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不同体裁课文的解读与教学高林生2012年8月29日山东聊城引言进入第三学段后,《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非但如此,不同体裁的课文其实早有出现,所以,认真研究叙事性课文、说明性课文以及诗歌类课文的解读和教学很有必要。第一类叙事性课文的教学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叙事性课文的教学要求对叙事性课文的教学,除了一般性要求外,《语文课程标准》还专门提出了如下特殊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二、叙事性课文的界定严格意义上的叙事文是指那些描述某一事件、故事的经过或细节的文章,它通常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且常有人物描写。《语文课程标准》所谓的叙事性作品是一个宽泛概念。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内容的课文,只要是以讲述故事为主要方式的作品入选教材,都算作“叙事性课文”。叙事性课文主要包括偏重写人和偏重写事的两类课文。这两类课文一般由情节、人物、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偏重写人的课文往往以人物为中心,以情节为骨架,以环境为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的依托和平台。偏重写事的课文多以事件描述为主要对象,以揭示事件实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为目的,人物一般不是特指。三、写人为主课文的解读策略策略一:从人物分析入手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更为深刻地反映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而侧面描写常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利用第三者的言行、视角来反映主体。天游峰策略二:从情节分析入手林冲四、写事为主课文的解读策略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在表现主题的方式上主要是通过记事,显示事件的意义来表现主题。事由人为,所以在叙事中也会涉及人物形象,但目的主要是为了形象、生动地显示事理。另外,这类课文所叙之事多数是较为完整。一般地说来,解读这一类课文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点:第一是要关注课文记叙了什么事?特别是要把握课文的结构及构成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第二是要明确课文记叙的事件反映了什么认识、思想?即课文的中心思想。第三是要明确课文是通过文中的那些重点的词句和细节、场景、人物来表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的。例文:《爱如茉莉》ml第二类说明性课文的教学一、说明性课文的界定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它“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通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而向读者传授相关知识的文章体裁。”《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说明性文章”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只要是以“说明”或者“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都可视为说明性文章。入选教材的就叫说明性课文。二、说明性课文的分类从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明事物的课文。如《莫高窟》、《音乐之都维也纳》、《埃及的金字塔》、《奇妙的克隆》、《麋鹿》等;另一类是说明事理的课文。如《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会合作》等。假如从语言特征上分,可以分成平实型和生动型两种。比如《陶校长的演讲》属语言平实朴素型课文,而《秦兵马俑》就属语言生动华丽型课文。三、说明性课文的解读说明性课文的解读,从整体上说,需要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从局部上说,需要理解说明文的重点词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等。(一)、明确课文的主旨所谓主旨,就是课文的主要意义、用意或目的。说明性课文的主旨可指作者写作的目的,也可指介绍事物所隐含的意思,或要说明的道理。(二)、关注课文说明的对象以第十二册教材为例,说明性课文一共有《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读书要有选择》《学会合作》《山谷中的谜底》等六篇。前三篇以景物为说明对象。《读书要有选择》以读书方法为说明对象。《学会合作》与《山谷中的谜底》都是以说明成因、道理或方法为说明对象的课文。(三)、关注课文的价值取向从现有的说明性课文看,要特别关注其主旨的前瞻性与文化品味。如《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介绍的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宣扬的是现代旅游文化。《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宣扬的是人类的探索精神,介绍了有关天体的知识;《奇妙的克隆》介绍的是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的成果;而《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传播的是海洋文化,而《学会合作》,宣扬的是未来社会的人生存、发展的必然之道。(四)、关注课文的结构说明性课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类型是并列式;第二种类型是连贯式;第三种类型是递进式;第四种类型是总分式。第一类、并列式:这类课文的各个部分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平行并列。如《陶校长的演讲》主体部分的“每天四问”就是并列式,课文分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论进步、发展。就在这种看似互不相连的并列式结构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汉民族特有的整体思维观。这种思维的重要观念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第二类、总分式。总分式有两种基本形式,“分—总”与“总—分—总”。例如《莫高窟》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结构:课文先是总写了敦煌的莫高窟是我们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然后分从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方面来介绍;最后总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第三类、连贯式:所谓连贯式,就是说,课文各层之间是按照事物的过程安排它的层次的,前后互相承接。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全课紧紧围绕着中心——“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介绍了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它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维也纳的音乐殿堂,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散点透视第四类、递进式:所谓递进式,即课文中几部分的内容是逐层深入的。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紧紧围绕着“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展开。它先以二者之间最直观的“长得太像了”起笔;接下来讲述了火星与地球深层次的相似“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随后以设问句“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过渡,阐述了对水的两种来源的猜测。最后再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火星上没有留住水原因的说明。(五)、关注课文语言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准确。比如《麋鹿》一课,除大量使用了准确的数字外,在没有办法使用精确数字的地方,也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趋于准确。如“逐渐”“几乎”“大部分”“估计”等。第二个特点是通俗。如《奇妙的克隆》开头:“《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这段关于什么是克隆的介绍与说明,使用的是通俗易懂的语言,事例是大家熟知的神话故事,这样做,就把一个专业的科学名词演绎出来了,生动形象。第三个特点是多彩。这类课文在语言准确的前提下,保持了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特点。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见长。课文的语言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六)、说明性课文的教学一是要弄清说明要点;二是要弄清说明方法;三是要关注课文语言;四是要关注内在思维。第三类古诗词类课文教学古诗词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无论是课文内容,还是外在形式,还是教学要求都与一般的阅读课文不同。因此,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做一些必要的解释与说明。一、古诗词类课文的教学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是关于诵读的要求;低年级要求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级要求“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高年级则要求“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二是对古诗词的理解要求。首先是对其字面意思的疏通。其次是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把握。(这项要求仅在高年级才单独提出来。具体的要求是“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二、古诗词类课文的解读与教学实施㈠、古诗词的诵读教学1、诵读的基本要义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诵读是针对韵文而实施的。诵读的基本要求,熟读、背诵。具体地讲,诵读的时候,不仅要做到声音洪亮,急徐有致,而且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2、为什么要强化诵读教学《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音、韵皆与诗意暗合:首先是诗中的“流”与“楼”押的是萧、尤韵,恰与感概之意暗合;其次是“尽”、“流”之平仄与描述的景象暗合;三、四两句的发声与情景暗合。B、诵读的实施聚精会神,边读边想;入情入境,熟读成诵。用情发声,依字行腔;关注节律,读出理解。吟诵㈡、古诗词内容的解读与教学第一、字面意思疏通,扫除阅读障碍㈠、字音问题:1、生字:课后生字表2、多音字:湖光山色两相和3、古今字:返景入深林4、押韵字:江上渔者登幽州台歌㈡、词义问题1、古今异义;江枫渔火对愁眠2、特殊含义;登高处3、诗词典故;屠苏4、文化背景:谝插茱萸踏歌㈢、句式问题1、成分精简省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贾岛)2、词序前后颠倒;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3、句子疏密错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第二、古诗词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诗歌的教学提出了“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的要求。A、大体把握诗意所谓诗意,就是诗的内容和意境。这里提醒大家,要特别关注古代诗词的文化价值取向。把握诗意可从诗词的标题、序言、关键语句、诗句间的关系、注解入手,探究诗词要表达的内容、意境、思想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读懂诗歌描述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紧密结合的艺术境界。在诗词中,情与物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借物言志,二是借物抒情,三是借物明理,所以,想象诗词的意境要从诗中描述的景物入手,去感受诗人寄托、附着、融入在人、事、景、物上的志、情、理。江雪C,体会作品的情感情感是态度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其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探究诗人的情感路径有四条:一是知人论世;二是抓关键的词句;三是琢磨诗词的格律、用韵等;四是把握诗词的表达手法和技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㈢、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安排一、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以下内容:知诗人,破诗题,识生字、解词句,译全篇,明意境、品语言,悟感情,晓主题、能背诵。二、古诗词的诵读训练,可按以下步骤和要求推进: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内容——读出感情——熟读成诵。附:“以诗系事”的文包诗教学
本文标题:不同体裁课文的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0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