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景观设计陈老师电话:18646349117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设计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掌握景观设计的能力,能具备一定的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进而创造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更优化的环境。教学的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景观设计的特点及设计的技术基础与艺术基础,以及景观设计的应用,提高设计艺术欣赏和评价能力、并能独立地完成景观陈设设计。课时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68课时成绩考核:1、平时成绩:以每次作业为基础评分,占总成绩的50%,平时考勤占10%。2、考试成绩:课程结束时,完成规定课题,占总成绩的40%问题:在没有任何条件限定下,同学们畅想一下喜欢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第一章园林景观设计的概述一、景观的概念的把握二、园林设计的相关概念三、生态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四、景观的设计过程一、景观的概念的把握第一节景观的概念1、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的眺望与观察,是主观性较强的活动。同样的景观,由于人的经历不同,对于景观的意味,景观的价值观,均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摄影家和植物学家。2、景观和风景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等同于风景。景观地理学概念,来自德语。「Landschaft」landscpe(英语),lnadschft(德语),Paysage(法语).16世纪:画家テクニカルターム(アート的景观)19世纪:作为地理学用语多被利用.1863年,美国纽约セントラルパーク的建设计划,1858年景观建筑师奥姆斯特德(F.L.Olmsted)提出“景观建筑师”,1899美国成立景观建筑师学会,LandscapeArchitecture的职业出现.景观设计师(LandscapeArchitect)景观设计师是以景观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景观设计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景观设计师工作的对象是土地与空间复杂的综合问题,面临的是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与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世纪:日本植物学家三好学将(lnadschft)译为「景观」.辻村太郎1937年在「景观地理学讲话」中被记述,最初根据植物学lnadschft(德语)的译语.日本从1920年左右「景观」运用地理学.美国的“Landscape”,主要指凡是与土地有关的空间环境和资源,中国的“Landscape”则常常是指“山水”,而日本的“Landscape”更多的是指“造园”。“Landscape”还被说成“景观”,“风景”,“造园”,“园林”,“风景园林”等多种释译。2003年日本的造园杂志,已改名为:“Landscape”。区为了与造园的概念。二、园林设计的相关概念园林设计的概念: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设计师是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者,他们将人类需求和生态需求结合在一起,创造其间的基本平衡。园林景观规划最重要的是设计思想(创意)建造园林景观的步骤:设计、施工和养护具体来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三、生态景观设计相关概念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段上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有机整体。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Culture文化Geography地理ClientRequirement客户要求DesignProcess设计过程四、景观的设计过程Culture文化ClientRequirement客户要求Geography地理DesignProcess设计过程Race种族History历史Population人口Habit习惯Race种族History历史Population人口Habit习惯Culture文化Geography地理ClientRequirement客户要求DesignProcess设计过程NaturalAssets自然资源Topography地势Soilstructure土壤架构Climate天气EDAWCoreValueCulture文化Geography地理ClientRequirement客户要求DesignProcess设计过程Vision目标Program功能Targetusers目标用户Style风格Budget成本Product产品Time时间第二章东西方园林景观的发展与对比第一节东西方园林的发展形式中国传统园林:自然山水园林体系西方传统园林:规则式园林美国园林:国家公园与城市公园园林发展的趋势以生态学的原理与实践为依据以电子计算机进行园林设计1.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西亚、古希腊世界园林三大发源地中国——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大类型。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园等。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1).殷、周:周武王灵囿(2).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一池三山”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3).西汉山水建筑园一池三山: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秦始皇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受此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汉建章宫庭园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中国有名寺庙有哪些?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可以丰富湖面层次,打破人们单调的视线,所以逐渐成为经典,为历代山水园林所用,至今传承了2000余年。全盛期相当于隋、唐。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2.唐代宫苑和游乐地、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写意山水园圆明园成熟期1.北宋山水宫苑代表作品:寿山艮岳2.元、明、清宫苑代表作品:拙政园、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四大名园有哪些?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蕴涵。课堂作业以中式传统风格为前提,设计景观标致应用到中式古典园林中。要求考虑:1、文化2、地理3、造型、比例、颜色4、主题思想日本桂离宫日本古代园林(1)早期园林:3—11世纪日本古代宫苑(2)中后期园林:12世纪—江户时代寺园、枯山水、茶庭及离宫书院庭园2.日本古代园林桂离宫的整体布局,是许多优秀建筑经过严密的构思设计组织在一起的。其中的茶室是古茶室之一,分春、夏、秋、冬4间,与天然景观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古书院建筑以轻快、简素的空间构成。庭园模拟名胜风景而设计,还包括有禅宗寺院风味的石庭和茶室的露地庭等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和宽阔。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湖中有大小5岛,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古埃及宅园(1)古埃及:墓园、园圃(2)西亚地区:花园(3)波斯:天堂园及水的应用3.古埃及与西亚园林4.欧洲古代园林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西班牙园林:古希腊:庭园、柱廊园古罗马:庄园古希腊宙斯神殿意大利台地园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台地园文艺复兴中期罗马庄园文艺复兴后期台地园与罗马庄园结合的规整式庄园台地园为欧式园林重要分类,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为现存古园林四大体系之一。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而又多山地,所以它的建筑都是因其具体的山坡地势而建的,因此它前面能引出中轴线开辟出一层层台地,分别配以平台、水池、喷泉、雕像等;然后在中轴线两旁栽植一些高耸的植物如黄杨、杉树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当意大利台地园传入法国后,因法国多平原,有着大片的植被和河流、湖泊,因此该风格的园林则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整齐的规则式布局。十七世纪的法国园林5.法兰西、英国园林:A、法兰西园林城堡园:最著名是凡尔赛宫苑(勒诺特)英国自然式风景园英国园林自然山水园纽约中央公园(1857)——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F.L.Olmsted)(1822-1903)风景园林之父5.美国的园林号称纽约“后花园”的中央公奥姆斯特德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美国绿田公园景观第二节东西方园林景观之比较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把中西方园林景观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学习其中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对于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传统文化对中国园林景观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儒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主要体现于江南诗情画意的私家园林里。道家崇尚自然之美,道家总结园林审美的自然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崇尚自然山水。②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③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佛家思想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佛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产生极大的影响。2.西方古典园林形式美-----西方古典园林主要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形式美。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西方人以认识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定胜天、人与自然的对立,故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对于自然造景材料的处理,西方园林没有去表现它们原有的自然美,而是突出了人对它们的改造和加工,是通过这些自然之物来强化人工雕琢的艺术性,在西方园林景观中自然因素完全被人工化了,例如:雕塑的运用。它强调规整、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布局道路建筑树木花卉水景雕塑3、中西方园林景观风格上的差异类别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类别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中国园林艺术风格园林布局园林雕塑园林道路园林取景园林建筑园林景态园林树木园林风格园林花卉园林建筑材料园林水景园林建筑装饰园林空间3、中西方园林景观风格上的差异类别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类别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中国园林艺术风格园林布局几何规则布局(建筑化)生态形自由式布局(园
本文标题:景观设计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6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