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规划2
1根据《广西陆川县大冲坑、官海、大冲、滩面大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监理招标文件》要求、《广西陆川县大冲坑、官海、大冲、滩面大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招标标段划分以及相关内容,制定本监理规划。一、工程概况(一)大冲坑水库位于大桥镇四和村,距大桥镇约12km,距离陆川县20km,系大桥镇修建的小(2)型水库。所属流域为九州江支流四和河,地理位置分为东经110˚09',北纬22˚05'。库坝址控制集雨面积为0.81km²,坝址以上河长1.125km,平均坡度降为75.17‰。水库流域属山区丘陵地带,流域内植被良好。大冲坑水库属南田水库的一个结瓜工程,设计灌溉面积计入南田水库灌区。水库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4月至9月受湿热的夏季风影响,盛行偏南风;10月至次年3月受干冷的冬季风影响,多吹偏北风。气候特点是:气温较高,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季多暴雨,易洪滞,春季有干旱,冬季有霜冻。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1.7˚C,极端最高温度37.5˚C,极端最低温度为0.7˚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00mm。据陆川县气象站资料,一般4至8月份为南风或西南风,其余月份为西北风或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最大风速23m/s。大冲坑水库1991年水文复核设计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大冲坑水库工程等别为V等,工程规模为小(2)型,永久性水工建筑为5级。本次除险加固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并结合1991年水文复核,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本次复核大冲坑水库集雨面积0.81km²,总库容30.42万m³,死库容0.1万m³。20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为22m³/s,200年一遇校核洪水洪峰流量为232m³/s。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8.77,设计洪水位100.32m,校核洪水位为100.94m。大冲坑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计入南田水库灌区,保护下游人口800人和2500亩农田。(二)官海水库位于陆川县良田镇文官村,坝址座落在九洲江支流文官河上,距离陆川县城区45.0km,距离良田镇政府所在地5.0km,水库流域中心地理位置在东经110°30′,北纬22°00。该库于1957年12月兴建,1958年12月竣工,官海水库是一座以灌溉我主结合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是马兰径水库的结瓜工程,灌溉面积纳入马兰径水库灌区。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35km²。水库影响下游文官、官海等村人口2600人、耕地2100亩。2008年12月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进行复核,水库总库容为62.50m³,兴利库容45.0m³,正常蓄水位61.46m。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官海水库属小(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V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经洪水复核,水库设计洪水位为62.46m,校核洪水位为62.81m,正常蓄水位为61.46m,死水位为56.30m;水库总库容62.50万m³,其中兴利库容45.0万m³,调洪库容17.10万m³,死库容0.4万m³。(三)大冲水库位于广西陆川县沙坡镇北安村,坝址座落在榕江支流金豆河上,距离陆川县城10km,距离沙坡镇政府所在地2km,水库流域中心地理位置在东经110˚21',北纬22˚20'。大冲水库于1963年11月兴建,1965年6月竣工。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95km²。2009年9月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进行复核,水库总库容为34.0万m³,兴利库容24.18万m³,正常蓄水位115.00m,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大冲水库属小(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V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3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经洪水复核,水库设计洪水位为116.45m,校核洪水位为116.91m,正常蓄水位为115.00m,死水101.80m;水库总库容34.00万m³,其中兴利库容24.18万m³,死库容1.18万m³(四)滩面大坑水库位于陆川县滩面乡佳塘村附近,坝址座落在九洲江支流大坪肚河上,距离陆川县城38km,距离滩面乡政府所在地6.5km地理位置在东经110°10′,北纬22°06′。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58km³。该库于1956年10月兴建,1958年12月竣工。属小(2)型水库。水库大坝注册登记采用的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117.24m(黄海高程,下同),校核洪水位117.73m,正常蓄水位115.66m,死水位100.48m,总库容11.73万m³,兴利库容27.66万m³,死库容0.20万m³。2008年12月对滩面大坑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是采用的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校核。因此本次除险加固设计的洪水标准与大坝注册登记和2008年12月的安全评价相同,即按20年一遇洪水,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经本次加固后,设计洪水位116.08m,校核洪水位116.70m,正常蓄水114.00m,死水位100.48m,总库容34.2万0m³,调洪库容11.80万m³,兴利库容22.20万m³,死库容0.20万m³。二、4座水库本次除险加固工程内容1、大冲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一)大坝加固(1)顶改造:坝顶上游侧新设浆砌石防护墙,墙顶高程103.44,墙体断面尺寸0.5m×0.8m(高×宽),浆砌石外抹3cm砂浆,墙体按8m设一伸缩缝,缝内填沥青木糠板;新建下游侧浆起石防路肩。坝顶铺设20cm厚泥结石路面,加固后坝顶高程103.24m,路面2%的横向坡,向下游侧放坡。(2)上、下游护坡加固设计4A.上游护坡:大坝上游坡从死水位84.00m高程至坝顶全坡面现浇C15砼防护。先对现状坝坡清除杂草,先用1-30cm厚对坝坡进行找平,后铺设10cm厚砂碎石垫层;在此基础上现浇12cm厚砼护坡。大坝内坡面高程90.5m,96.50m及左右坝坡边设浆砌石防滑齿墙,墙宽为0.5m,高0.8m。B.下游护坡:大坝外坡杂草丛生,坡度较陡,不稳定。本次加固采取全坡面清除原杂草,对下游坝坡高程92.23m至坝脚75.80m进行培厚,先将原坝坡开挖成高0.6m,宽1.00m的台阶,分层填土,用蛙式打夯实或人工打夯,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5%,培土顶宽2.5m,下游坝坡比自上而下1:1.9、1:2.75坡比培厚达到设计要求后重新种植草皮。在78.08m高程至坝脚(75.58m)间新增排水棱体,为防止泥土掺入排水体而阻塞,在贴坡顶浇筑10cm至15cm粗砂、d=1-2.5mm厚15cm碎石,d=5-20mm厚20cm碎石,最上层砌筑干砌石。C.防渗处理本次除险加固拟对大坝进行双排充填灌浆,第一排灌浆孔沿坝轴线布设,第二排灌浆孔轴线为坝轴线向上游偏移1.2m进行布孔,孔距均为2.5m。充填灌浆采用水泥粘土浆,充填灌浆压力小于0.05MPa,灌注含20%水泥的粘土浆,泥浆浆液容重为14-16kN/m³(二)溢洪道加固本次除险加固结合溢洪道现状,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加固。加固后控制段高程保持不变。本次加固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边墙及底板(溢0+000.00至溢0+031.00)维持原状,(0+000.00至0+007.00)边墙顺接控制段边墙末端加高。5(2)、(溢0+000.00至溢0+031.50)新建底板及边墙,边墙、底板材料均为M7.5浆砌石。(3)、(溢0+017.00至溢0+021.50)拆除原有旧浆砌石便桥,新建交通桥。(4)、溢洪道控制段底板每隔10m设置分缝,内填沥青木板;(5)、回填土分层压实,密实度不小于0.96;(6)、溢洪道新建交通桥采用现浇平板桥,桥面宽4.5m,净跨距4.5m;(7)、溢洪道挡墙迎水面抹1:2水泥砂浆,厚30mm。(三)放水设施加固(1)输水隧洞加固A.进口设计拆掉原隧洞进口及其斜拉闸,并在原位置改建该进口。改建后的隧洞进口保留原隧洞进口高程84.00m。改建后的隧洞进口采用用烟斗型进口,隧洞进口最小净断面为800×800mm的方形断面。隧洞进口设一扇斜拉闸,斜拉闸孔口尺寸为0.8m×0.8m,斜拉闸采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B.洞身段加固设计本次设计结合输水隧洞的实际情况,拟对输水隧洞进行如下加固:1)、对已衬砌段加固:已衬砌段长33m,本次拟对其进行固结、回填灌浆加固,并对原过水断面重抹厚30mm的1:2水泥砂浆抹面。设计回填灌浆压力为0.3MPa,固结灌浆压力为0.2MPa。2)对未衬砌段加固:未衬砌段长38m,本次拟采用30cm厚的C25钢筋砼衬砌,衬砌断面为城门洞型,洞身净宽1m、净高1.6m(其中直墙高1.1m),临时支护采用12cm厚的预制6C20钢筋砼拱进行支护;在洞身衬砌浇砌筑的顶部,沿轴线方向每隔3m设三孔夹角成60˚的回填灌浆孔(孔径Φ50mm,深入岩土层0.1m)进行回填灌浆;回填灌浆压力为0.3MPa;在隧洞轴线方向每隔3m(与回填灌浆孔错开间距1.5m)沿隧洞周边均为布6孔(孔径Φ50mm,深入岩土层1m,)固结灌浆孔,且固给灌浆孔梅花型布孔,进行固结灌浆;固结灌浆压力为0.2MPa。3)出口设计保留原隧洞出口不变;封堵旧放水涵管。(四)防汛抢险公路维修大冲坑水库位于大桥镇四和村,距大桥镇约12km,从四和村至水库约1.0km,全为3.0m宽的乡村道路,路面坑洼不平,如大坝出现险情,人员、车辆及物资均无法达到大坝,对工程的防汛抢险及管理工作极为不利。本次除险加固拟维修抢险公路,新建后路面宽度3.5m,路基宽度4.5m,在路面铺设20cm厚的泥结石,路两侧开通排水沟,保证抢险车辆在雨季进入坝区能畅通无阻。2.官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一)大坝加固A、大坝防渗加固(1)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方案如下:沿坝顶轴布帷灌浆孔一排,孔距1.20m,孔数116个。帷幕灌浆深度从土层分界线至以下5m,灌浆材料为纯水泥浆,设计灌浆总进尺580.0m。(2)高压摆喷灌浆高压摆喷灌浆孔与帷灌浆孔同孔,孔数116个。灌浆深度从校核洪水位至土层分界线,设计灌浆总进尺477.80,校核洪水位以上至坝顶静压灌注黄泥浆封孔,总进尺33.64m。高压摆喷灌浆采用三管法施工,灌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浆液的水灰比为1.5:1~0.6~:1,灌浆压力0.2Mpa~1.0Mpa,浆液流量60~80L/s,7密度为1.5~1.7g/cm²,浆液提升速度v=10~25cm/min,摆速0.8~1.0次/min,摆角为15º~35º,灌浆水压力35~40Mpa。高喷墙体渗透系数取k=8×10-6cm/s。B、上游坡加固先用人工清除坝坡原来的干砌石护坡,并修整坝坡,然后在坡面上按1:2.0的坡比铺原度为15cm的砂石反滤层,反滤层上再浇筑厚12cm的混凝土C20作为护坡面板。混凝土分块烧筑,纵向3m、横向3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厚,分缝填聚苯乙稀硬质泡沫;按3.0m间距梅花形布转坝面Φ50排水孔。同进为了保证混凝土面板的稳定性,在中间设置凝土抗滑齿墙。在死水位56.30m高程处设浆砌石构护脚。C、坝顶加固在坝顶上游侧设宽0.4m,顶高程为63.90m的防浪墙,下游侧M7.5浆砌石作护肩,坝顶铺0.2m厚泥结石防护层,加固后坝顶高程为63.30m。坝顶宽度为3.0m坝顶为139.0m。D、下游坡加固下游坡于2005年9月已加固,本次不作设计。E、白蚁防治官海水库的主坝及两岸存在白蚁危害,需要进行防治。对官海水库白蚁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坝坡及大坝周边25m范围的区域内布置诱杀坑,诱杀坑内放置带药的毒诱饵条杀灭白蚁,直至巢内白蚁全部消灭干净。诱杀坑尺寸为30cm×30cm×25cm,间距10cm,梅
本文标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规划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7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