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音乐美学第一章 音乐的感性材料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音乐艺术——声音——听觉艺术绘画艺术——颜色、线条——视觉艺术舞蹈艺术——姿态、表情——视听艺术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的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艺术物质材料的特点•实用性物品的物质材料——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与人的知觉、感觉、情感相联系,具有非实用、感性化的特点;•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声音•所有的声音是感性化的物质材料吗?什么是感性材料•构成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它不直接用于人们的物质需要,具有非实用性,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所谓感性,即与人的知觉、感觉、情感等心理行为有关。这种感性材料所起的作用,是在人与艺术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艺术的感性材料,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媒介。第一节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特点•一、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的声音比较)•二、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三、非对应性非自然性•音乐的声音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是主观创造的而非自然而然的。•作曲家在作曲时的具体创造性活动: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自然界原有的声音出现在音乐作品中也渗透了创造性的元素。•欣赏:《森林狂想曲》非语义性•音乐的声音与语言的声音的区别:后者具有约定性涵义,而音乐的声音是有不确定性内涵的。•两者的联系:通过高低、大小、粗细等音调的变化来流露情感;•语言在本质上是表达语义的,具有一定辅助性的表情功能,而音乐以表情为主,具有一些简单表义功能,但不具备语义性。•欣赏视频:小提琴教学非对应性•自然界的声音与它的含义之间具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它们中间不存在中介因素,也不需要依靠任何中间环节加以沟通。•音乐的声音与它要体现的含意之间不存在某种对应性的关系,我们要理解这种含意,必须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活动才能实现。•因此,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表现这个中介因素,音乐的这种表现性促使人们必须通过主体的精神活动——想象和联想才能明了音乐的含义。音乐表现这些特点的具体方式•模仿,即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或现象学着做。音乐中的模仿主要是用音乐的音响模仿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其他音响。欣赏:《野蜂飞舞》•象征,即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在外形上和它完全不同,但在含意上相同或相近的现象。象征手法在音乐中常用于表现声音以外的其他事物。欣赏:《培尔·金特》—“日出”•暗示,通过声音造成的特定气氛来暗示某些事物多用于表现抽象的事物。如抑郁、绝望、思念、爱情等。欣赏: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综上所述,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这三个方面一起构成了音乐表现的基本属性特点。•音乐表现以上特点的手段中,最多用的是模仿、象征、暗示,它们经常共用于音乐表现中。音乐感性材料的属性非自然性非语义性非对应性表现性第二节音乐感性材料的现实基础音乐感性材料的现实基础•一、音乐声音现象的现实基础•二、音乐音响运动的现实基础一、音乐声音现象的现实基础1、声音,是物质的运动形态之一。他的产生是由发音体振动空气、造成声波引起的。一旦它作用于人的听觉分析器,就引起人的听觉感受。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音响。主要有三种:自然音响、语言音响和音乐的音响。2、自然音响:指自然界或人类日常生活中发出来的音响。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只具有物理属性的噪音。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仅仅是指示发声体,即这个声音是出自什么发声体。所以,自然音响与客观实现的事物之间,总是存在某种对应性的关系,也可以说,自然音响本身就是客观现实。3、音乐的音响与自然音响的关系:后者促发了前者的产生。我国古代音乐中所说的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一般是指制造乐器的八种物质材料。人们之所以会根据这些物质材料制造出不同音质与音色的乐器,正是在千百年的实践中,对这些发音体的物质属性进行摸索、研究后,加工、改进的结果。人们对于音乐音响的一些基本概念,诸如音高、音色、音质等的形成,也是与受自然音响原始形态的启发有关。•音乐音响和自然音响的除了物质基础方面的联系之外,还有审美因素上的联系,一些和谐悦耳的自然音响在音乐中被模仿,加以表现。如溪水声、鸟鸣声等。•自然中还有一部分音响虽然是尖锐刺耳的噪音,但是由于它们和特定生活情境有关,具有一些艺术素质。在缓和它们自然烈性的前提下,也能被音乐加以模仿。如风雨声、雷声、海浪声、马嘶鸣声等。4、语言音响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表述概念、传达思想的声音符号。其形成完全依靠社会性的约定俗成。语言和它的所指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西方语言尤其如此)所以不通语言之间沟通要通过翻译。语言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不同个体之间交流思想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语言音响和音乐音响的关系:语言的表情音调以及诸如喜笑、痛哭、感叹、呼喊等非语言的表情音调给音乐音响的表情性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也是创作歌曲音乐的重要依据)•语言的音调在我们表达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辅助性作用。不同声调的同一句话往往含义也有较大差别。•语言的音调和歌曲的旋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少的歌曲创作就是在把握住歌词中所包含的本有的感情音调之后,将这种表情音调进行适当的夸张、发展,创作出歌曲的音乐旋律。这是歌曲音乐创作的重要的手法之一。•歌曲创作中的“倒字”问题欣赏:李春波《一封家书》舒伯特《魔王》央视《曲苑杂谈》片头曲•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哥哥姐姐常回来吧替我问候他们吧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的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来好了先写到这吧此致敬礼此致那个敬礼•谁透过深夜在风中飞驰?那是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他将男孩紧拥于臂怀,把他抱紧,为他保暖。我儿,为何掩起你的脸?父亲,你没见魔王?那魔王束着冕冠,系着裙幕。我儿,那是一片迷雾。“可爱的孩子,你跟我来!有趣的游戏你我一起玩;海边鲜艳的花儿开得旺。我的母亲有许多金衣裳。”父亲,父亲,你没有听见,魔王轻声许下的诺言?我儿静静地不要响;那是风吹枯叶梭梭的响。《魔王》•“聪明的男孩,可想跟我来?我的女儿们会耐心的等待;她们夜夜舞着欢快,跳着、唱着、陪你度过夜漫漫。”•父亲,父亲,你可瞧见那?那魔王的女儿们的晦暗地方?我儿,我儿,我看得清楚;那是几棵灰色的老杨树。“我爱你,喜欢你的美丽。你若不愿,我也得用武力。”•父亲,父亲,现在他抓住了我!他的折磨使我难熬!父亲慌了神,如风策马飞驶奔,他把呻吟孩子怀里紧紧摁,竭力困苦回农场,他儿早在自己怀中亡。•我们中国的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声调语言,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在语音上的重要特点。同一个音,声调不同,含义就不一样。所以歌曲创作中就必须根据这个特点,在处理好表情音调的基础上,处理好每一个字自身的音调特征,如若不然就会出现听不懂歌词的情况。而欧洲的语言并非如此。所以其歌曲创作中,旋律变化受到的约束要少很多,其歌曲旋律和我国相比更加简单。•央视《曲苑杂谈》片头曲新旧版的对比从历史上看,声乐的发展曾经是器乐发展的先导,又是器乐发展的基础,所以语言表情音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器乐的音乐形态。我们往往可以从器乐作品中找到歌唱性的旋律,找到其中音调的进行趋势、句逗的划分以及节奏特征与语言的表情音调之间的密切关系。欣赏: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念故乡念故乡,念故乡,故乡多可爱。天青青,风亮亮,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我愿意,回故乡,重返旧家园。众亲友,聚一堂,同享从前乐。二、音乐音响运动的现实基础•音乐中的乐音运动来自自然和社会中事物的运动,表现也是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音乐是在时间中呈现的,其运动性的特征使其在表现事物的运动方面比美术、雕塑等静态的艺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音乐的运动和物质的运动有质的区别,音乐的运动并不是客观物质运动的直观再现,而是创作主体对这些客观物质运动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艺术概括是在许多具体的运动现象的基础上,通过人在社会实践中生理的与心理的特殊作用,作曲家把客观的物质运动形态具体化为音乐音响的运动,从而形成了一种音乐运动与客观世界运动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音乐就不但能够反映单纯的客观现象的运动。例如:队伍行进、列车奔驰、某种单纯的情绪转换;而且通过这种艺术概括作用,还能够表现复杂的矛盾运动。例如;社会势力的矛盾冲突、人的思想运动、客观事物内部的复杂关系等等。音乐运动的形象和下列各种感官的印象是相应的•视觉方面的:•1、静止或固定的形象•2、活动的形象•听觉方面的:•1、自然界出现的•2、由人所形成的•音乐运动形式很多是现实运动的艺术加工与概括。因此,运动形态是音响与表现对象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渠道或中介环节。•音乐的音响运动是有深刻的现实基础的,它包括客观事物的运动和主观的感情运动。在音乐作品中,表现这两种运动时往往是将它们渗透、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从音乐的基本特性来看,它的任何表现,包括摹仿性较强的作品中的艺术表现,都脱离不开作者主观的情感态度。•欣赏: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本文标题:音乐美学第一章 音乐的感性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8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