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姓名:盛旗锋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指导教师:黄世祥20050601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作者:盛旗锋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刘培德.关忠良基于二元语义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2008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合理的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了直接语言评价的基于二元语义及其相关算子的农业信息化评价模型,本模型不仅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排序,还可以通过评价指标集实现各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定性评价。最后通过应用案例表明了本文建立的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得有效性以及评价方法的简单易用性。2.学位论文易雅馨广州市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2004该研究在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广州市农业信息化现状,对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进行该研究的过程中,设计了广州市农业信息化现状及需求情况调查表,对农业企业、农业村镇、农户各有侧重的作了农业信息化相关情况的调查.在对收回的321份调查问卷进行汇总、整理、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广州市农业信息化统计报告》,根据调查数据,对广州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广州市农业信息化量化评价问题的研究工作.广州市农业信息化评价问题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作者从农业信息化基础、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以及农业信息化前景三个方面,依据代表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以及动态性的指标设计原则,构建了广州市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对广州市农业信息化进行动态的量化评价,不仅评价农业信息化的目前发展状况,同时也关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潜力,力图做到对广州市农业信息化的全面评价.在对多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后,选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增城市三区一市进行了农业信息化实证评价分析,从评价结果说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在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农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广州市农业信息化对策建议.在目前国内缺乏类似评价体系及方法的情况下,通过对信息化的评价模型研究,结合农业信息化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广州市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具体的评价方法,是对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对农业信息化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3.期刊论文陈振.曹殿立.梁保松.马新明.CHENZhen.CAODian-li.LIANGBao-song.MAXin-ming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5)构建了科学、实用的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农业信息化进行实证评价,评价结果与河南农业信息化实际情况相符.4.期刊论文俞守华.区晶莹.黄灏然.YUShou-hua.OUJing-ying.HUANGHao-ran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3)从农业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和发展前景3个方面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州农业信息化实际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理想点法和线性加权和法对广州农业信息化进行实证评价.表6,参8.5.期刊论文丁丽.李炳军.田振强.DINGLi.LIBing-jun.TIANZhen-qiang河南省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4(3)根据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河南省18地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6.会议论文俞守华.区晶莹.黄灏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2006从农业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州农业信息化实际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州农业信息化进行实证评价.7.期刊论文李秀峰.艾红波.张磊.LIXiu-feng.AIHong-bo.ZHANGLei我国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现状与未来选择-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2)目前信息化技术正广泛渗透到我国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实施条件、投入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项评价指标,将未来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可能涉及的技术分为5类.对这些技术目前的水平从研发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应用前景从社会需求、技术支撑、实施条件、投入规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6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对实现农业信息化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8.期刊论文高雅.甘国辉.GaoYa.GanGuohui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09,(8)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长远目标的要求.本文从农业信息化内涵入手,综合考虑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和信息化要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本着科学性、全面性、典型性、互补性、可比性、动态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应用水平、主体水平、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以及农业信息化政策环境等6个方面筛选了24个指标,初步建立了能够客观衡量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9.学位论文梁朝旭农业专家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价及今后运作模式的探讨——广西扶绥县推广甘蔗高产栽培专家系统实证研究2006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不可跳越的历史过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和以知识库为核心的农业专家系统,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两大主流[17]。本文从组织和用户两个不同层面对广西甘蔗高产栽培专家系统的传播和接受机制进行了研究,对面向农民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和扩散模式进行论述和评价,结果表明: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效益则是更多地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合理决策来实现的;②蔗农是推广甘蔗专家系统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蔗农通过了解、认识、采用甘蔗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其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作用,实现推广专家系统的目的;③推广甘蔗专家系统技术在促进甘蔗生产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些效益分属不同的主体,这些主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并且自成一个体系;④农民采纳新技术受其自身条件的影响,改变蔗农所处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可改变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的内在驱动力。10.期刊论文范昕昕.高乐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10)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构建灰色关联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关联度进行了计算,得出两者间的关联度为0.75,相互作用关系较为明显.进而通过理论分析,探索了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良性促进关系作用机理,得出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信息化持续演化,农业信息化也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引证文献(9条)1.徐光宪.刘培德基于二元语义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期刊论文]-情报杂志2009(6)2.王婷睿辽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战略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网络信息2008(8)3.韩立越.傅国华农业信息化对海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2008(7)4.左雄我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7(28)5.崔岩.侯军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2)6.卢丽娜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4)7.郑亚琴.郑文生关于构建农村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07(3)8.崔岩关于陕西电子农务体系创新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6)9.崔岩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集成策略研究[期刊论文]-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8664aad-9a72-40fc-97d6-9e34009bb075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0日
本文标题: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