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青少年儿童肥胖的预防
青少年儿童肥胖的预防高爱钰2009.5.20青少年肥胖成为一个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日趋严重。不仅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概念肥胖(Obesity)指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单纯性肥胖症是指除外由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度所造成的全身脂肪过度积累。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7-18岁)BMI年龄男超重男肥胖女超重女肥胖7~17.419.217.218.98~18.120.318.119.99~18.921.419.021.010~19.622.520.022.111~20.323.621.123.312~21.024.721.924.513~21.925.722.625.614~22.626.423.026.315~23.126.923.426.916~23.527.423.727.417~23.827.823.827.718~24.028.024.028.0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遵循能量摄入→能量消耗→能量储存增加→体脂累积→肥胖的生理机制,受遗传、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遗传决定肥胖的易感性,但个体是否真的成为肥胖,须由环境因素决定。遗传父母亲肥胖与青少年肥胖有显著关联,即父母亲肥胖是青少年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以母亲肥胖对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最大。但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和姑妈肥胖与青少年肥胖均无显著关联。据调查,父母双亲体重正常,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5%~16%;双亲一方肥胖特别是母亲肥胖其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35%~40%;双亲均肥胖其子女肥胖可能发生率为60%~70%,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出生时体重出生体重与肥胖症发生密切相关,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对单纯肥胖症儿童200例及同龄健康儿童200例的调查分析显示:肥胖组中有20%的出生体重4000g,对照组仅为9%;出生体重2500g者,肥胖组及对照组分别为0和8%,两组间出生体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这是由于胎儿后期,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极快,而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则不会消失,为肥胖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肥胖易感环境近年来伴随都市化、工业化、生活现代化进程加快,一些环境因素正通过以下途径,加速儿童肥胖流行:(1)膳食热量过多;(2)体力活动不足;(3)生活方式由“动”趋“静”。百姓的营养健康知识缺乏、儿童的不良饮食生活行为、各种不良社会因素(如单纯追逐盈利的食品营销手段、“胖就是健康”等陈旧观念)等,共同构成“肥胖易感环境”。能量摄入过多1.膳食摄能过量儿童合理膳食有两大要求:(1)能同时满足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需要。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每天需比正常生理消耗多增加15%,10%和15%膳食能量,以满足能量正平衡。(2)能量来源适宜,15%~20%来自蛋白质,20%~25%来自脂肪,55%~65%来自碳水化合物。若这种正平衡长期超限,或源自脂肪的能量过多,可引发肥胖。防止膳食能量过多的另一重要措施是保证食物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生熟搭配和干稀搭配。能量摄入过多2.食物能量密度过高西式快餐、软饮料因其所含脂肪、糖和能量密度太高易导致肥胖。以9岁儿童吃一顿西式快餐为例:(1)双层汉堡1个,摄入能量和脂肪分别为560kcal(1kcal=4.18kJ)和25g;(2)法式炸薯条1盒,摄入能量和脂肪分别为320kcal和25g;(3)可口可乐1杯,摄入能量和脂肪分别为320kcal和0g。即一餐摄入能量1400kcal,相当于9岁儿童每日能量需要的56%;脂肪55g超过日摄入量上限能量摄入过多3.家庭外就餐近20a来,美国中小学生在外就餐方式(学校午餐、饭店、快餐)未变,但能量摄入量占日摄入量的比重从18.0%增至33.5%。以1977年为1,1995年来自学校午餐者降为87%,来自饭店的增至208%,来自快餐的增至172%。我国伴随生活节奏加快,吃快餐正逐步成为早、午餐常规。多数快餐制作者不懂营养知识,为迎合消费者口味,餐食能量高、油炸物多,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缺乏。能量消耗不足儿童消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1)体育锻炼(包括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其他体育活动;(2)体力活动,包括活动性游戏,走路或活动性移动。与此相对的是看电视、玩游戏机、计算机上网和其他静止性活动。能量消耗不足,是“肥胖易感环境”的突出表现。能量消耗不足体力活动太少随着都市化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青少儿不需像父辈那样干体力活,静态生活时间多,动态时间少。美国6~15岁中小学生走路上下学比例1977年为20.2%,1990年降为16.6%,2001年更降为12.5%;与此同时,看电视时间惊人增长。2005年我国某大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也显示,仅20.6%的中小学生每天能保证1h以上的体力活动,55%以上的男女生仅偶尔能做到。能量消耗不足肥胖儿身体负荷重,大多喜静怕动,能躺则躺,能坐的决不站着。动得越少,能量消耗机会越少,越易转化成脂肪,身体发胖;越胖越怕动,越不动越胖,导致恶性循环。能量消耗不足体育锻炼时间减少美国1997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发现,和10a前比,每天参加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人数小学生从98.0%降至52.0%,初中生从88.0%降至38.2%,高中生从76.0%降至37.8%。高中毕业生每天参加锻炼人数比例下降更明显。体力活动不足对青少年健康的长远危害很大。美国某回顾性调查按研究对象青少年时的看电视时间分成1h,1~2h,≥3h3组,发现看电视时间越长,其成年后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越差。美国学童课外作业负担轻,长时间看电视是导致肥胖的独立因素;平均每天看电视≥5h者的超重、肥胖危险是每天≤2h的5.3倍。2005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发现:我国城市中小学生每天课外作业的时间,33%以上达2~3h,16.1%(男)和17.4%(女)≥4h。许多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以初三为例,这类补习每周花费5~8h和≥9h者分别占总人数的12.1%和8.5%。WHO专家认为,在儿童肥胖预防上,体力活动比膳食控制更重要;日常活动(上下学、走楼梯、做家务)比有氧锻炼更有效;一般活动性游戏比运动竞赛的能量消耗作用更明显。应鼓励所有儿童尽量多活动;青少年则可将有氧运动作为减肥手段,因为强度中等、节奏感鲜明的运动氧化消耗脂肪量最高。不良饮食生活行为1.食品选择倾向父母常将携孩子选购食品当成生活乐趣。儿童食品选择往往正是其饮食行为的反映。肥胖儿对巧克力、甜食、甜饮料等食物感兴趣,顺手从超市货架上选购。发现孩子属肥胖易感儿,准备饭菜时尽量不让他/她在身边;当着孩子的面不大谈“吃经”,以免他们在诱惑下多食。不良饮食生活行为2.饮食方式和膳食安排饮食方式表现为(1)大量使用煎、炸烹调方式。(2)默许、鼓励孩子“狼吞虎咽”。从生理角度看,食物进胃肠到初步消化、血糖升高需15min。细嚼慢咽者下丘脑饱食中枢将及时收到血糖升高信息,发出饱食信号,使儿童自然放下饭碗;狼吞虎咽者来不及发出该信号,是导致过食的重要原因。(3)晚餐后让孩子立即进行看书做功课、看电视等静态活动,比鼓励他们散步、做轻微家务等更易导致热量积攒。不良饮食生活行为2.饮食方式和膳食安排——合理安排一日三餐(1)许多家庭早、午餐随意,晚上饱餐一顿;即使摄入热量相同,也比“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正确作法更易导致肥胖。(2)每周吃早餐频率越高,儿童肥胖比例越低。原因是不吃早餐者午、晚餐时常饥不择食,常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3)吃零食多不仅难以控制高糖、高脂、高热量摄入,而且更易扰乱机体的能量代谢。肥胖易感儿年龄越小,零食比三餐摄入量对肥胖的不良作用往往越大。不良饮食生活行为3.食物奖惩不少家长喜欢将“不准吃好吃的”、“不准吃饭”作为惩罚,而将带其进出饭店、西式快餐店作为一种奖励。其弊处在于无形中将本应淡然处之的进食变成心理性奖惩。肥胖易感儿被解除“不准吃”禁令后,会格外“珍惜”机会,吃得比平时多;带着“获奖”心态快乐地吃,不仅食量超限,且热量、脂肪将更充分被吸收,是导致多余能量储存,引发肥胖的重要原因。不可忽视的商业社会因素儿童肥胖率迅猛增长,与宏观社会因素有关。我国近20a来人均GDP增长6倍,与此同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却来不及发生相应变化,传统观念依然起主导作用。例如,会餐依然是亲友相聚的主要形式;请人饱餐一顿是热情的体现,“长胖了说明健康”等观念依然占据思维空间。不可忽视的商业社会因素美国每年用于餐厅、零食、糖果、方便食品的广告费超过100亿美元。营养专家曾发动一项宣传儿童均衡饮食的健康宣教活动,获得政府100万美元资助;同一时刻,某快餐连锁店仅组织一次“我们喜欢看到你微笑”活动,就花费5亿美元,使专家的努力显得“不堪一击”。商业促销不仅体现在广告上,还善于利用民众贪便宜的心理。美国近10a内软饮料盒从20oz逐步增大到64oz;平均每摄入100kcal能量的价钱却从31美分降到13美分。商家巧妙通过人们多买、多喝而赚钱,却不必为由此导致的儿童肥胖付出任何代价。健康宣教虚弱无力,必须有法律、政策、行政干预措施的积极配合。不可忽视的商业社会因素电视在现代“肥胖易感环境”中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在美国,儿童看电视高峰时间播出的食品广告90%属高脂、高糖、高盐食品。广告极大影响着儿童的食品选择。各种方便食品(包括快餐、零食和半成品)目前占发达国家食品支出的45%~60%,在我国沿海城乡则以每年10%的速度猛增。快餐和快节奏的生活间的联系客观上已被接受。重视青少儿肥胖的长期和深远危害肥胖是导致成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等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防治成人期代谢综合征的早龄化趋势是工作重点;强调尽早、尽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除肥胖长期和深远危害;青少儿肥胖的长期和深远危害1、脂肪肝:临床通过B超检查等发现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青少儿约40%~50%有脂肪肝现象。腰臀围比值(WHR)高于正常的腹型肥胖青少儿腹部周围β受体对脂肪的刺激十分敏感,促使更多脂肪酸进入肝脏,加剧肝的脂代谢失常,其脂肪肝检出率可达70%以上。脂肪肝发生率与青少儿皮褶厚度相关系数为018~019,与WHR为0165~0180,与体重指数(BMI)为017~019。中重度肥胖儿多合并糖代谢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即使肥胖儿已出现脂肪肝合并糖耐量异常,及时采取减肥措施后其肝脏仍可恢复正常。青少儿肥胖的长期和深远危害2、肺功能下降:,原因包括脂肪堆积于胸、腹部,使胸廓和横膈运动受限,气体交换能力下降;脂肪组织大量消耗氧,形成慢性缺氧和CO2潴留,增大肺血管阻力,呼吸机能下降;其呼吸中枢对CO2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肥胖程度越高,越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导致精神不振、嗜睡,甚至形成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智力发展有明显不良影响,可影响学习效率,年龄越小越明显。肺活量/身高更易消除因发育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干扰影响。肥胖性缺氧后果十分严重:内脏持续缺氧可引起神经传导障碍,心肺收缩机能的顺应性下降,这种下降不会伴随减肥过程迅速恢复,而会成为成年后心肺疾患的易感因素之一。青少儿肥胖的长期和深远危害3、心血管功能下降:肥胖儿的心血管危害首先表现为安静心率和血压上升,血压升高最具规律性。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儿,血压随年龄逐步上升,但肥胖者无论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均受肥胖程度(以BMI代表)的显著正向影响。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无论男女,无论SBP或DBP,所有年龄都表现出肥胖儿超重儿正常体重儿。门诊所见13岁以上肥胖青少年约11%达到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青少儿肥胖的长期和深远危害轻、中度肥胖者已动用心脏储备力,而重度肥胖者心脏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功能明
本文标题:青少年儿童肥胖的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5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