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如何设计基于目标的课堂评价任务
如何设计基于目标的课堂评价任务——以“Word文档的编排”为例【摘要】该文从课堂评价任务设计中目标缺失、目标虚设、目标偏离等现象入手,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课堂评价任务设计要基于目标,以初中信息技术“Word文档编排”为例,指出设计一般路径从课程标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评价目标,从评价目标入手确定课堂评价任务设计,以改变课堂评价低效的现状。【关键词】基于目标;课堂评价;任务设计泰勒原理一个最大的贡献,是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它指出了目标制定、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组织方式与结果评价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四个主要特征: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1]由此可以看出,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落脚点。观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精心设计的课堂评价任务,却常常与预设目标相去甚远,评价目标缺失、虚设、偏离等现象大量存在。本文试着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探索基于目标的课堂评价任务设计,以改变课堂评价低效的现状。一、当前课堂评价任务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开放了许多,情景丰富了许多,活动充实了许多,师生互动频繁了许多,在教师呈现出“精彩”课堂背后,仔细推敲课堂评价任务与目标达成度,均存在不同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问题:1.评价目标缺失。教师没有结合课标和学情认真编制目标,直接从网上或教参上复制或摘抄现成的目标,设计评价过程中又离开或脱离所摘抄的目标。造成课堂评价与目标无关,评价指向性不明。主要表现在:针对性不强,偏离方向,重复、空洞提问不断,问题针对性不高,随意性很大,怪题偏题较多,题目难易程度没把握好,占用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师生在做大量的“无用功”。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对目标的意识。2.评价目标虚设。目标虚设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大、空。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差,行为动词不规范,说得一套做得一套,“说”与“做”不一致,制定的目标成摆设。目标不明确,导致了课堂评价活动的无序、随意,甚至造成低效、负效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对目标的定位。3.评价目标偏离。确定目标单一参考教材教参而忽视了课标与学情因素,课堂评价与目标缺乏一致性。评价内容范围、难易程度有偏差,评价次数过多,分层次评价没体现。主要表现在:提问绕了一大圈才进入主题,搞题海战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教与学的效率均不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对目标的把握。那么,什么是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从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根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检测。基于这个认识,课堂评价应来源于课程目标,而非来自教材内容和教师经验,它是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监测工具,监测的结果又反馈到下一个教学。[2]所以确定评价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二、基于目标的课堂评价任务设计策略(一)寻求源头,确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教与学的源头,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实施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评价和考核的标准。在充分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1.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掌握课标对于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要求,了解各个学段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制定可操作、可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由于各种原因,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至今没有明确具体的课程标准。好在,义务段信息技术作为地方课程,由各地方制定。“民间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苗逢春博士《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实例“第六课文档的编排(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上)”课程标准依据。见表1。表1课程标准参考依据标准参考依据课程目标内容条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l、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1)文本的编辑、修改。(2)版式的设计。苗逢春博士《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初中(7-9年级)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达到理解与独立操作水平。学习信息科学基本常识,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形成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养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领悟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信息技术文化内涵。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图文混排具体的操作包括:正确使用文本,选择合适的字符和字号;表格制作;图片与图形、文本框、艺术字、的插入、定位和组合操作;图形标注字母;数学公式的书写;页面设置操作;文档打印操作。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根据需求输入文字,中文输入速度应达到30字/分钟或以上,并能设计文本排版格式使之符合表达规范。照上述四大主要依据,找出与本课的相关的“标准条目”和“内容条目”的关键词,确定了课程总目标,七年级(上)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见表2。表2四个目标课程总目标培养和提升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学段目标知识与技能上达到理解与独立操作水平,学习信息科学基本常识,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形成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形成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养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单元目标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对原始文本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文本排版格式使之符合表达规范。课时目标学会对文档排版,文档格式要规范,格式编排要符合表达。2.教材依据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领会教材意图,尊重教材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学习化加工,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第六课文档的编排”是教材七(上)“太阳能”为单元第一课,通过制作一份太阳能宣传报的过程来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要学会纸张大小设置,学会段落设置,项目编号设置。与该课内容相关的小学四年级教材,有Word文字的编辑,主要是文字的复制,删除,剪切,换行等操作。高一教材,学生仍要进一步学习文档的编排。教材的意图很明显,目标是学会海报制作,海报主题突出,排版格式符合表达要求。3.学情依据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累,对某些未学习的新知识的提前摄取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朴素的认识,都构成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已有学习水准:现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了解文本的编辑,文本编辑在小学阶段学习内容已涉及,文档排版较肤浅。学生对纸张大小空间意识没形成,格式规范意识较淡,主题突出意识淡泊。生源背景状况:由于学校处于农村,有很多外地学生,学生家庭条件差异很大,父母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学习情绪:现有学生已接触过的电脑能简单进行文字的输入与编辑,对海报制作具有一定的兴趣,学习新知识情绪很高。4.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因此,教学目标可以被看作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第六课文档的编排”教学目标制定。对照上述四大“民间版”课标,找出本课“标准条目”和“内容条目”的关键词“文本排版格式使之符合表达规范”,进一步分解、细化,参照教材内容,结合本校学生学习情况,最终确定了课时教学目标。见表3。表3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文档,能选用纸张、段落、项目编号等技术对文档编排。2、经历制作一篇文档格式编排过程,使之符合表达规范。3、小组合作完成海报、宣传报制作,说出美化文档的意义。明确的目标表述语可增加教学目标的操作性,有效避免目标虚设的问题。只有可测可评方可设计评价任务设计,进一步细化后的评价目标。见表4。表4课时评价目标课时评价目标1.能识别出复印纸的大小(A4与16K)。2.知道纸张横竖摆放方向。3.知道纸张上下左右边距。4.知道行与行距离。5.知道字与字距离。6.知道段落间的距离。7.会项目编号、项目符号设置。8.能完成一篇文章按要求合理排版。9.分小组能完成海报创作。(二)基于目标的课堂评价任务设计明确了评价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提问、交流、练习、测试、任务、项目、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我们还应注意任务设计与目标之间的一致性,评价学生是否把握学习目标,需要从多种来源收集学生学习的证据或表现。课堂提问、交流、观察、任务驱动、作品制作等是信息课堂中检测目标达成的常用工具之一。见表5。表5评价目标对应的检测工具评价目标检测工具、方法1.能识别出复印纸的大小(A4与16K)口头回答2.知道纸张横竖摆放方向口头回答3.知道纸张上下左右边距口头回答4.知道行与行距离练习或任务驱动5.知道字与字距离练习或任务驱动6.知道段落间的距离练习或任务驱动7.会项目编号、项目符号设置练习或任务驱动8.能完成一篇文章按要求合理排版作品实例9.分小组能完成文章自由排版规范作品制作评价条目1、2、3知识点相同,内容都是关于纸张知识,可合并为一个任务,考虑到这些内容是知识型而非技能型,学生无需电脑操作,互动提问即可完成测评。【互动答问】师:我手上拿着二张纸,一张是国际标准通行的纸张A4纸,另一张是我国传统的纸张16K,你能识别出来吗?怎么判断?师:大家注意看,刚才我打印出两张纸上,在方向上有何不同?但放在打印机上的纸是同一叠方向一致的。这是为什么?你能实现吗?(纸张方向)师:注意观察,这张纸周边留出一定空白间隙是一样吗?文字与纸张边界距离可以有几种不同?谁能告诉大家?样本学生(中等学生、学困生):回答评价内容(评价条目1、2、3)获得星数能识别纸张A4、16K☆☆☆☆☆知道纸张水平、垂直方向☆☆☆☆☆理解上下边距,左右边距☆☆☆☆☆评价条目4、5、6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合并为一个任务。提供一篇文章,让学生按要求排版,同时比较文章排版前后的效果。体验怎样的文档是美观的,合理的,清晰的。【任务驱动】你能完成这项任务吗:带有插图的短文(图文混排)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设置字距2,行距30,字号四号,字体华文行楷,段前段后均为1行。比较文章排版前后的效果,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评价内容(评价条目4、5、6)获得星数会设置字距☆☆☆☆☆会设置行距☆☆☆☆☆会设置段前段后☆☆☆☆☆评价条目7,单独设计一个任务。【任务驱动】给班刊《我的文学梦》制作封面目录,栏目可选用项目符号,文章可选用项目编号,要求栏目与文章层次清晰,美观大方。评价内容
本文标题:如何设计基于目标的课堂评价任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1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