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申请编号:2018016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成果总结报告成果名称: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成果完成人:张卫国黄嫚丽刘勇曾萍周文慧成果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管部门:教育部成果起止时间:2009-01-01至2018-04-30申请时间:2018-05-15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1一、形成了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和建立了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考虑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研究生素质与能力的新要求,同时结合管理学科的综合与实践双特性,形成了支撑工商管理学院使命的复合型学术研究生培养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兼备、人文与理工融合、创新与创业并举,并充分体现在如图1所示的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中。(附件1)图1学术研究生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KCAT模型”,即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强调理论与实践兼备、人文与理工融合、创新与创业并举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其中,“K”指“Knowledge”,即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知识与理工知识)与专业知识;“C”指“Capability”,即他们应具备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实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A”指“Attitude”,即他们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道德修养(包括学术道德);“T”是指“Thinking”,即他们能够很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解决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目标可细分为培养子目标,并培养目标(KCAT)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第三层次分析结果培养目标(KCAT)持续改进报告培养子目标第二层次分析结果培养子目标持续改进报告课程地图学院使命评估工具评估准则评估第一层次分析结果课程持续改进报告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委员会课程教师组/教师231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2通过覆盖全面的课程地图来实现,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与论文过程管理制度。其中,强调理工学科基础的课程嵌入,例如选修课中数学模块选修课、优化方法类选修课等设计。通过三个层面的循环改进不断提供培养质量:(1)课程组层面的循环改进,通过对课程是否达到该课程培养子目标的评估,分析不足并针对不足进行持续改进;(2)培养子目标层面的循环改进,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委员会收集所有课程的评估结果和改进报告,最终形成学位项目层面的改进报告。在必要的情况下,该改进报告将指导培养方案的细微修订。(3)培养目标层面循环改进,根据培养子目标层面的评估结果,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委员会根据培养子目标的整体实现情况,形成分析和持续改进报告,在必要时指导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大幅修订。学院所形成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以及相应的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管理学院等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同。(附件2)按照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学院已培养出大量具备厚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的管理创新人才,他们中很多已经成为所就职企业、大学或科研院所等管理或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共培养出博士127名,学术型硕士876人,就业率达到100%。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在单位的整体表现为非常满意的比例达60%,满意的比例达40%。(附件3)二、建立了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创建了“学校+国际、企业、政府、社会”的培养共同体聚焦国家与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实践,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打造“学校+国际、企业、政府、社会”的培养共同体,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国内领先的国际化、多平台、多维度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2.1建立了学术研究开放式平台通过开展师生学习共同体活动、举办三大品牌论坛、举办学术会议、支持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建立了学术研究开放式平台(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3图2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师生学习共同体活动,包括:研究生导师每周组织研讨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调研、课题研讨会等。通过上述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强化了他们对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方法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基于管理实践发现、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三大品牌论坛,包括:(1)“博学论坛”,每学年开展4-6次。围绕着学科发展前沿,邀请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校内外资深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展现相关学科发展现状与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主讲老师主讲、嘉宾老师点评、学生提问等环节的互动方式,实现多科学思想碰撞。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形成从多学科视角审视社会现象、激发研究兴趣、凝练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2)“明辨论坛”,每学年开展6-8次。学院遴选在读博士研究生举行论坛,通过由相关领域的资深教授引导、多人报告的主题发言、参会者相互提问、主持人总结凝练等师生互动形式,强化学术研究生对相关研究问题发展动态的理解,提高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研究生中形成相互学习的良好学风。(3)“笃行论坛”,每学年开展4-6次。围绕研究生研究方法及论文选题、写作、发表等相关内容,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院举行论坛,通过主讲老师主讲、嘉宾老师点评、学生提问等环节,提高学术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附件4)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2015-2017年,共举办2017“互联网+共享经济下的运作学术研究开放式平台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平台创新创业开放式平台国际合作开放式平台师生学习共同体、三大品牌论坛、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研究微信群.中国企业战略研究中心、互联网行为科学实验室、广东省技术创新评估中心、广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创新方法与决策管理系统重点实验室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研究生国际交换与联合培养项目、粤港澳研究生交流、举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学者交流与讲座整合国际、国家、企业、社会等优质资源基于KCAT模型培养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实践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4管理”国际学术论坛等13次学术会议,资助学术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超过450人次。(附件5)2.2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平台在整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基地、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平台,吸收大量学术型研究生加入到产学研项目研究之中,强调研究的实践导向与情境嵌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创新主体提供社会服务。(附件6)例如,广州市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基地,多位教师带领学术研究生组成精干的团队,为丝绸之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广州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很多高水平的咨询报告,获得了广东省、广州市相关部门与企业的高度评价。2015年12月,基地报送的《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制度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协调对策》被教育部采纳。2018年3月,以该基地为重要研究力量(副主任单位)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正式成立,强调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附件7)。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技术创新评估研究中心、科技革命与技术预见智库、重大科技项目与平台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智库等研究机构同样吸收研究生加入到地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中,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地方政府领导与诸多企业的高度认同。(附件8-9)2.3建立了创新创业开放式平台通过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建立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举办创业训练营,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建立了创新创业开放式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学术研究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在国内首次提出创业通识、能力素质与实践三层次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创业体验。开设《创业学》等19门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向所有学术研究生开放(附件10)。组织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4月,获第38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国际总决赛亚军(附件11)。2012年以来累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40多个,均获得风险资本融资,并涌现出有米科技、广东正茂等众多学生创业典范。(附件12)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52.4建立了国际合作开放式平台建立国际化开放型平台,通过学术研究生国际交换与联合培养项目、粤港澳研究生交流、举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学者交流与讲座等,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术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或学生交流项目,2013-2017年派遣到境外或国外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的博士生19人,硕士生41人(附件13)。积极招收国外留学生攻读学位。2013-2017年,共有在读博士留学生33人,硕士留学生69人,授予博士学位8人,授予硕士学位36人。(附件14)三、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培养体系和实现了“三位一体”的持续改进制定《工商管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质量工程建设规划》(附件15),贯穿学生培养、导师育人、部门管理“三位一体”的持续改进过程,深入识别各方面的需求,以人为本,构建了如图3所示的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绩。图3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学生选拔课程教学导师遴选学术训练学术交流分流淘汰质量监控学风教育就业发展新导师培训导师经验交流导师考核机构设置人员选拔人员培训人员考核全生命周期学术研究生培养体系全生命周期导师队伍建设体系全生命周期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63.1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学术研究生培养体系建立了涉及学生选拔、课程教学、学风教育、学术训练、学术交流、分流淘汰、质量监控、就业发展等环节持续改进的学术研究生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选拔方面,通过到国内知名高校进行招生宣传、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选聘在读学术研究生担任招生宣传员、提供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机会等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读。2013-2017年,共有606人报考博士,录取198人,其中来源于985、211高校的有161人,占比81.3%。课程教学方面,借鉴国内外同类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先进经验,考虑知识结构要求,设置研究生核心课程(附件16)。建立有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2010年以来,研究生重点课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立项33项,出版研究生教材12部,资助经费达90万元。(附件17-18)道德教育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定相应办法,采用入学教育和专题教育结合方式,强化学术规范与思想品德教育。近五年来没有出现学术不端情况。研究生积极参加“清明义工”志愿服务与“义务支教”活动,近五年累计志愿服务人数达到250人。(附件19)学术训练方面,建立包括导师科研课题参与、学术报告与竞赛、教学与社会实践等的学术训练体系,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2013-2017年,学术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106篇,CSSCI论文178篇(附件20-21)。2013届博士生肖炜麟的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刘勇军等3名博士生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宋莉波等博士生在国际学术会议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2)。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达到47项,其中国家级以上奖励36项(附件11)。2018年4月,由陈伟宏博士生担任指导的团队获得38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国际总决赛亚军。《2009,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社会调查文集》与《广东“双转移”、“双提升”发展战略调研文集》分别获得温家宝总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亲笔批示(附件23)。2009-2017年,学院研究生获得校级优博创新基金95人次、院级优博基金121人次(附件24)。学术交流方面,学院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或学生交流项目,为研究生对外学术交流提供支持。多次组织博士生赴香港中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7文大学、香港城
本文标题:成果总结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7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