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社会主义改造之荣毅仁与工商业改造
荣毅仁与工商业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三大改造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重点工商业改造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道路工人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主要矛盾工业化需要: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落后的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工商业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企业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大陆迁移迁移迁移香港台湾国外新中国成立时,有很多的工商业者他们对共产党并不了解。由于国名党战败后大量诋毁共产党并且还大肆破坏即将要回归人民的财产。这使得很多大资本家离开大陆迁到香港、台湾和国外。12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荣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1917年3月起,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二至九厂。并在沪设立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量的1/5,被称为中国“面粉大王”、“纱布大王”。他们的创业奠定荣家商业帝国的基础。荣氏兄弟生产的面粉和棉纱人钟牌面粉兵船牌棉纱•1937年夏天,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正式出任无锡茂新面粉二厂的助理经理职位,第二年,伯父荣宗敬病逝,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在战乱中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抗战结束后,荣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面粉厂,逐渐挑起荣氏家族企业的大梁一、家财万贯的烦恼:荣毅仁的烦恼与当时所有资本家的烦恼是一样的——共产党来了之后,万贯家财能否保得住?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是上海的首富,中国最大的资本家之一,毛泽东曾经说过:“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上财团的,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荣氏家族到底多有钱?以经济不景气的1946年为例。当时正值战后恢复期,受战争的影响,荣氏企业虽然相继复工,但规模只恢复到战前的四分之三,布机开工率不到战前的一半,粉磨生产能力也仅是战前的三分之二。即使这样,荣家企业还是获利丰厚。仅申新二厂、五厂,一年就分红5次,股东和高级职员们所得的股息红利,总数就折合黄金1.4万多两,上海申新各厂,单是账面上的盈余就有161亿元,约合黄金8万多两。1947年,荣家旧厂已多数恢复,还增设了一些新厂,据上海194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那时整个荣氏企业纱厂生产的纱锭数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以上,面粉生产数量占全国粉厂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全国可谓是首屈一指。怪不得荣德生说话有这样的底气:“在衣食方面,我拥有半个中国。”如此有钱,荣家自然要好好思量思量。万一真像传言那样,共产党来了搞“共产共妻”,父辈大半辈子的奋斗不就全白废了?二、受尽“官匪”气1946年4月底,荣德生在自家门口被绑票,成为轰动全国的一大新闻。被绑架了34天的荣德生,回到家仍不能安生,他想起自己被绑架,二儿荣尔仁被绑架,前前后后被敲去的钱财,折合美金达110万之巨。而且每当荣氏企业遇到困难,当局中总有人虎视眈眈,千方百计想要吞掉荣家的财产,这让荣德生深恶痛绝。后来荣毅仁曾说,父亲当年之所以不走,与这个直接相关。相对于父亲和二哥的遭遇,荣毅仁是幸运的。如果不是在开庭的那一天解放军进入上海,荣毅仁不知道还要为那场官司付出多大的精力和财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救了荣毅仁一次。虽然是阴差阳错,但似乎预示着两者将会发生某种关系。但是,跟着国民党走,荣毅仁也有顾虑。因为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已让荣家吃尽了苦头。三、荣毅仁的选择:1949年前后,蒋家王朝的倾覆已经板上钉钉,上海滩的巨贾富商人心惶惶,他们纷纷抽走资金、转移资产,打算到国外、港台避避风头,或另图发展。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十大资本家”,有九家举家迁徙,剩下没走的那家,就是荣家。1949年初,荣氏家族也发生了一场走还是留的激烈争论。荣家后辈几乎一边倒地要求荣德生把工厂迁到香港。荣德生却不同意,他对子孙说:“吾等始终从事工商界,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我决不离沪离乡,希望大家也万勿离国他往。”后来,国民党的军统头子毛森对荣德生施加压力,逼他去台湾,没有得逞。4月底,解放军横渡长江,无锡国民党当局在溃逃前,曾企图挟持荣德生去台湾,荣德生坚决不去,他说:“我什么地方也不去,生在无锡,死在无锡,除非你们再来绑架!”荣毅仁内心也充满了矛盾。走,舍不得父辈创下的基业,到国外也只能做个海外寓公,成不了大气候;留,又对共产党不了解,未来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最后,他决定把家眷送到香港,自己留在大陆观望。二哥荣尔仁也舍不得父辈奋斗一生开创的事业,但是又确实害怕共产党,他对荣毅仁说:“我们两人总要留一个。”荣毅仁考虑再三,说:“我留吧。”与他一起留下的,还有七弟荣鸿仁。四、荣毅仁的成就:荣毅仁的回报也是超乎想象的。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两年后,他把整个商业帝国无偿交给了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的到来,所有荣氏企业已完成公私合营的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法,宣传政策,“红色资本家”的名号不胫而走。荣毅仁得到了中共领导的另眼相待。毛泽东曾多次在公共场合点名表扬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时,还专门到荣毅仁的申新九厂视察,这是毛泽东惟一视察过的一家公私合营公司。在毛泽东视察申新九厂一周年的时候,陈毅亲自为荣毅仁竞选上海市副市长一职“拉票”。小组成员•李涛严锦陈英濠菜根根王梓量周德胜谢谢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改造之荣毅仁与工商业改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1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