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
新闻采访(二)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记者的历史渊源古代:唐代的邸报;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时代的“每日纪事”。现代:最早出现在西方,是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例:公元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城)17、18世纪,随着欧美大陆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记者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收集信息,更承担起了社会事件的评论员职责;19世纪40年代前后,欧美各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报纸的印刷术和交通电讯技术的重大发展,大众化的“便士报”产生,随之而出现的是职业记者及其采访活动的大量涌现。我国职业记者发展线索19世纪,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报刊出现,比西方晚了近三个世纪;记者称谓的确定:探、访事、访员。民国初年才统一为“访员”。1899年,梁启超开始使用“记者”这一专用名词,但一般指报馆中的主笔及编稿人。“访员”改为记者,据说始自黄远生。大约20世纪20年代初,各报社大体有了内外勤的分工,吸收了日本新闻界的做法,正式将外出采访的人命名为“记者”,一直沿用至今。记者的职业类型•在中国,最初的新闻机构实行“编(辑)采(访)通(联)发(行)合一”,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后,才有了外勤记者。•总体上说,我国现代记者分工:按媒体工作属性分,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等;按专业范围分,有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政治记者、军事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等;按地区分,有本埠记者、驻地(方)记者、驻外(国)记者、特派记者、旅行记者等;还有机动记者、特约记者等。记者的职责记者的职责,从职业角度来说,指记者应该为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利策、哈德·拉斯韦尔记者的基本职责是“让公众知情”,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之外,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职业意识的萌芽,也是20世纪开始的。杰出代表:邵飘萍、黄远生、戈公振、邹韬奋、张季鸾。他们受到西方新闻观念的影响,对记者的感悟与“政争至上”的传统新闻观有了很大区别。邹韬奋其人其事邹韬奋(1895.11.5~1944.7.24),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人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因其一生的主要活动都用“韬奋”这个笔名,他的原名反被所淹,关于韬奋一名,他曾向人解释过:“韬”是韬光养晦,“奋”奋斗不息,用以自勉的意思。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革命先锋•“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扩展到了56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韬奋精神•出版、读书界中人说,韬奋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他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主旨是“竭诚为读者服务”,那种报务精神便是韬奋精神。•新闻界人士认为,韬奋的文章从来不畏权势,勇于一贯地讲真话,他批评时弊不怕得罪人,力主言论自由的精神就是韬奋精神。•政论家认为,韬奋之所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是他在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本妥协时期,他不避个人安危,力主抗日,在抗战以后,他所办的刊物和书店,一直高举着抗日的大旗,他的爱国思想正是韬奋精神。•这些说法都是概括了韬奋一生所从事的事业,自然都是对的,但是他从事的事业遭受着无数次的挫折,他依然百折不挠,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反动派将他办的刊物一个个封闭,他一个个重新建立,又将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全数封国民党迫害而被迫流亡,但他一直到停止呼吸时仍为他的理想而奋斗不息。这种为真理而战斗不屈的精神,才是我们要永远学习和记取的韬奋精神。记者职责的重要性作为社会成员的新闻记者,在新闻从业过程中,应该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多元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应该时刻关注民生民情,关注弱势群体,富于同情心、正义感、责任感,其职业行为首先应该考虑公众利益并以公众利益为最终目标。记者任务采集新闻信息调查核实情况,揭示并反映事实真相制作新闻作品联络编辑和公众担当社会责任柴静其人其事柴静生于1976年,19岁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经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这个清瘦的女子,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剥丝去茧。待一层层伪饰的泡沫退去,冰山一角还一个真相。记者的素养美国著名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概括出几点:1、记者要知道昨天和今天发生的事,并努力从消息来源那里了解,明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敏感、判断)2、记者要有能看到准确细节的能力。(敏锐准确)3、记者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勇气)4、记者要有勇气在竞争的通讯社施加压力的局面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守)5、记者必须掌握事实,并且在收集事实时敢作敢为。(责任、担当)6、新闻记者是正直诚实的人。7、记者对每项任务都要深入研究。当代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养一、业务素养1、采访中的新闻敏感与发现新闻的能力;2、采访中的脑功、眼功、听功、记功;3、记者的表达能力;4、掌握现代化采访、发稿手段的能力;二、综合素养1、知识结构上,首先要“博”,其次应就将要采访的内容“精”;2、社会活动能力;3、生活适应能力。三、心理素养勤、韧、静、公、美四、专业素养——职业精神1、唯恐天下不兴的理性精神;2、国家利益在心头的使命意识;3、关注社会底层的平民情怀;4、争做精神标杆的高尚心灵;5、不怕流血流汗、不畏艰难险阻的吃苦精神。闾丘露薇其人其事闾丘露薇是一位著名的电视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2001年“9·11”事件后,她作为战地记者,深入阿富汗前线做现场报道。•2001年美国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她是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获得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当面称赞,“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在2002年2月和2002年底,又两度前往阿富汗采访,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轰炸巴格达时,她是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4月初她重返巴格达,并且在当地采访半个月后又直接前往北京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进行有关SARS的报道。
本文标题: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6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