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36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教学大纲
1《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课程教学大纲(NationalAccounts)课程编号:07012501807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与金融数学)总学时数:48学分:3编制单位(或执笔者)理学院数学系编制时间:2014年3月1日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国民经济核算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与金融数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认识国情国力的有力工具,是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经济分析和经济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和规则;3.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及简要分析。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统计学、经济学和会计学。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4学时)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国民经济核算对象;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国民经济核算方法。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结构、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结构、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2难点: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3、说明:本章为绪论课。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6学时)主要内容: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生产核算的应用分析。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方法,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并会进行生产核算的简单应用分析。2、重点、难点重点: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方法,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难点: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4学时)主要内容: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及解决途径,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平衡关系,掌握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2、重点、难点重点: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平衡关系,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难点: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平衡关系,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6学时)主要内容:收入分配与使用概念;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收入再分配核算;收入使用核算;收入分配与消费核算应用分析。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收入分配与使用的概念、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核算方法及有关概念,收入使用核算及有关概念,收入分配与消费核算的简单应用分析。2、重点、难点重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核算方法及有关概念,收入使用核算及有关概念。3难点:收入分配与消费核算的简单应用分析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五章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4学时)主要内容:积累核算理论;资本形成核算;金融交易核算;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应用分析。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积累核算的一般理论,掌握资本形成核算、金融交易核算的概念与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应用分析。2、重点、难点重点:资本形成核算、金融交易核算的概念与方法难点:进行简单的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应用分析。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六章国民资产负债核算(6学时)主要内容: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理论;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原则与方法;国民资产负债核算;资产负债变动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应用分析。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的概念、地位及分类,掌握资产负债核算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国民资产负债表或帐户的基本结构、平衡关系,国民资产负债的估价方法,了解编制国民资产负债表的一般问题,了解名义持有资产收益、中性持有资产收益及实际持有资产收益的概念和简单计算,能进行简单的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应用分析。2、重点、难点重点:资产负债核算的原则与方法,国民资产负债表或帐户的基本结构、平衡关系,国民资产负债的估价方法,难点:国民资产负债的估价方法,简单的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应用分析。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七章对外经济核算(4学时)主要内容:对外经济核算理论;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外帐户核算;对外经济核算应用分析。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平衡关系及编制原理,掌握国外帐户核算,能进行简单的对外经济核算分析应用。42、重点、难点重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平衡关系及编制原理,国外帐户核算难点:国外帐户核算,能进行简单的对外经济核算分析应用。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八章国民经济帐户的综合及其关系(4学时)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帐户的综合及关系;国民经济综合矩阵。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的基本内容,了解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解,掌握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相互关系,掌握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帐户的综合关系,了解国民经济综合矩阵的概念。2、重点、难点重点: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的基本内容,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相互关系,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帐户的综合关系,难点: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相互关系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九章国民经济其他核算(4学时)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与其他核算;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国民经济地区核算;人口、劳动力核算。1、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其他核算的内容,了解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地区核算、人口和劳动力核算的目的、特点、内容与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国民经济其他核算的内容,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地区核算、人口和劳动力核算的目的、特点、内容与方法。难点: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地区核算、人口和劳动力核算的方法。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第十章国民经济指数核算(4学时)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1、基本要求5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的概念和编制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的概念和编制方法。难点: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3、说明: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四、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实验作业及平时测验:30%,期末考试:70%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教学参考书:1、邱东:《国民经济核算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杨仲山、何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修订问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赵彦云:《国民经济核算教程》,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4、杨灿、周国富:《国民经济核算教程》,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5、向蓉美、杨作廪、王青华:《国民经济核算及分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王德发、朱建中:《国民经济核算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六、需要说明的问题1、多媒体教学,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2、讲授过程中,某些内容的讲授次序可能有微调。3、每次作业完成后,会在课上安排15—20分钟的讲评。4、在每一章之后,除教材书后的练习题外,我们都要给出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以巩固对该章内容的理解。
本文标题:36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1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