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知其不可而为之》ppt课件
子路曾说孔子“迂”,庄子的《渔父》中的渔父其实也觉得孔子“迂”,本专题中的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晨门人、荷蒉者、练习中的郑人也都觉得孔子很“迂”。第一部分讨伐弑君者【14•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弑:杀夫三子:那以:因为之三子告:到,往可:同意孔子循礼卫道,不敢不告。孔子当时已经不是鲁国的司寇了,为什么还要管这件事?【分析】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利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公室成员篡位而弑君,卿大夫或国君近侍等与国君有仇而弑君。弑君活动最频繁的诸侯国当属晋、齐,而齐国的弑君事件则相对集中于齐桓公诸子争立时期和陈氏最后夺权的时期。探究: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探究: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直呼陈成子为“陈恒”?鲁哀公又为什么说“告夫三子”?明确: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掌握了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孔子非不知哀公不能讨,亦非不知三子之不欲讨,而必以告者,欲明大义于三家也。纵无益于齐,而君臣之大防,犹可默夺强臣之魄。——张岱《四书遇》中引袁了凡的话•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第二部分“仕”与“隐”的论争第二章——第六章【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第二章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楚辞》中屈原的《涉江》篇有“接舆髡(kūn)首兮,桑扈(hù)臝(luǒ)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歌:名作动,唱歌谏:制止。追:补救,挽回。殆:危险。辟(bì):躲开,避开。而:连词,表修饰下:名作动,下车。第二章比孔子于凤鸟,凤鸟待圣君乃见。非孔子周行求合,故曰衰。——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引孔安国的话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接舆对孔子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他对孔子既尊崇孔子的德行又同情孔子的四处碰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安国(孔子十一代孙)说,此即劝告孔子避乱隐居。第二章阅读18.5章接舆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他却不屑与孔子交谈“趋而辟之”呢?明确: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多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呢。既然知道劝阻无效可仍然要劝,这其实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第二章阅读18.5章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想象:孔子将言什么?第二章阅读18.5章学习18.6、18.7章长沮、桀溺的特征?提示:语言简短,言辞较激烈,甚至连渡口都不肯告诉,他们是自食其力的隐者,真正退隐田园做隐士。第三、四章阅读18.618.7章【18•6】长沮(jū)、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问津:本意是询问渡口,现比喻探问或尝试。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与:同“欤”,疑问词。问于桀溺:于桀溺问,“于”,向。介词结构后置。辟:通“避”,逃避。子路行以告:省略句。子路行以(之)告(孔子)。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第三章18.6章【评析】这是孔子自楚返蔡,叫子路去问路,却遭到一顿奚落,长沮、桀溺甚至想瓦解孔子的队伍,叫子路跟他们去避世。而师徒却始终恭敬有加,双方态度很不平等。一则儒家守礼,隐居避世者则在礼法之外,不妨傲慢放肆些。二则长沮、桀溺乃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何有”之辈,自食其力于天地之间,他们对不自食其力而辩口舌的文化人,天生有种拒斥感。第三章18.6章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第三章18.6章在听了子路的报告之后,孔子为什么会“怃然”呢?这是因为虽然长沮、桀溺刁难孔子之徒问津,孔子却很尊重隐士的清净不扰、洁身不辱的拒污染的品德。而当时的社会现状也确实如二人所说,纷乱不堪,“而谁以易之”一语,不由得让孔子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因此,从自己所尊重的隐士口中听到这种话语,使得孔子内心的悲凉更为浓重,不禁“怃然”。第三章18.6章朱熹:惜其不喻己意。在“怃然”之后,孔子又道出一番话来,对这些话语应该作何理解?在“怃然”之后,孔子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以此为契机,对子路等人表露了自己澄清天下、矢志不渝的心迹。第三章18.6章在“怃然”之后,孔子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以此为契机,对子路等人表露了自己澄清天下、矢志不渝的心迹。第三章18.6章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他感到自已有一种责任感。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和自己的弟子们不辞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18•7】子路从而后,……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后:名作动,落在后面拱:拱手,两手相合以示敬意。止:使…停止,留下。食:使…吃。见:使…见。明日:第二天。反:通“返”,返回。至,则行矣:省略句。洁:使…清洁。之:主谓之间,取独。第四章18.7章【评析】子路寻师,路遇丈人,丈人却说“孰为夫子”,态度甚倨,然而子路却是以礼相待,最终丈人留宿子路。接下来子路的一番言语实际上体现了孔子的意图。依孔子之见,无论长沮、桀溺的避世还是丈人的隐居都是不合于义,且乱大伦。所谓大伦就是君臣之义。而丈人使二子见子路,也是明知长幼之节不可废,子路由此导出长幼之节尚不可废,更何况于君臣之义呢!而孔子出仕就是为了行君臣之义,虽其道不行也不可废其义,尽到一个士大夫的职责,也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第四章18.7章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君臣大义,独善其身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第四章18.7章高考题链接浙江六校联考语文试卷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试题链接浙江东阳中学09年3月月考试题“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⑴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⑵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都不赞同孔子的哪一种处世态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们对待孔子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从中表现他们各有什么特征?•楚狂接舆:敬佩其为人,反对其做法。为他惋惜•楚狂接舆:狂放游侠式的隐士他们对待孔子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他们各有什么特征?•长沮桀溺:故意刁难,试图瓦解其队伍。批评他看不清形势。•荷蓧丈人:挖苦鄙视,善待其弟子。批评他不务实。•特征:他们是匿居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不近人情。•特征:他是清高孤傲、有人情味,能济人危困,漠视君臣伦理,却又不失长幼之节小结性思考:为什么把这几个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明确:三个故事写了四个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样物质的、精神的巨大阻力的存在,都是孔子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探究:试概括本课中几位隐士的特征。•接舆是个狂放游侠似的隐士,他主动积极讽谏孔子,却又不屑与孔子对话,既表现了对孔子心志的理解,又表现了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失望。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针对别人的嘲讽,孔子是怎么对待他们的?(1)觉得他们很有见识,很想结识他们(2)有一点失落、难过、痛苦的感觉(3)觉得人各有志,坚持走自己的路“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探究:你是怎样看待“隐”与“仕”的?•赞成“仕”的观点。•①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探究:你是怎样看待“隐”与“仕”的?•赞成“隐”的观点。•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必须正视的现实,不能自欺欺人。•②修身养性、保存实力,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宿于石门:于石门宿。于,在。(状后置)奚自:自奚。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何处,什么地方。宾语前置句与:同“欤”,疑问语气词,吗。第五章【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
本文标题:《知其不可而为之》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1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