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核舟记课堂实录教学目的:1、解决本单元教学要求——段篇质疑中提出的几个问题。2、通过对说明文的学习探讨作者如何选材组材为中心服务的特点。教学重点:围绕学生课前质疑的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深入理解课文。1、作者为何先写船舱再写船头?引用苏轼《赤壁赋》语句的目的何在?2、人物形态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最后一段似乎跟主题无关,可否去掉?教学难点:作者文章中蕴涵的深层思想。教学方法:讨论、引导、评述。教学步骤:一、课前3分钟“介绍”。学生介绍《小王子》及作者,点评。二、复习前一节课相关文言常识。(出示幻灯片)1、字音:罔不贻八分有奇衣褶矫首昂视不属锥髻虞山篆章2、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明有奇巧人特别手巧罔不因势象形无不模拟(如象形字)石青糁之涂其两膝相比者靠近(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如“历历在目”)其船背稍夷平(“化险为夷”的“夷”为“平安”)钩画了了清清楚楚(今有“清晰明了”)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3、比较多义词的用法:为宫室/中轩敞者为舱/为人五(刻——是——刻有)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兽、木石(木头——树木,如“草木皆兵”)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长约八分有奇(特别——零数)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边——正,如“端正”)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大约——可以)能以径寸之木/闭之/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的——窗——涂——左膝)4、找出句中通假字。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诎右臂支船“诎”同“屈”三、新授:前边我们扫除了字面障碍,简单明确了本文总分总结构及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船舱——船头——船尾——船背)为顺序的说明顺序,也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苏轼及其《赤壁赋》,今天我们来讨论同学们段篇质疑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幻灯片显示)1、作者为何先写船舱再写船头?引用苏轼《赤壁赋》语句的目的何在?2、人物形态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最后一段似乎跟主题无关,可否去掉?4、本文似乎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好像没表达什么更深的感情,是这样的吗?老师:首先请同学们来看问题1——作者为何先写船舱后写船头?(同桌讨论)学生:思考,但一时没有答案。老师:齐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总结一下作者笔下的核舟特点:学生甲:小巧老师:学会从文本中找有代表性的词语来表达学生:奇巧、灵怪老师:为什么说它奇巧、灵怪?学生:那么小一个核舟,刻了那么多人和物。老师:请同学们边看核舟的图示(幻灯片显示),边思考——核舟的大小(长八分有奇,八分,不足3厘米,高两黍许,即两个黄米粒高。这么小的一个空间内王叔远刻了什么?学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三十有四。老师:是不是刻画东西多,刀法精细就可以称为“灵怪、奇巧”?学生:摇头,但不能说出所以然。老师:雕刻出来的材料多但不能说明精,充其量只能说明他技术高超而不能说明他艺术性强。如果作品缺乏主题也就缺了灵魂。大家看核舟的主题是什么?学生:苏轼泛舟赤壁老师:王叔远赠送核舟时明明确确告诉作者雕刻主题了吗?学生:没有老师:那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猜测出来的,他用了一个“盖”老师:根据呢?学生:船舱部分对联的描写“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句子是《赤壁赋》中的句子。老师:那么这两个句子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甲:是苏轼两次游览赤壁的环境描写,秋季和夏季学生乙:它交代了苏轼仕途不得意时泛舟看到的美好景色,在这样的美好景色里他才能忘却忧愁。学生丙:很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钴姆潭西小丘记》里的环境和感情吧?老师:很好,能联想到刚刚学过的柳宗元,柳和苏相似的经历,相似的环境。《赤壁赋》中“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的环境与《钴姆潭西小丘记》多么相似。请同学们回忆“清泠之状与目谋,瀴瀴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齐声背诵)老师:好,眼前有多少恬淡与美好,心中有多少块垒之气不能宣泄呢!那么现在可以总结出两副对联的作用和作者先写船舱的用意了吧?学生甲:交代环境,利于突出主题学生乙:打破时空局限,移来江上风月老师:很好很好,有了这样的背景,兴趣相投而又神态各异的人物出场就合情合理了。老师查过一些资料,桃核舟是雕刻的禁区,因为纹路比较粗,而且多有小孔通内部,能用的材料万中选一,明清只有极少的人敢向桃核下手。王叔远也只雕出了两三枚核舟。又因为传说桃木能辟邪,一如我们学过的王安石《元日》中的描写“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样,所以桃核雕一般存于宫廷,贵于金银。你觉得王叔远把这么珍贵的核舟送给作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他们关系好吧。老师:除了这一点,还有吗?学生:王叔远觉得作者能读懂他,能理解他的苦心吧。老师:很好。知己。下面看作者怎么样读懂王叔远的。请同学们思考第2个问题——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学生沉思。老师:音乐家通过音乐说话,舞蹈家通过形体说话,文学家通过语言说话,那么雕刻家通过什么来说话呢?出示幻灯片——课文第三自然段。老师范读,请学生上台表演三个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注意人物的细微差别。学生三人上台,分别模拟苏轼、鲁直和佛印。其余同学互相提醒学生突出“执卷端,抚鲁直背,如有所语,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诎又臂”等动作。老师:能分析三人的动作神态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甲:三人都比较放松,自然。好象心情也都比较好。老师:对,宽松的气氛里能看出他们豁达的胸怀。但我们看过《赤壁赋》。里边交代过苏轼与谁游赤壁吗?学生:只说过“客”,但没说谁。老师: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来,王叔远有意识地把仕途不得意、有退隐思想的苏轼与好友鲁直和皈依佛门的佛印请到了一起,可见他真是读透了《赤壁赋》读透了苏轼。这样的三个人物面对如画的江月,很自然能产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思想。同学们再来看,三位主人公神态一样吗?学生:不同。苏轼和鲁直更为谨慎一点,而佛印是目中无人了。老师:为什么会如此呢?学生:苏轼和鲁直毕竟还在做官,而佛印已经出家。老师:对。前两位并未退出官场,也未脱出红尘,从他们“共阅一手卷”的如痴如醉可以看得出,而佛印已看破红尘,所以能放浪形骸。主人公如此,两个舟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下面再请两个同学来模拟两“舟子”的神态。学生两人上场,根据理解和老师的朗读来做动作。学生互相提醒“锥髻仰面,攀右趾,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的神态刻画。老师:两个舟子是随从人物,写他们两个是否多余?学生:不是,应该也是一种衬托。船浆闲置不用,水手没有在岗位上,一个仰天吹哨,一个平静如水。可见真是“泛舟”,可见主人给他们的环境也是很轻松的。老师:对,水手如斯,可见主人更是如斯。这样愉悦的环境,这样优美的景色,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能与自然溶为一体,物我合一,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我想两个舟子也是王叔远向主人公送去的会心的微笑吧。下面请大家再来看文章最后一段,思考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段与核舟关系不大,能去掉吗?学生:不能,是在总结。老师:好。老师现在也来总结一下有苏轼泛舟赤壁,方有了《赤壁赋》,有了《赤壁赋》,方有了核舟,有了核舟,方有了《核舟记》。一根红线穿了几粒明珠,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魏学洢看似在一板一眼地介绍核舟,但全文却充实而又光辉。作为雕刻艺人,王叔远捕捉并刻画了瞬间的人物形象,让人物的组合在默然无声中说话,他读懂了苏东坡。而魏学洢又读懂了王叔远,他在审视核舟时聆听了这种奇妙的“说话”,借助了一系列的动词来为人物添色。我认为他在构思本文时,胸中有赤壁的如画江山,有苏轼为之神往的人生佳境,有审视和赞赏“灵技”的灵感,有把这一切混沌起来加以升华、融如自我的创造力。(幻灯片)他在文章结尾处连用了九个“为”字,我们可以设想,他是怎样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第一一点算。这里边有有朋如此的自豪,有对这一微雕精品的真诚而又热烈的赞叹。同学们,魏学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枚小小的核舟,他还教会了我们如何阅读: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心来思考。
本文标题:核舟记--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0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