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社区(乡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社区(乡村)——打造生态文明新村,建立美丽幸福家园组长:笑嘻嘻组员:笑嘻嘻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1页共21页前言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及获得的积极成果的体现,它是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政治成果的总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生活的新图景。同时我们每位公民也有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想借此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利用国家、社会和学校提供的难得机会,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锻炼意志和毅力,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这才是我们做这次调查的真正目的。通过本次调查活动,由调查报告所得结果,我们进行了统计和剖析,全面、立体地指出当前环境问题的诟病,从而对中国环境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更是溯其源,究其本,为问题的根源提出最具代表性、群众性、客观性的建议,迫切希望国家环境问题得以改善。希望我们以实践行动学习、贯彻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2页共21页目录前言.....................................................1计划.....................................................3具体计划:............................................3步骤:................................................4文献资料.................................................5文献资料分析.............................................5问卷调查表...............................................8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13论文....................................................13结题....................................................19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3页共21页计划小组负责人:笑嘻嘻成员:笑嘻嘻小组分工:首先我们三个个人一起出来对给出的三个社会调查报告主题进行讨论,最终我们决定选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社区(乡村)”,是关于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国家推行的政策,并且人们对国家实行建设新农村的一些看法、感受。之后我们一起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并安排相应的分工。具体计划:一、调查问卷的制作1.组长负责调查问卷的前言及题号整理,其余组员查找资料。2.所有人通过查找的资料讨论并列出调查问题和选项。3.组员做出初步的问卷雏形,组长负责修改,最好一起决定最终的调查问卷。二、调查问卷的打印及实地调查工作准备1.组长负责调查问卷的打印。2.其余组员准备实地调查前的工作准备,如准备笔、雨伞、相机等。三、出发调查地点1.早上9:00我们出发前往我们家乡村委会进行实地调查。2.到达古泗村委会门口,组员向该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咨询并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组长先负责拍照。3.换为其中一组员拍照,组长继续向工作人员咨询并请填写问卷。4.放假后我们进行第二次调查,我们转移了调查地点,换为镇政府。5.接着进行第三次实地调查,继续转移地点,换位我们家乡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村进行调查。四、组长负责调查问卷的初步整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4页共21页步骤:一.(a)、1月24号至1月27号组长及各组员编写调查问卷的问题和答案,讨论安排调查的具体时间,并在期间准备好具体的前期准备工作。(b)、1月28号,29号,30号分别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调查问卷整理及排版编辑。(c)、2月1日进行实地调查。(d)、2月2日至2月3日对调查报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及整理。(e)、2月5日进行第二次调查,晚上统计整理所有数据并写入报告。(f)、2月6日进行第三次调查。二.2月6日晚针对主题进行社会调查报告资料收集。三.2月7日至2月9号每人整理各自负责部分资料。四.2月10至13日进行调查报告的排版编辑。五.2月14日至2月16日进行论文的撰写。六.2月17至18日结题。七.2月19至24日进行社会调查报告的最后检查与校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5页共21页文献资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1、生态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含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结构和实际行动。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生态化、无害化道路,大力发生态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要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并将这一发展战略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和个人。农村生态文明的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6页共21页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3、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1)、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2)、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3)、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7页共21页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4)、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文章摘自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校第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第8页共21页文献资料分析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将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生态现代化发展理念,注重环境责任制度化,强调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发展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科学地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支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建构有利于人和生
本文标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社区(乡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7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