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家畜育种学课件(第七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七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第一节品系培育•第二节专门化品系的培育•第三节品系的鉴定与维持•第四节引种与风土驯化•第五节品种培育•第六节畜群的杂交改良学习要求:1.掌握品系的概念、类别和建系方法2.了解新品种培育的意义、作用和原则3.了解引种和风土驯化在家畜育种中的意义4.掌握杂交育种的分类、步骤5.掌握杂交育种的方法第一节品系培育一、品系的概念•狭义:–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这些畜群都符合该品种的基本方向。–实质:建立在系祖个体基础上、范围较窄,可称为单系——从单一系祖建系一、品系的概念•广义:–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实质:建立在群体基础上,范围较宽•品系具备的条件:–优点突出–遗传性相对稳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品族:源自一头优秀母畜的群体二、品系的类别1、地方品系:指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2、单系:指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且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围绕同一头系祖建立3、近交系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4、群系指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5、专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6、合成品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三、品系培育的意义1、加快种群的遗传进展–品系提纯较容易2、加速现有品种改良-通过分化建系和品系综合3、促进新品种的育成4、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系间杂交:A、近交系的杂交B、专门化品系的杂交四、品系培育的条件1、家畜的数量–足够数量的品系和各品系内的家系数量;2、家畜的质量–建系所用的个体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良特征3、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饲养管理条件的相对稳定4、技术与设备五、品系培育的方法(一)系祖建系法(二)近交建系法(三)群体继代选育法(一)系祖建系法•选择具有最突出优点性状的个体作为系祖(及其继承者),再围绕系祖进行繁育(围绕系祖的近交)和选择,以使系祖的优良基因迅速扩散并固定。•步骤:1.选择系祖:百里挑一2.测定系祖的育种值3.围绕系祖进行近交•注意:–非主选性状上系祖不能有太严重缺点(二)近交建系法(1)基础群的建立根据建系目的,选优点相同的公畜(不多于10头),母畜可以增加,一般性状不能低于平均水平,先进行交配试验和性能测定。(2)实行高度近交一般采用连续的全同胞交配,不用亲子交配,避免基因更多的来自一方亲本。近交4~5代后,再进行随机交配。前三代不做选择,第四第五代出现优良性状组合,严格选择。(3)选出最优秀的个体大量繁殖,形成优良的近交系。这种建系方法利用亲缘关系极亲密的个体交配,使优良基因迅速纯合•注意事项:–在组建基础群时,母畜越多越好,公畜不宜太多且尽量同质并有亲缘关系。–运用近交时,既要考虑个体品质和纯合度,也要考虑亲缘关系,以决定近交程度。•建系方法:1.连续2代亲子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75。2.连续2代全同胞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75。3.连续4代半同胞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81。(三)群体继代选育法•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再在闭锁的小群体内逐代选种选配,一代一代重复这些工作,直至培育出符合预定品系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畜群。•步骤:1、组建基础群:2、闭锁繁育3、选种选配1、组建基础群•质量要求:–为了在基础群中汇集所有所需优良基因•如预期品系要求有多方面优秀性状,基础群以异质为好•如只突出个别性状,基础群以同质为好–为使基础群具有更广泛的遗传基础,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最好都为0。•数量要求:FnnS81其中:S为公畜最低需要量;n为公母比中的母畜数;ΔF为每代近交系数增量。大家畜:4♂∶20♀,Ne=13,ΔF=0.038中型家畜:6♂∶30♀,Ne=20,ΔF=0.025小畜禽:10♂∶50♀,Ne=33,ΔF=0.015理想群体:30♂∶150♀,Ne=100,ΔF=0.0052、闭锁繁育–畜群封闭,群内随机交配(人工控制下,保证不同家系♂、♀个体间交配的机会均等)3、选种选配A、每世代的出生时间、饲养条件和选种标准保持一致;B、多留精选:各阶段的选择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C、要特别照顾家系:每个家系都留后代;D、缩短世代间隔E、控制近交系数1(1)ttFF群体继代选育的特点•特点:–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世代分明,每代留种数相等,避免强烈近交,不计突变,加强选择,加速优良性状固定。•优点:–基础群采用随机交配,近交衰退小–遗传基础丰富–继代种畜选留容易六、品系的运用•建立品系并非育种的最终目的,而仅是育种和动物生产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应用品系,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品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运用:(一)合成综合品系•品种内两个或更多个品系间杂交,汇集各品系的优点,形成新的综合型品系(主要方向)•品系杂交可能达到三个目的:–用一个品系改良另一个品系;–更新品系血缘;–合成有综合特点的新品系。(二)生产“杂优畜禽”•通过配合力测定后进行配套杂交,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从事商品生产。第二节专门化品系的培育一、概念:专门化品系–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一般分父系和母系•优点:–1、有可能提高选择进展–2、用于杂交体系中有可能取得杂种优势二、配套系杂交•“配套系”一词的来源--由我国学者提出,比较形象,易于理解--在国外,称为“hybrids”.在猪中,称为“hybridpigs”or“hybridswine”.在鸡上,称为”hybridchicken”.•狭义配套系概念:指以数组专门化品系(多为3或4个品系为一组)为亲本,通过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其中的一个组作为“最佳”杂交模式(crossingpattern),再依此模式进行配套杂交所产生的商品畜禽。注:杂交模式=杂交方式+亲本搭配=杂交组合•配套系杂交的概念:–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培育出专门化品系,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品系间配套组合杂交,杂种后代作为经济利用。•配套系杂交的优点:–1、培育品系比较容易;–2、可以提高选种效率;–3、品系间杂交效果好;–4、杂交后代一致性好;–5、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配套系举例•PIC配套系:–利用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四大瘦肉型猪,导入太湖猪和英国维耳夫猪的高产仔基因,形成专门化品系后,进行最优化组合培育而成,其商品代为5元杂交猪•罗曼褐壳蛋鸡配套系:–罗曼褐壳蛋鸡是德国罗曼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蛋鸡品种,1989年我国首次引入曾祖代种鸡。罗曼褐壳蛋鸡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配套系都有自己的商品名称,如:在国外的蛋鸡中,有荷兰的海赛克斯(Hisex)白壳、褐壳蛋鸡,法国的伊莎(ISA)和褐壳蛋鸡、英国的罗斯(Ross)褐壳蛋鸡等。在国外的肉鸡中,有美国的艾维茵(Avian)白羽肉鸡和爱拔益加(ArborAcresHarco)肉鸡、英国的罗斯褐(RossBrown)肉鸡、德国的罗曼(Lohmannmeat)肉鸡等。在我国的鸡中,有农大褐壳蛋鸡配套系、苏禽35、651肉鸡配套系、江村黄鸡JH-2号配套系、JH-3号配套系、新兴黄鸡II号配套系、新兴矮脚黄鸡配套系等。猪上有PIC(英国)、Dekalb(迪卡,美国)、Seghers(施格,比利时)、Dalland(达兰,荷兰)TOPIGS(加拿大/美国)等。三、专门化品系的培育•(一)系祖建系法(同前)•(二)群体继代选育法(同前)•(三)正反交反复选择法–概念:•将杂交、选择、纯繁有机结合,能够在提高纯系生产性能的同时又提高两系间杂种优势的一种专门化品系的培育方法。正反交反复选择法•步骤–a.组建A、B两个基础群;–b.将A、B两系的公母畜分为正反两个杂交组进行杂交(第一年);–c.根据杂交结果鉴定亲本,将其中最好的亲本个体进行选留,其余淘汰作商品群。选留下的个体进行纯繁,产生下一代亲本(第二年)。–d.在第二年繁殖后代中分别选择A、B系优秀公母个体,又进行正反交、选择、纯繁等过程(第三年)。–e.经过多次循环重复,形成两个新的专门化品系。正反交反复选择法•优点:–a.既可提高纯系生产性能,又可提高两系间配合力;–b.F1杂种的生产性能既可作为测定双亲配合力的指标,又可作为后裔测验成绩;–c.既是一种选种方法,又是一种杂交方式,能达到兼顾育种效果又兼顾经济效益的目的。•缺点:–世代间隔增大一倍–产生了“改良的正反交反复选择法”:杂交和纯繁同时进行,利用杂交后代的成绩决定对纯繁后代的选留。第三节品系的鉴定与维持一、品系的鉴定标准:1、性能指标:全群均值、变异程度和发展趋势–公畜直接鉴定和同胞测定或后裔测定;–母畜需性能测定或同胞测定。2、纯度标准:一般以近交系数或亲缘系数来衡量–要求群体继代选育的畜群近交系数达12%左右–亲缘选育的畜群平均群体亲缘系数超过20%。3、遗传稳定程度:–变异系数、上下代相似程度4、一定的数量:–大家畜:最小群体含量4公,20母和5-6个家系5、杂交效果测定–通过系间杂交组合试验进行配合力测定二、品系的维持•培育品系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利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品系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使品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具体措施:–1、扩大畜群数量(多留公畜);–2、控制近交系数的上升速度;–3、扩大后代群的变异;–4、延长世代间隔;–5、各家系等数留种如果出现近交衰退或配套系杂交效果不好时,应建立新品系或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复合品系。三、品系的更新第四节引种与风土驯化一、引种和风土驯化的概念及意义(一)引种概念:引种就是指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品系或类群引进当地,直接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的工作。可以直接引入种畜,也可以引入良种公畜的精液、受精卵或胚胎。风土驯化的概念:指家畜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其标准是,品种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不但能够生存、繁殖、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能够保持原有的基本特征特性。•引种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国外或外地引进优良畜禽品种,以直接增加畜产品的生产,或用来改良当地品种,提高其数量和质量,因此,引种对实现畜禽良种化,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家畜引入新地域的主要表现为适应和不适应(一)适应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1.驯化家畜在逐渐适应新环境条件变化的过程中,不但能够生存、繁殖、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保持原有种群的基本特征和特性。风土驯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1)直接适应——新迁入地区的环境条件,一般是属于该品种家畜反应规范内的条件。(2)定向改变遗传基础——选择、交配控制、淘汰不适应个体,改变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使引入品种的家畜在基本保持原有特征特性的前提下,遗传基础发生改变。2.退化群体中大部分基因型在新环境下能够生存,但生活力下降,原有环境中的有利基因在新环境中出现相反的表现,在新环境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保存种群中生活力好、生产性能较高的个体,使群体处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但生产水平大大低于原产地,这种现象叫退化。具体表现:抵抗力较差,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生产性能下降,生长发育缓慢,繁殖力低,品种特性不明显或消失。产生退化的原因:•长期处于不适应环境条件下,造成生长发育受阻。•选种时过分强调生产力,而忽视了体质的结实性。•引种的群体规模较小,无一定的选配制度,长期滥用近交。(活体引种近交问题比较严重)(二)不适应在新环境中,不能够进行新的生产活动,最终导致死亡。三、我国从国外引入的优良品种:•猪:长白猪——丹麦;大白猪——英国;•山羊:波尔山羊——南非;萨能奶山羊——瑞士;•绵羊:美利奴细毛羊——西班牙;澳洲美利奴——澳大利亚;•牛:肉牛:夏洛来,利木赞——法国;西门答尔——瑞士奶牛: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荷兰;娟珊牛——英国•鸡:肉鸡:科
本文标题:家畜育种学课件(第七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1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