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本章教学内容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中国这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为什么?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第二步:继续向前推进革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一、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社会主义因素起领导作用。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经济形态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并存,而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占主导地位。在思想文化形态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两条道路: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解决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中国50年代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初步的设想: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先建设后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的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1953年12月,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主体两翼过去陈旧破烂的矿厂景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毛泽东:“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不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我国就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命运。实行工业化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我国已经丧失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国营农场的收割机。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社会主义改造(两翼)解决生产力解决生产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其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问题。(四)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的命脉。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56%,国营批发商业的营业额占全国批发商业营业总额的60%。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背景:(1)小农经济的局限性;(2)土地改革后,农村农民积极性高涨,能够也必须积极引导;(3)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领导地位,可以控制国民经济的脉搏。毛泽东在家乡韶山与农民座谈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巩固的团结其它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互助组: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等生产资料仍属各户所有,生产方面互帮互助----社会主义性质的萌芽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按劳分配的同时,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分红----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生产资料归农民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性质农业改造: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有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供销小组:加入该组织的成员由国营商业或合作社供给原料,产品包销----社会主义性质的萌芽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由供销小组合并而来,统购统销,生产由合作社干预下各户独立完成,后逐渐有部分生产资料归合作社集体所有----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归合作社所有,入社社员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性质1956年底,有合作社10万个,加入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占全国从业人员的9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入社农户96.3%入社手工业产值93%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小脚女人”为了加强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中央成立了农村工作部,邓子恢于1953年初调中央农村工作部担任部长。邓子恢对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强调慎重、稳步、秩序渐进。提出:“必须坚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方针,必须发展一批,办好一批,在办好的基础上求发展。认为“这一批社会主义据点,将是吸引中贫农战胜乡村资本主义的基本阵地,巩固这一阵地,打好基础,尔后稳步前进,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仍要走回头路,要快反慢。”他的这些主张是在认识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后提出的。因为我国土地私有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合作化的历史却很短,所以必须考虑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及承受力。他主张在合作化发展速度上要稳妥,在数量上要少,在质量上要好,在规模上要小,逐级过渡。他的发展计划定为从65万个社发展到100万个,翻半番。邓子恢的观点与毛泽东的观点发生分歧。毛泽东认为农村关系紧张,是由于地主、富农和富裕中农对社会主义的反抗,而不是因为政府多购了70亿斤粮食。他认为,农民叫缺粮大部分是假的,是阶级斗争的反映。因此毛泽东主张全面规划,加快步伐。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下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平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导农村中祖宗主义群众的正确方针。否,这不是正确的方针,这是错误的方针。”甚至还指责说“有些同志被几十万个小型合作社吓昏了”,被“胜利吓昏了头脑”,是“从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源共享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立场出发。”他认为这些都是“右”的错误,要克服掉。因此,他否定了邓子恢提出的农业合作社翻半番的发展速度,要求在1955年下半年,全国农业合作社要在65万个的基础上增加1倍,达到130万个。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道路:国家资本主义方针:“和平赎买”举措: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含义: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采取有偿的办法,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的政策。(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的具体形式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分配利润(四马分肥)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定息制度国家税收34.5%职工福利15%企业公积金30%资本家红利20.5%四马分肥定息制度在分红问题上,国家对私股实行支付固定股息制度,资本家按照合营时的私股份额每年领取固定息率5%的“定息”。私股共24亿元,从1956年起,国家每年支付5%的定息,支付期限10年。到1966年国家共支付32.5亿元。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初级形式工业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经销、代销高级形式—公私合营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首先,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政治实践活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认识。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使他们了解党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其次,本着“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精神,给与资本家及资方人员以必要的工作安排,使他们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案例:同仁堂的新生1953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了同仁堂首先行公私合营,这对于同仁堂的经营者震动很大。同仁堂到这时已存在了几百年。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同仁堂有职工190多人,奖金约80万元,年产值约16万元,年零售额约30万元,设备陈旧,管理落后。1949年北平解放时,同仁堂由乐氏十三世乐松生经营,他同时是天津达仁堂管理处总负责人。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同仁堂向国家捐献99000元。1954年,全国范围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一时间,一些工商业者陷入了矛盾状态之中,面对新的形势,乐松生也有自己的矛盾心理。这时,他来到天津,想静下来看一看党的政策究竟如何?正在他冥思苦想的时候,同仁堂因劳资纠纷,职工代表要与乐松生交涉。于是,乐松生匆匆回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同仁堂。然而,出乎意料,职工代表对乐松生的答复非常满意。在劳资双方的联欢会上,职工代表还推选乐松生为同仁堂经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乐松生边学习、边工作,很快消除了原来的矛盾心理,更加深信党的政策。1954年,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把古老的同仁堂引上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光明大道,带动了许多民族工商业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1956年1月15日,北京市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乐松生代表工商界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泽东主席送喜报。资料:红色资本家__荣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2005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1957年他曾被陈毅副总理誉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1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