伊战争“诱使男子堕落,是女人的天性。……在人世间,妇女不但可以诱使愚者而且也可以诱使贤者堕落,使之成为情欲和愤怒的奴隶。”——印度教《摩奴法典》亚里士多德:“女人的天性就有缺陷”,“女人只是男人种子的消极孵化器”,“女人与奴隶是同为一类的”。古埃及闺房中的女性如古巴比伦普通的妓女不能戴面罩,违者可重责。而良家妇女则要戴面罩。如在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女子终身要处于男子的监护之下,而男子一般年满14岁便可脱离监护。女性与巫术从起源学的角度看,巫师多由女性担任,女巫的地位是受到尊祟的。在西方世界,“巫士”几乎就成了女人的同义词。根据档案记载,男女巫士性别所占比例在英格兰大约是女性占百分之九十二,在德国、苏格兰和法国,女性占百分之八十。据史学家估计,从14世纪到17世纪,在欧洲和新大陆,被指控为“巫师”而处死的人数达6万至10万,其中大约80%的被指控者和85%的被处决者是妇女。良家妇女一旦被诬为“女巫”,立刻被斩首示众,然后焚烧尸体。这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以及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一章。教会领导、全民参与的“猎巫运动”恩格斯:“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二、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中国历史中的女性生活1、女性中心和两性平等的母系时代最早母系社会组织形态:旧石器晚期的山顶洞人母系氏族高度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生活状况:性别分工:男性:狩猎、务农、制陶、建筑;女性:纺织、制衣、家务、生育婚姻形式:女性本位的从男性走婚到从妻居的对偶婚两性关系:天然平等:尊女崇母但不歧视男性2.两性关系失衡的父权制社会夏商周三代是父系制定型的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性别的等级制及其有关的性别规范建立起来。夏:开始出现父子相承,呆呆相传的继承原则,因此,女性生育儿子被视为继承中的重要因素。夏末,女性开始陷入色性的对象化好工具化的境地,女色成为男性娱乐的项目:声色犬马,田荒色荒,女祸论,美人计开始有了萌芽。商取代夏,据说是用了妹喜作为间谍的美人计,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指责的女祸。周礼之兴:父权制的奠基与华夏性别制度的定型性别分工:男性的领域——公、外——国之大事女性的空间——私、内——家之琐事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多妾生育与继承: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嫡妻所生之子继承家业两性关系的特点:男女有别,男尊女卑,内外又分的等级制度阴阳天地君臣父子夫妻忠诚孝顺忠贞儒家文化中的关系秩序与性别气质:臣子忠诚,儿子孝顺、妻子忠贞成为统治者要求的重要气质类型(1)守礼度的好内助和贤母妻不嫉妒丈夫多娶,不干涉丈夫外务,辅佐丈夫的事业;治家有方,恪守礼法,洁身无暇。与之相反的形象巧言令色的惑主祸国的“祸水”儒家文化对理想女性的塑造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父死从子,必须遵父命、夫旨、子意行事,以做孝女、贤妻、良母。四德: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择词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盥洗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2)模范女性的标准:三从四德书名简介《古列女传》编纂者为西汉刘向,以人物故事来劝戒,如周室三母、孟母榜样和妲己、褒姒的女祸等。《女戒》编纂者为东汉班昭,以论说来训示,如以母亲身份来教导出嫁的女儿要卑弱、事夫、敬夫、谨守四德、专心正色、曲从公婆、讨好小叔小姑等七条。《女孝经》编纂者为唐朝散郎陈邈之妻郑氏,以对答方式阐述上至后妃,下至庶人的为妇之道,并讨论孝治、贤明、德行等女德、母仪之事。《女论语》编纂者为唐朝宫廷女师宋若华,其妹宋若昭申释之。此书在具体规定妇女的日常生活细节,“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室,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这里明确主张妇女应当羞羞答答,躲躲藏藏,这才是一个贤淑的女子。《内训》编纂者为明朝明成祖徐皇后(谥号仁孝文皇后)。《闺阁四书集注》编纂者为明朝王相,明神宗时命其编辑注疏班昭、宋若华、徐皇后所著的女教书,他又将母亲刘氏所作的《女范捷录》合刻为《闺阁四书集注》,简称「女四书」。《女儿经》《女训约言》为了女教也能于民间普及,后世以通俗语言和韵文写成此二书。将倡导与禁止的条文编成琅琅上口、易记易懂的韵文俗语,使传播更广,效果更显着,如《女训约言》提及「女德」包括﹕「性格柔顺,举止安详;持身端正,梳妆典雅;低声下气,谨言寡笑;整洁祭祀,孝顺公姑……」的劝导。(3)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女子德才的中庸要求:有德行不必大圣大贤,会辞令不必巧言善辩,讲容饰不必颜色美丽重德轻才:不提倡女子吟诗填词,认为女子吟风弄月,酬张和李有有伤风俗之嫌。重德轻色:女色为男人的消费品-秀色可餐;女子采取修饰、缠足等“女为悦己者容”的迎合策略。“女德班”:教现代女性守妇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正是蒙正“女德”的精髓:“如果要做女强人,你就得切掉子宫、切掉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三、议题深探:古代女性是否拥有自己的身体?1、缠足:南唐后主宠爱-宫廷女子效仿-小脚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普及到平民成为风俗-南宋末年成为对女子的硬性规定,以不缠足为耻。女孩三岁就缠足,成年之后,脚只有三寸大小。男子娶妻不管面部身材长得怎样,先要看看裙下的双脚;结婚拜堂之日,常有小孩去量新娘脚的尺寸,脚的大小,竟成了衡量女性美的首要标准。为何鼓励缠足?(1)为了确定男女有别。(2)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标准(3)为了约束女性《女儿经》上说,“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4)维护贞操缠足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男权文化通过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塑造女性柔弱、顺从与依附的气质,并以此衬托男性强壮、自主与能干的气质思考与讨论:缠足与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什么内在关联?缠足在现代社会有没有再现?如果有,与古代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怎么做?出嫁之前为处女之身,嫁后矢志丈夫一人,丈夫死后要守节或殉夫,若遇暴徒羞辱,要以死保全名节。女子的贞节要超过生命的价值。2、贞操贞节观念的演变(1)在先秦早期文献中,已出现“贞女”的记载。《周易》中就有褒扬贞操的言辞。(2)贞节观念始于汉朝,并对贞女有所奖赏,但并未深入人心,女人再嫁不为耻。(3)唐代改《列女传》为《烈女传》,由为才高德秀的女性立传,变为贞烈妇女立传。《女孝经》“丈夫百行,妇人一志,男有重婚之意,女无再嫁之文。”虽然有次轨道,但唐代贞节观念比较单薄,女性在感情和婚姻尚有一定自由。(4)宋朝是贞节观念迅速发展的时代,自从宋代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形成后,贞节观念便严格起来了,尤其是程颐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观点,保持贞节的重要性重于生命。(5)元明清时代,贞节观念深入人心,不仅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也内化为女性最为恪守的人生信条,由此,进入了贞节观念的实践时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思考与讨论:贞操能够成为女性人生信条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贞操在现代社会是否还发挥作用?什么形式?我们怎么做?
本文标题:第一讲女性与历史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8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