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授课人:刘丽珍对外开放,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对外开放的含义是什么?一.对外开放的背景国际方面国内方面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1.经济特区的创办: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4.各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三.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时间目的有利条件成就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主要区别?(05广东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08宁夏卷)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3.(08山东文综基)“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对外开放的背景1、国际方面: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国内方面:①文革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③邓小平等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1.经济特区的创办开端: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扩大:1988年海南省特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成就: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有探索和示范作用深圳成为“一夜崛起城市”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984年14个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5年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4.沿边、内地开放和各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1988-2002共设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第一步:经济特区第二步:沿海港口城市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第四步:沿海及内地开放城市点线面沿海内地厦门深圳汕头珠海学思之窗: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①靠近港澳台,便于往来②华侨多,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③资源丰富④是对外交通重要港口,与海外联系密切海南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注意:它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思考:什么叫经济特区?“特”在哪里?特点: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外向型经济”战略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大力引进外来资金与技术,产品以外销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生产目标。对外开放前的深圳今天的深圳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厦门深圳汕头珠海北海广州湛江福州温州宁波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秦皇岛大连上海天津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8-2002年,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点: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长沙是什么时候纳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时间:1990年2.目的: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3.有利条件: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4.成就: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本文标题:【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高中历史新课标总复习课件:高三历史(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0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