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家校合作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家校合作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为了学生的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家校合作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乎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家庭的影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父母的教育。我校为一所农村新建校,据调查分析:大多数青少年的品行不良、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家庭结构破裂,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坏人的引诱和利用,进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三是部分家庭言行不检,对社会怨气多,沉缅于赌博、酗酒等不良习好,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四是隔代管理,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管或托亲朋照看,有的学生甚至独自留守,这些“留守少年”,离开了父母的教养,失去了应有的管束和控制,难免会受到不良风气侵蚀。二、家校合作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一)家校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家庭环境千差万别,每位家长的教育理念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的相互配合,需要家长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目标一致,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并逐渐开始认识自我、重视自我。当学生意识到自我,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时,就是其社会化过程的开始。这时,教师与家长就有责任和义务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健康发展。家校合作正是教育学生的良好途径。通过家校合作,双方可以互相交流信息,为培养孩子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双方还可以互相学习,帮助孩子认识自我。(二)家校合作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在家庭中,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家长对待子女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态度,往往因此而对子女过分宠爱,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家校合作可以促使家长到学校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通过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借鉴好的教育经验,从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养。对于家长来说,家校合作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参与到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来,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孩子学习的不容易,从而更加关注孩子,不仅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更关心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小伙伴的交往情况,等等。家长还能通过学校举办的活动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加强对孩子各个方面的重视程度。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家校合作,他们看到了父母的关心,也看到了父母的不容易,进而能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增进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亲子交流。(三)家校合作有利于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都会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严格办学,但是,有时学校也会与社会脱轨。家校合作促使家长将社会上对学校教育的一些建议带到学校,并监督学校的不断完善。学校利用家长这一丰富、有力的资源,可以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除此之外,家校合作还有利于促进家庭和学校教育目的达成一致。通过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可以帮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最大限度地协调与统一。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教育内容的互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不一样,家校合作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补,保证青少年儿童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紧密合作,互相配合,避免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化的东西乘虚而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家校合作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途径与方法(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会一提到家长会,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产生一些恐惧或厌烦的心理,因为每次家长会的内容都只有一个,就是教师汇报学生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成绩好的学生受到了表扬,学生和家长都会开心;而成绩不好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很害怕,其家长也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这样的家长会不能很好地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学校应该想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例如,将家长会升级为家长交流会,让家长成为交流会的主体,互相交流学生的状况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也可以以家长的身份参与其中,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教育意见。(二)进行有效的家访教师进行家访的目的就是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完善教学工作。然而,有的教师却在家长面前只讲学生的缺点,使得事后有些家长打骂孩子,这就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也使其越来越惧怕教师家访。教师应该多学习一些家访的交流艺术、方法等,以求做到在不影响学生家庭生活的前提下解决实际问题。(三)合理开办家长学校学校应定期邀请专家或教师给家长们上课,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与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相关的讲座。针对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问题都可以进行专门的讲座。家长其实是喜欢与学校打交道的,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能长大成才,因此,合理开办家长学校是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四)设立家长开放日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可以让家长亲自参与到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中来,切身体验学生一天中的各种状态,同时,也为学校领导、教师向家长展示学校良好的管理模式、优秀的教学水平提供了机会。我校建校以来,每年都举行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同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思路,增长自身教育本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必须依靠家庭、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们通过学校开放日、家长会等方式把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引进学校,广泛参与,密切配合,近年来,我们召开了多次家长会并坚持印发有关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致家长的一封信”,调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力量,以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本文标题:家校合作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5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