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本与新经济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第四节储蓄率的影响引言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要说明国与国之间出现收入水平差异的原因,但内生增长理论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本章把人力资本因素纳入到内生增长模型中来,研究人力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解释收入差异的原因。虽然本章的模型仍然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讨论,但是与索洛模型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资源在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分配上的任何变化,哪怕是不太大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人均产出上的巨大变化。因此,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在解释国与国之间收入水平差异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它与内生增长模型共同构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些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只能为资本所雇佣的要素,提出了劳动同样是资本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开端。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能力、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它与抽象知识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力资本属于个人所有,具有对立性和排他性,而且可以进行交易。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属于人力资本,都具有私有性特点。但体力劳动这种资本是有形的,可以相对容易地量化;而脑力劳动这种资本是无形的,不容易量化,甚至无法量化。在网络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更多地表现在无形资产的物化过程中。例如,一个程序员完成一个商业程序,一个网站规划者完成一个网站的总体设计和运作,都是人力资本的物化表现。人力资本除了天然属于个人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投入后(物化)难以收回。人的知识和技能都是资本品,这是人力资本的原始含义,经济学家藉此把资本投资理论应用于教育、健康、旅游、父母关爱等领域,为这些领域里的人类行为提供经济学解释。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将一切发生于劳动自身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概括为人力资本。这样的定义有助于把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区分开来,却无法区分同一人力资本概念内不同知识类型的生产、交换、积累等过程。而后者正是“新经济”的主要表现形态。在知识经济中,大部分劳动者都是知识劳动者,这里只有知识类型之分,没有“有知识”与“无知识”之分。知识结构内在的那种普遍互补性,知识互补性带来的收益递增性,提供了知识劳动者进一步专业化的激励,而专业化永远意味着每个人知识效益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其他人的知识。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指的是以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为主导的经济。新经济的提出者认为,在新的科技条件下,今后的经济社会将免受经济周期之苦。人们在接受新经济这一概念的同时,也赋予它一系列相关的内涵,诸如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无磨擦经济等。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报告中,强调了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并把知识经济界定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物质经济相对而言的,知识经济是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应是新经济的核心。第二节人力资本与新经济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奠基人舒尔茨(Schultz)教授早在50年之前就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知识的增进”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替代关系是,知识资本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发现物质资本的替代品。可以说,工业经济时代的主题是物质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是“人”,是让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得到发挥,让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在新经济条件下,广泛而深入地挖掘人力资本,无疑是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第二节人力资本与新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新增长理论”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的局限,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兴趣。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尤其是内生技术进步的产物,特别重视知识或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递增收益、外溢效应及边干边学效应。对新经济而言,人力资本不仅仅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组织并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由于在新经济所依赖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知识和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效应”,即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人或其它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这种知识外溢使得知识形成了递增收益,从而保证了经济长期增长。第二节人力资本与新经济在索洛模型中资本贡献的提高(比如前面的线性模型)导致储蓄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增强,进而引起产出水平的上升。这一分析对于研究人力资本变动对产出水平的效应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事实上,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中,有一部分体现了劳动者掌握的技能,而不是体现先天遗传的能力。因而必须充分估计各种资本对经济的贡献。人力资本形成与物质资本形成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资本,只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资本积累,就能在未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把人力资本引入到增长模型中以后,投入于资本积累中的资源的变动对产出的效应将会得到明显提高使模型具备潜力用于解释国家之间收入差异出现的原因。第二节人力资本与新经济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是一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简明模型。该模型来源于曼基、罗默和韦尔1992年的工作,并且与索洛模型类似,其中的生产函数被假定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这里,暂且不考虑人力资本的量化问题(需要另外的专门研究)每个劳动者除了提供一个单位的劳动之外,还提供若干个单位的人力资本。假定生产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1)AL(HK)AL,H,K(FY(7.1)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同索洛模型的假设一样,模型中存在外生的人口增长率与外生的知识增长率。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于是储蓄率相应地也有两种:资源用于物质资本积累的储蓄率和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储蓄率。也就是说,物质储蓄率代表产出中储蓄起来用于物质资本积累的那一部分占总产出的比例,人力储蓄率表示产出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比例。)t(Ys)t(H)t(Ys)t(Ke)0(A)t(A),t(gA)t(Ae)0(L)t(L),t(nL)t(LHKtgtn即即(7.2)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7.1)与(7.2)一起即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初步模型。根据最优增长模型,上述的物质储蓄率和人力储蓄率便都可内生化,建立一种物质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最优增长模型。这是模型扩展的方向之一。也可以模仿上一章的做法把知识增长率内生化,从而建立物质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这是模型扩展的方向之二。进一步,还可把两个储蓄率与知识增长率都加以内生化,建立相应的最优内生增长模型。根据贝克尔应用经济分析法对生育问题的研究可知,我们还可以把外生的人口增长率内生化,建立相应的模型。也可把模型设计的四个外生变量中的几个或全部同时加以内生化,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这是模型扩展的方向之三。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既然模型与索洛模型类似,整体经济的运行也就与索洛经济类似。所不同的是,现在的资本运行包括物质资本的运行和人力资本的运行两种情况。为了分析经济的运行情况,需要写出有效人均生产函数。hkALYy,ALHh,ALKk(7.3))t(h)t(k)t(y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物质资本的运动:)t(k)gn()t(ys)t(A)t(A)t(L)t(L)t(L)t(A)t(K)t(L)t(A)t(Ys)t(L)t(A)t(L)t(A)]t(L)t(A[)t(K)t(L)t(A)t(K)t(kKK2)t(k)gn()t(h)t(ks)t(kK结合(7.3),可得:(7.4)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考察曲线的形状,即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水平保持不变的组合点的轨迹。0kkh0k0)t(k)gn()t(h)t(ks)t(kK111Khgnsk人力资本的运动: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t(h)gn()t(ys)t(A)t(A)t(L)t(L)t(L)t(A)t(K)t(L)t(A)t(K)t(hH)t(h)gn()t(h)t(ks)t(hH(7.5)类似可得曲线,即单位有效劳动的人力资本水平保持不变的组合点的轨迹。0h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11Hhsgnk)t(h)gn()t(h)t(ks)t(hH0hkh整体经济运行: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0hkh0kE第三节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经济不论从哪个初值出发,最终必然走上平衡增长道路,到达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不变的阶段。因此,平衡增长道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平衡增长道路上的增长率也就代表长期增长率。经济的总产出、物质总资本和人力总资本都与有效劳动以同样的增长率n+g保持稳定增长。人均产出、人均物质资本和人均人力资本都与知识以同样的增长率g保持稳定增长。第四节储蓄率的影响与索洛模型一样,对于以上建立的模型,也要分析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不过这里的储蓄率有两个:物质储蓄率和人力储蓄率。此外,这里的生产函数反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即。但对于资本这种生产要素来说,规模报酬不变或者递增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我们将分两种情形分别讨论储蓄率变动的效应:一种情形是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另一种情形是资本的规模报酬不变或者递增。1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长期效应:第四节储蓄率的影响*)h(*)k(*)h*,k(f*y*h)gn(*)h(*)k(s*k)gn(*)h(*)k(sHK)1()()1(H)1(KHK)1(1)1()1(H)1(KHK)1(1)1(H)1()1(KHK)gn(ss)s,s(*y*y)gn(ss)s,s(*h*h)gn(ss)s,s(*k*k第四节储蓄率的影响)gnln(1sln1sln1*yln)gnln(11sln11sln1*hln)gnln(11sln1sln11*klnHKHKHK)slns(ln1)slns(ln1ylnyln1H2H1K2K*1*2(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中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gnln(1sln1ylnK*S)slns(ln1ylnyln1K2K*1S*2S(索洛模型中储蓄率的影响)第四节储蓄率的影响在有人力资本的情况下,即使人力储蓄率不变,资本储蓄率的上升也将带来长期产出水平较大的变化:有效人均产出长期水平的上升幅度要比没有人力资本的情况下大,这是因为。如果物质储蓄率和人力储蓄率都上升,那么长期有效人均产出就会增加得更多。11第四节储蓄率的影响索洛模型中曾经指出,大多数国家中,收入向资本的分配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左右。根据这一估计,储蓄的产出弹性(即长期有效人均产出对物质储蓄率变动的弹性)为二分之一左右。比如,当储蓄率提高10%时,长期内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将提高5%左右。即使储蓄率提高50%,产出也只才提高25%左右。因此,在没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所描述的平衡增长道路上,储蓄率的大幅度提高只会给产出带来中度影响,而不会产生巨大影响。但现在情况是人力资本对产出变动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根据美国的情况,估计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的值约为1/2。这样,长期有效人均产出对物质储蓄率变动的弹性为2。比如,当储蓄率提高10%时,长期内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将提高20%左右。当储蓄率提高50%时,产出将提高100%。因此,在有人力资本的平衡增
本文标题: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6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