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普通昆虫学分类原理精品文档
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章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第一节分类学概述一.分类学含义分类(classification):就是将客观事物分门别类,它是认识客观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分类方法学(taxonomy):分类理论的研究,包括基础、原理、方式、法则等。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二.分类学的任务鉴定(identification):研究区分和确定生物界中各个物种,予以命名,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识别和辨别物种的知识和资料。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物种之间的异同,确定所属分类阶元的层次,排列成序,列出较高级阶元,即建立一个分类系统。系统发育(phylogeny):探询物种和物类之间的亲缘关系,以确定不同物种和高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追溯其进化过程或进化路线,简单说,就是追根寻源。第一节分类学概述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昆虫分类实践的过程是:先把看到的昆虫个体individuals按照形态特征的相似性similarity,即共同性,归为同形体phenon(phena),再根据生物种的科学概念和知识,把同形体鉴定到种species,进一步把种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归入高级分类单元highertaxonomictaxon(taxa),属,科、目等,这样就成为一个有序的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system。现在一些昆虫分类单元,如昆虫纲的分目,有些目的分科,有些科的分属分种,已有分类系统,即有了由高级分类单元逐级向属、种鉴定认识的基本科学资料。第一节分类学概述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第二节分类阶元一.物种概念自然分类学的创始人林奈(Linnaeus),在18世纪给物种所下的定义为:“同一种生物,其形态相同,在自然情况下能够交配,生出正常的下代来”。这个定义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他同时又认为种是上帝创造的,种的类型是不变的,种间在起源和发展上没有任何联系,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CarolusLinnaeus(1707~1778)林奈生物分类学始祖,自他1758年《自然系统》第10版发表起,生物的命名有法可循。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第二节分类阶元一.物种概念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Darwin),在1859年所著《物种的起源》(OntheOriginofSpecies)一书中,阐明了所有生物的种类都是由低等的共同祖先演化来的,不同的种是由不同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因而生物的种与种之间都存在着血缘关系。这是正确的一面,是他在生物学上的伟大贡献。但他只是把种看作环境条件影响下量的变化和程度的差别,并且是不停地变化着的,而没有认识到质的不同,对种的相对稳定性强调不够。CharlesDarwin(1809~1882)Fatherofthemoderntheoryofevolution达尔文进化论之父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第二节分类阶元一.物种概念物种(species):是具一定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占有相应的自然地理分布区域,以一定的生活方式进行繁衍并相互交流基因的自然生物类群。种(species):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二.分类阶元昆虫分类与其它动、植物分类一样,分为一系列阶元,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等级。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则是代表在形态、生理、生物学等方面相近的若干种的集合单位。例如将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纳为属,相近的属归纳为科,相近的科归纳为目等等。为了更客观的反映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常在种以上的基本分类阶元间增设新的阶元,如在“门”下设“亚门”,“纲”下设“亚纲”,“目”下设“亚目”、“总科”,“科”下设“亚科”、“族”,“属”下设“亚属”等。有时在“种”下还设“亚种”或“变型”、“生态型”等。第二节分类阶元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二.分类阶元在昆虫分类中,科名字尾常加—idae,亚科加—inae,族加—ini,总科(有时还有亚目和目)名字尾加—oidea。在具翅昆虫中,其目名字尾多加—ptera。属以上各阶元名称的第1个字母一律要求大写。现以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为例,表示昆虫的分类地位和阶元如界(Kingdom):动物界(Animalia)门(Phylum):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Class):昆虫纲(Insecta)亚纲(Subclass):有翅亚纲(Pterygota)目(order):直翅目(Orthoptera)亚目(Suborder):蝗亚目(Locustodea)总科(Superfamily):蝗总科(Locustoidea)科(Family):蝗科(Locustidae)亚科(Subfamily):蝗亚科(Locustinae)属(Genus):飞蝗属(Locusta)种(Species):飞蝗(migratoria)亚种(Subspecies):东亚飞蝗(manilensis)第二节分类阶元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三.种下阶元亚种(subspecies):由1~多个种群组成,是种内群体间具有一定间断性(形态、生理、遗传特征)的类群,代表物种分化的一定阶段。由于地理上的长期隔离而形成的同种的不同种群,又称地理亚种。亚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亚种是当前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中唯一要求命名的种下阶元。如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第二节分类阶元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变种(variety):在早期的分类学实践中应用较多,用以描述那些与模式标本不符合的个体。生态型(ecotype):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表型。如龟纹瓢虫有2斑型、4斑和隐4斑型。第二节分类阶元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四.种上阶元种上阶元又称高级阶元。除亚种和种以外,均为种上分类阶元。种上分类阶元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等级。其中种是分类基本单位,集合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纳(成为)为属、相近的属归纳为科、相近的科归为目等。在应用上有时感到这样分级还不够时,常在种以上基本分类阶之间增设亚(sub—)级,也有在目、科加总级(super-)等。第二节分类阶元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四.种上阶元属(genus):包括1个种或有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1群种,它与其它相似的单元(近缘属)之间存在着明确的间断;每个属均有1个指定的“模式种”。科(family):科是紧接属之上的1个分类阶元。包括1个或若干个有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属。科与科之间具有稳定、明确的形态特征差异。每科都设有1个“模式属”。目、纲与门:这些阶元的含义与科属相似,不需要模式固定,只是特征更加稳定、易于鉴别,代表更早的起源和分支。第二节分类阶元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身体上的各类不同特征,主要包括:一.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是分类学中最重要的依据。除了应用很普遍的有虫体的大小、骨片、骨缝、毛、刺、距、翅脉、色泽、斑纹等一般的外部形态外,还应用到一些特殊构造(外生殖器、腺体)、内部形态(消化道、神经系统、马氏管、卵巢小管构造等解剖学特征)、胚胎学特征及细微结构(细胞学、染色体和精子形态特征等);第三节分类特征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二.生态学特征:包括生境、寄主、食物、季节变异、寄主反应,行为学、求偶等;三.生理学生物化学特征:包括血清、蛋白质和其它生化差异,基因性不育等。四.地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一般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居群的同域-异域的关系等;五.分子生物学特征:同工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核酸序列等。在以上五大特征中,鉴别昆虫主要应用形态特征,尤其是一般外部形态和生殖器构造。第三节分类特征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动物命名法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动物命名的基本方法,从而在国际上取得一致,促进名称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一.学名的构成双名法(binominalmonenclature):一种昆虫的种本名(学名)是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即属名+种名,第1个词是属名,第2个词为种名,即“双名”(binomen)。如菜粉蝶PierisrapaeL.。分类学著作中,学名后面还常常加上定名人的姓。第四节动物命名方法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三名法(trinominalmonenclature):一个亚种的学名由3个拉丁词组成,即属名+种名+亚种名,即在种名之后再加上1个亚种名,就构成了“三名”(trinomen)。如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属名的第1个字母须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种名和亚种名均小写;定名人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有时,定名人前后加括号,表示种的属级组合发生了变动。第四节动物命名方法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单名(uninominnalmonenclature):种级以上的名称是单名,由1个拉丁词组成,第1个字母大写,属级以上的阶元均用正体。在有些分类阶元中,如总科、科、亚科、族4个阶元的学名均有固定的词尾,分别是-oidea、-idea、-inae和-ini。也就是在模式属字干后面加拉丁词尾,如Sphex,Sphec-ini,Sphec-inae,Sphec-idae,Sphec-oidae。目以上各阶元则无规定标准的字尾。第四节动物命名方法InsectDepartment,CollegeofGrasslandScience,GAU二、优先律在动物分类的实践中,经常发生1个物种被两个或多个作者分别多次作为新种来记载发表的情况,因此1个种可能同时存有几个名称,这时就要应用优先律。即一个分类单元的名称是最早给于它的可用名称。一种昆虫经科学工作者第1次作为新种公开发表以后,既确定为科学上发现的新种,如果没有特殊理由,不能随意更改其学名。一种昆虫只能有一个学名,凡后人将该种昆虫定为别的学名的,按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规定,应作为“异名”(synonym)而不被采用。同样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种昆虫,如果再用作另一种昆虫(或动物)的名称,就成为“同名”(homonym),也不为科学界所承认。无论是异名还是同名,后人都有权修订。因此,科学上采用最早发表的学名,这叫做“优先权”。优先权的最早有效期公认从林奈的《自然系统》(SystemaNature)第十版出版的时间(即1758年
本文标题:普通昆虫学分类原理精品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1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