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课题研究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二、小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用•三、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1、小课题研究的内涵•2、小课题研究的特点1、小课题研究的内涵•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以个人(几个人)的力量,运用基本的科研方法,探索解决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小问题,以提高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研究过程或行为。•关键词:研究自己,自己研究,为自己研究(“自己”为泛指)2、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小、近、实、活、真、快•A、“小”主要是指内容和范围小,从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难度小、周期比较短、参与人员少,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见效快。•B、“近”主要是指贴近教学,贴近现实。•C、“实”主要是指从实际出发,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不是给别人研究的,不是别人让研究的。•D、“活”主要是指选题自由,方法灵活,时间可长可短,成果形式多样。•E、“真”主要是指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F、“快”主要是指研究时间短、见效快。二、小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用•1、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2、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3、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1、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与个人的工作紧密相连的,也是我们有切身体验的事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身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2、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小课题研究者可以在“做”中学习并熟悉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逐步学会通过规范地做课题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科研的归属感。教师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增强科研信心,积累科研经验,感受科研的能量,为将来进行省、市、县级课题研究打下基础。3、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使自己养成“用科研的眼光看问题、用科研的思维想问题、用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风格,使自己成为“科研型”的教师。三、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1、小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2、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3、小课题研究类型•4、小课题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5、小课题研究报告样例参考•6、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1、小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A、选择一个问题•B、建立一个课题•C、确立一个目标•D、实施一项研究•E、形成一个成果(经验、规律或具体操作方法)2、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A、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B、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C、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D、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E、从已有成果的应用中归纳课题•F、总结经验形成课题•G、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A、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B、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C、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D、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工作价值的小课题。E、从已有成果的应用中归纳课题•研究工作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因此,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时,需注意可操作性。F、总结经验形成课题•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G、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总而言之,小课题研究是我们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方式。3、小课题研究类型(方法)•A、行动研究型•B、经验总结型•C、调查研究型•D、问题解决型•E、教育试验型•F、教育叙事型•G、主题研讨型4、小课题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A、报告式B、叙事式A、报告式•A、题目•B、为什么要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C、怎样进行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的几个阶段•研究的方法•具体实施过程•D、研究反思•E、参考资料B、叙事式•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把“听懂的做出来,做好的写出来”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引子—说明研究的起因;•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附:小课题研究报告•如何帮助学困生从对英语的“厌学”转化为“乐学”•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课堂上,我觉得部分学生上课很不专心,课后和他们交谈,我发现他们想学英语,但是畏惧英语,觉得英语挺难学的,特别是课文单词、句型的记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而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导致出现了不良的学习现象,如:不按时交作业或写作业不自觉,不爱背单词、句子,上课无法静下心来听讲。总之,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自学性,在老师的监督下被动地学习。二、研究内容•1、不喜欢学英语的学生问题出在哪里;•2、老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让他们乐于接受你的帮助;•3、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对英语的厌学心理,树立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上进心;•4、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三、研究重点•如何帮助这些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的孩子找回自信,帮助他们找出学会英语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课题应解决的问题:•1、帮孩子找回自己能学英语的自信,明白只要自己能自觉的想花时间去记忆单词,就能学好英语;•2、因材施教地辅导学生,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英语,学英语,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喜欢学英语。四、三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一学期)研究起步阶段:•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程度,对英语“厌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并进行个别调查,了解学生学英语困难的原因。•第二阶段(一学期)调查研究和分析实施阶段•阅读、查阅理论依据和一些成功的案例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对学英语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的整体和个别的跟踪调查、沟通,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老师和家庭的多方面帮助,让孩子找回学好英语的信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摆脱学不好英语的困境,达到研究的目的。•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五、研究方法•1、与学生沟通,交谈、了解•2、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省•3、跟踪个别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并加以辅导六、具体实施过程•通过一年的小课题研究,现在我就如何帮助学困生从对英语的“厌学”转化为“乐学”谈谈我的做法和获得的经验。•(一)、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的沟通,我觉得造成学生对英语“厌学”的原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1、有些学生认为英语没有母语那么好学,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再加上成绩不理想,从而丧失自信心,放弃学习英语。•2、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对学好英语重要性认识模糊。他们开始往往是带着新奇学习英语的,但好景不长,这种现象很快就每况愈下,厌烦心理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逐渐生成了。•3、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具体表现在:对单词的死记硬背;重抄写,轻听读;课堂上小动作多,注意力难以集中,抄袭作业……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外在因素•1、教师对“厌学”学生不恰当的态度•教师不恰当的态度是他们学习进步慢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对学困生有偏见,很快就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2、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记忆或复习单词和课文,更不用说看英语课外书去巩固学过的单词和句子了。•3、部分家长对子女关心不够•有些家长整天忙,对其子女的学习不闻不问。因此,孩子们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很快就对学习失去兴趣。有些家长则是望子成龙,规定在家里必须学多长时间的英语,而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听课状况,却不过问。(二)采取的措施•我在了解了学生对英语“厌学”的原因后,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帮助和转化他们:•1、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的营养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是双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效率。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信心和耐心,并赋以积极的引导,而学生对教师尊重、信任,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干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2、维护差生自尊,及时鼓励表扬•自尊心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态度的体现。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每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点滴成绩时,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因此,我对学困生从不大声呵斥,而是具体深入地分析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在加强辅导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有弹性的鼓励。在日常生活中,我尽可能细心留意每一个学生的的闪光点,找准机会,给予表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教学随笔《赞扬是一把自信的钥匙》附在后面)。在提问时尽可能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因为参与练习本身,对他们就是一个鼓励。凡是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就请他们回答,以培养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回答问题时,如果差生答对了,要给予夸奖,当然错了也要注意纠正,纠正时要面带微笑加以启发和引导,不要横加指责或挖苦讽刺。这样一段时间后,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他们不再为答错而紧张或难堪。•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评价,称赞和表扬是学生兴趣的源泉,是引导学生前进不枯竭的动力。英语作为小学生认识世界的第二个语言工具,就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支持求学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大胆自由的学习、使用英语。实践证明:利用语言表扬、神情暗示、肢体示意等多种方法,给予学生以最大的鼓励是行之有效的。3、为学生寻找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兴趣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的成功感。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让学困生说、读、表演等。如在新授单词之后,让优等生带动其他学生。老师先叫优等生个别操练,然后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其他学困生也跟着读,一方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体现一下自身价值,让他们有成就感。其次,让学生参与到英语游戏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4、教给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内外时间对学困生反复强调以下英语学习方法(1)学会听英语。教会学生既要养成听英语录音的习惯,又要养成听教师与同伴说英语的习惯;(2)、学会说英语。教会学生养成用响亮声音大胆说英语,而且要勤说多说英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3)学会读英语。教会学生养成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努力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自然。同时,要让学生认真模仿英语录音,力求与录音的语音语调一致;(4)、学会交谈。教会养成用英语互相交谈的习惯,做到表情自然,举止得体;(5)
本文标题:小课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1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