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半个世纪以前,发出了来自铁屋的呐喊,开辟了我国小说发展的新时代。【本章学习要点】1.了解鲁迅及其创作系统2.掌握对《呐喊》与《彷徨》的总体评价,理解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3.掌握对《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评价。第一节鲁迅的精神历程一、鲁迅的生平(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一)早期(1881——1917)鲁迅生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1881——1898年是第一阶段,为成长时期。(1)家庭变故家庭的败落,世态的炎凉,给涉世未深的鲁迅心灵以重创,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即社会的冷酷、世人的虚伪。(2)与农民子女的接触发现了农民的不幸,也拓展了他的经验,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接触了各种民间文艺:如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戏曲等,尤其喜欢知识类书籍,如野史、杂记等。(3)民间文艺的熏陶2、1898——1917年是第二阶段。鲁迅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广泛接触了西方各种新思想,对进化论产生浓厚的兴趣。鲁迅的心路历程绍兴为父病看透世态想投异路四处忙南京求新知抉择学医报效祖国开眼界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欲救民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唤民众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泻忧闷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挥战笔(二)中期(1918——1927)鲁迅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以小说《呐喊》来表明自己的战斗精神。在反封建的文化斗争中,他仍然是以人的个性解放和立人作为变革社会的主要途径。(三)后期(1927——1936)1、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和转变的第一个巨大推动力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动。2、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第二个巨大推动力是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二、鲁迅的思想1.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1)基本观点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2)问题的形成及来源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造思考的切入点。(3)行动方式:文化批评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是鲁迅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3、虚无、绝望的生命意识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源于两个方面:黑暗现实的压迫和个人境遇的坎坷独特的生命体验,形而上的“悟”。思想的矛盾性,如对社会批判、对启蒙的作用,一方面热情倡导,内心深处却产生根本怀疑。虚无、绝望,不是终点,是起点。4、“中间物”意识“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即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每个人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关于历史,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被吃、吃别人,人自食。第二节《狂人日记》、《阿Q正传》一、《狂人日记》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二)吃人意象的演变1、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第1——3段)文言文的题叙,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写的。文言文代表现实世界的声音,而白话文则代表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的声音这两个不同的文本,反映了两种语言空间,也就是新旧文化的对照。《狂人日记》运用了两套文本2、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第4——10段)吃人的网络结构:赵贵翁——古久先生——狼子村······3、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第11——13段)鲁迅写狂人,一开始他是认识到中国历史上有吃人的传统,“仁义道德”和“吃人”是同一范畴的两面。“仁义道德”表面上是维护人性,实际上它是压抑人性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压制人欲来维护天理,维护一个规范,一个道德。这是礼教的核心思想。(三)狂人的形象1、战士说2、狂人说3、狂人兼战士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四)“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1、语言新——白话2、结构新——日记3、人物新——疯子4、手法新——象征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人物可以不作详细交待,主人公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波澜、意识流向更有真实感“迫害狂”作为叙述主体突破传统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构成小说的骨架、血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构成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二、说不尽的阿Q1、阿Q形象的特征及其精神胜利法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也是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1)妄自尊大和自轻自贱(2)敏感忌讳和麻木健忘(3)质朴愚昧和圆滑无赖(4)率真任性和正统卫道(5)争强好胜和忍辱屈从(6)善于变通和自我解脱2、原因及意义(1)原因A、阿Q精神胜利法是在长期的封建主义精神奴役下滋长起来的B、阿Q精神胜利法建立在孤陋寡闻、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保守落后的基础上。C、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看,阿Q精神胜利法属于生物性的自我保护反应,是生物性的自我保护本能的结果。(2)意义A、阿Q形象具有巨大的概括性,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沉重的苦难生活的生动概括。B、阿Q形象具有社会普遍性,既概括了中国国民性的一般弱点,也概括了人类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法。C以对“人”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3、封建桎梏下中国社会现实缩影——未庄独特的社会环境——未庄封建等级观念充溢着一切角落,影响着所有的人际关系,这种等级意识森严、冷漠无情的现实,正是造成阿Q悲剧的原因之一,也是生成阿Q精神胜利法的土壤。4、阿Q的革命和辛亥革命阿Q的革命是个人欲望的满足,是对环境的盲目报复,充分反映了农民个体生产者的狭隘和落后意识。“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阿Q的革命悲剧在客观上暴露了辛亥革命的弱点:无视农民的革命要求,革命后局面依旧,革命成了换汤不换药的政权形式的变更。辛亥革命忽略了国民的精神改造,即“人的现代化”问题。5、艺术特点1、深刻的杂感笔法在叙述和描写中掺入了尖锐、幽默深刻的议论,包括反语形式的运用。2、语言精炼含蓄第二节《呐喊》和《彷徨》《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作家从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十五篇小说,1923年8月出版。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收入作家1924年到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1926年8出版。一、创作动机和书名来历1、文学的启蒙2、潜在的心理动机:渲泄内心的苦闷。《呐喊·自序》是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从心理角度看,《呐喊·自序》清楚地叙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创伤带来的苦闷,以及一个又一个企图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梦。有研究者认为“鲁迅的小说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外化得最诚实,最深刻和最丰富”(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读书应试”梦”“科学救国”梦”“文学启蒙梦”双重“绝望”: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3、命名把这一时期小说创作集名为“呐喊”,是以此为革命呼号、助威,“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当然,也隐含着探索中的苦闷呼号。关于《彷徨》:五四落潮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革命中心南移,曾是文化运动中心的北平骤然冷落下来,鲁迅一时极为苦闷、孤独,“战斗意气冷了不少”。他便把这一段时间的小说创作结集命名“彷徨”。意味着鲁迅对社会改造、对人生道路的迷茫、绝望而痛苦的心境。二、《呐喊》、《彷徨》的思想价值及人物形象(一)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二)人物形象1.权势者形象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些有钱有权有势的“阔人”,如《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他们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并体现了冷酷、虚伪的精神特征。2.积极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者形象。《肥皂》里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属于这一类。四铭是典型的封建假道学,表面上道貌岸然,高谈阔论,保存国粹,对新式教育极为愤恨,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但实际上卑下、虚伪。3.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形象鲁迅认为,各种形式的封建思想观念,在精神上戕害着等级社会的下层人,侵蚀着他们的灵魂,从而严格地控制着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维护封建秩序,因而他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较多的不觉之中被吃掉的形象。(1)农民和小市民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把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精神状态深刻地加以艺术展现,提出了农民问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其低下、悲惨,但精神上却愚昧麻木,构成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深刻矛盾,鲁迅以深刻的同情描写其悲剧命运。(2)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形象《明天》《祝福》《离婚》可以视为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意义就在于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奴役国民尤其是妇女的残酷性和荒谬性。(3)下层旧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已、陈士成曾如醉如痴地追求功名利禄,却终生未爬上统治者的显赫地位,而他们所受的教育又不能支持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最后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以孔乙己、陈士成的悲惨命运来暴露封建等级观念吃人的罪恶。4.觉醒者形象鲁迅不仅颂扬先觉者的反抗精神,更从悲剧现实出发,塑造了一批梦醒了无路可走、倍感痛苦的知识者形象,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子君等。《伤逝》具有自省性质和忏悔色彩子君是一个勇敢纯真有个性的知识女性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A从社会层面来看——外在原因社会的扼制环境的逼迫生存的困境B从个体生命层面来看——内在原因对爱情的理解不同心造的幻象人生价值取向的不同5、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独创性A既表现了张扬个性的可贵,又揭示了社会解放、经济解放对个性自由、婚姻家庭幸福和妇女解放的制约,及个人奋斗的脆弱无力,对知识分子具有警策作用。B既肯定知识分子的历史进步作用,也发掘与批判了他们身上的种种危机,为知识分子的成长进步指明了一条自我批判的道路。C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依附型人格即: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三、《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实现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1.提供了新的小说观念鲁迅的取材和写法,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体式,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实现了对传统写法自觉、大胆的突破。2、提供了新的人物、题材和新的思想主题①新的人物: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写了普通农民的小说家。②新的题材:中国现代小说两大基本题材(农民、知识分子)都是由鲁迅开创的。③新的思想主题:观察与表现普通人命运的独特视角,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主题。3.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化《呐喊》《彷徨》为了更深入地揭示人们灵魂状态,对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完整并不倚重,《狂人日记》、《故乡》、《伤逝》、《在酒楼上》等大都是以人物的情绪感受作为小说的整体框架,故事情节和生活画面被编织进人物的情绪感受之中。4.结构的两种基本模式与总体的封闭性两种模式一是“看/被看”,一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看与被看”的结构模式在《彷徨》中有一篇极富有象征意味的小说《示众》里有着独特的表达。《孔乙己》通过对叙述者的精心选择,构成了多重“看/被看”的深层模式,将这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以艺术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小说的主题更加丰富。其它作品如《祝福》、《药》、《狂人日记》等也都有看/被看的场景或结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基本构成一个系列这类作品有《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故乡》等。这类小说叙述者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故乡》实际
本文标题:关于鲁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5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