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历史演进
•(一)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二)古典管理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四)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五)现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第二章:管理理论历史演进经典是什么?第一节西方早期管理思想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管理的主要特征:资本家直接担任管理者,靠自己主观经验和直观判断组织生产领导活动,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统一的办法和标准,生产管理尚处于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国富论》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财富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查尔斯•巴贝奇:劳动分工罗伯特•欧文: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公元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管理的主要特征: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有特种雇佣人员(经理、厂长)作为资本家的代理人进行管理。在管理方法上,由原来单凭经验管理,而上升到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现代经营管理理论:法约尔行政组织理论:韦伯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之父)(FrederickW.Taylor,1856-1915)泰罗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因眼疾而退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学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在此期间,先后被提升为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制图主任和总工程师,并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为了改进管理,他在该钢铁厂进行各种试验。1898-1901年间,又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SteelCompany)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1901年后他更以大部分时间从事咨询、写作和演讲等工作。著作主要有:1895年的《计件工资制度》1903年的《车间管理》1911年的《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之父)(FrederickW.Taylor,1856-1915)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第一,劳动方法标准化原理第二,组织劳动作业科学化原理第三,按件计酬原理第四,管理职能专业化原理第五,实行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评价:科学管理理论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局限:泰罗的管理研究范围局限于工人的生产操作及生产现场的控制和监督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Henri.Fayol,1841-1925)(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法约尔,1841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富裕资产阶级家庭,1860年从圣艾帝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里-福尔香堡(Comentry-Fourchambault)采矿冶金公司,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从采矿工程师后任矿井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管理者。并长期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泰勒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著作: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第一,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包括六种职能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第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五项要素:即五个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著名于世14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评价:1、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2、提出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3、提出14项管理原则4、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代表人物:马克思·韦伯(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人。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提出组织体系三层结构:由主要负责人(决策者)、行政官员(决策执行者)和一般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者)三个层次构成的管理组织结构。(MaxWeber,1864-1920)•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存在3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原因在于:•(1)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地进行;(2)择人方式应以“能”为本;•(3)领导者的权力应受到约束•1.劳动分工•2.职权等级•3.正式选拔•4.正式的规则和制度•5.非人格性•6.职业定向马克思·韦伯(MaxWeber,1864-1920)行政组织理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前期行为科学理论•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eeEl-tonMayo,1880-1949)后期行为科学理论•需求理论•人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eeEl-tonMayo,1880-1949)前期行为科学理论梅奥,美籍澳大利亚人,曾获逻辑学和哲学硕士学位,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主要论著有:1933年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945年的《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霍桑试验照明实验(1924—1927)劳动绩效与照明无关福利实验(1927—1932)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更重要访谈研究(1928—1931)工作绩效关联关系观察研究(1931—1932)非正式群体霍桑实验的成果(前期行为科学理论)企业生产中人的作用“社会人”而非“经济人”领导者的能力作用领导者不仅要有组织技术经济活动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解决好人际关系的能力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研究方法的局限:受控试验的需求束缚;主观愿望的影响研究对象的局限:管理对象不仅仅是人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缺陷引起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引起管理方法的转变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几点说明: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等级的,一般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发展等级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等级倒置现象在不同时期、阶段需求不同,但总有一种需求发挥主导作用各种需求相对满足程度不同社员的需要与动机课堂小测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下列需求哪项是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1)就业保障;(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5)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A.(5)(1)(4)(2)(3)B.(5)(4)(1)(3)(2)C.(5)(4)(1)(2)(3)D.(5)(1)(3)(4)(2)A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有没有不满意,但没有会感到不满意)激励因素(有会感到满意,没有不会感到不满意,但是肯定没有满意)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有没有有没有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技术监督系统、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薪金、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环境、地位等工作表现机会及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业绩优良得到的奖励、个人发展前途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提升不满意中立满意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人性理论1.麦克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消极的人性观点)四种假设:Y理论(积极的人性观点)四种假设:天生懒惰,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实现组织目标回避责任,安于现状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天生勤奋,视工作如休息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2.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由于参加工作的动机不同,个人的特点与爱好也不同,管理作用就是把工作与个人特点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或结合运用X理论和Y理论。对非技术性和技术性不强的,要求采用X理论比较合适,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文教部门,则采用Y理论更为有效。领导行为理论1.利克特的支持关系模式理论:1961年《管理的新模式》提出“四种领导方式”的概念:“压制和权威式”的方式“开明和权威式”的方式“协商式”方式“集体参与”方式2.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新管理方格》中指出:在企业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领导方式,即或以人为中心,或以生产为中心。他们拟出了一个管理方格图,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领导者既要关心生产,也要关心人的重要性。2.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关心人关心生产123456789987654321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贫乏型管理中庸型管理团队型管理任务型管理•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有一句名言,即“仓廪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辱”。他的这一论述,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国家哪一理论,在观念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A.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B.麦格雷戈的x·y理论。•C.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D.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课堂小测试(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p4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管理的主要特征:(1)突出经营决策。这也是市场竞争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2)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3)广泛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4)实行系统管理。把系统论、控制论的观念引入管理领域。•1.社会系统学派•2.决策理论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5.权变理论学派•6.管理科学学派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归纳为六大学派•创始人:美国高级经理、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l.Barnard,1886-1961)•他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是相互协调的协作系统。协作系统又由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构成。•正式组织包含三个要素:(1)协作的意愿;(2)共同的目标;(3)意见的交流。•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在协作系统内部,对不同的权力与责任进行安排,使他们都能为所追求的目标作出贡献。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H.A.Simon,1916--)•主要理论可以概括为:.•第一,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决策;.•第二,“决策”渗透在组织中,组织是决策者所组成的系统;.•第三,决策是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定优化方案的过程;.•第四,决策标准应以“满意标准”代替“最优标准”;.•第五,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两类。.决策理论学派•美国管理学者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A.Johson)等人首先把系统论引入工商企业管理•主要理论可以概括为:.•工商企业是相互联系而又共同工作的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既有组织目标又有成员的个人目标。这个系统同周围环境存在动态的相互关系,具有内外信息的反馈网络,能不断地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F.Drucker,1909-)•他十分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管理知识的真正源泉是大公司里组织家的经验。•他认为,作为一个经理有两项特殊任务:•一是必须组织一个“生产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要比各个组织部分的生产力总和更大;•二是经理在作出的每一项决策和采取每一个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约翰·莫尔斯(JohnJ.Morse)杰伊·洛希(JayW.Lorsch)和弗雷德·卢山斯(F.Luthous)•他们认为,企业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而随机应变。•权变关系是两个或者更多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依靠环境自变数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权变理论学派•形成于1939年,先英国布莱克特(P.M.S.Blackeett)进行探索,后美国埃尔伍德·布法(ElwoodS.Buffa)从事研究.•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学派运用数理方法,使管理由定性向定量发展,更加科学化、精确化、高效化、经济化。尽管这一理论注意生产的物质过程较多,注意人的因素较少,但它反映
本文标题: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历史演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1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