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 学年 粤教版 必修1 第17课时 课件(20张).
归园田居陶渊明之三:第三课时教学重点:1、简介陶渊明;2、诗中所表现的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3、诵读课文,读出语感。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晋浔阳(今九江)人。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仕,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利斗争剧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一、简介作者•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他归隐之后,写了不少田园诗。诗中往往含有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现存的有诗一百二十多首,还有散文、辞赋等,著有《陶渊明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注]①胡:为什么。②谏:挽回。③追:补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三十年:当作十三年。陶潜自太元十八年(393)为江州祭酒,至彭泽弃官,共十二年。次年作这诗。正好十三年。•二、品读鉴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羁鸟:笼中鸟。•故渊:鱼儿原来生活的水潭。•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集市,村落。•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虚室:空寂的屋子,比喻内心明净洞澈的境界。•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这组诗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四十二岁。三、参考译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有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1、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事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简笔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给这种清静中融入了生活情趣。动景与静景有机结合,整个画面和谐统一。四、思考探究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园田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五、总结归纳•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如果说那洒遍浓荫的庭院就象是诗人“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恬静心境,那么在村落上空缓缓弥漫的炊烟就象是诗人对故乡田园的依恋之情。甚至那几声最普通不过的鸡鸣狗吠也以其特有的乡土气息传达着诗人对淳朴、宁静的生活理想的追求。以田园之景写胸中之意,是此诗的显著特色。•这首诗显现的画面很有层次。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远处,村落、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一近一远,使画面具有纵深感。诗歌的语言就象那茅舍一样质朴无华;其间的意趣就象那缕炊烟一般高渺。诗人以叙家常的笔调吐露胸襟,整首诗宛如一条涓涓溪流,以其从容不迫的流动,将作者带入一个“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境界。诗人采用了一种与朴实淳厚的田园生活本身完全谐调的艺术形式,从而使诗歌具有自然真挚之美。而这正是陶渊明诗独具的魅力。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注]①兴:起身。荒秽:指野草之类。②带:作“戴”、披。③长:丛生。六、拓展阅读七、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陶渊明晋田园诗派南朝·宋谢灵运山水诗派唐王孟山水田园诗派
本文标题:2015-2016 学年 粤教版 必修1 第17课时 课件(20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6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