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王立玲恐惧症症心理案例分析1
恐惧症心理案例分析【摘要】本文是对一例初中生对考试恐惧行为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主要通过介绍该求助者的行为表现,探究其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采用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改变认知等治疗技术,使求助者消除对考试的恐怖、焦虑等症状,使她的学习和生活恢复正常。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巩固与评估。【关键词】心理咨询;放松训练;恐惧症;系统脱敏;改变认知一、求助者一般资料孟飞(化名),女16岁,汉族,初二学生,家中长女,身高1.50米左右,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务农,父亲初中文化程度,母亲小学文化程度。家族无精神疾病史。二、求助者自述:主诉:对考试焦虑、恐惧,失眠8个月。个人陈述:从初一的时候开始对考试焦虑、紧张,每次即将考试的时候便开始出现头晕,烦躁等。虽然每次考试前都会努力准备复习,积极备考,每次考试成绩都还可以,但仍然每次考试就焦虑、害怕,一听要考试了就开始担心到时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自己就把握一切时间抓紧复习,虽然这样,但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到考试前的一天或前几天,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如:拉肚子,心慌,烦躁,食欲不振等。现在快要到期末考试了,而且学校通知要全旗统考,小孟想到这就非常害怕,怕自己再出什么状况,影响考试,求助者对此很着急。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她以前一直处于别人的榜样的地位的经历。自从上学以来在学校的表现就一直很好,在家长和周围邻居的眼中一直是个乖乖女。到了初中,他的成绩不再是前几名了,变成了中上等,由于害怕失败,害怕失去父母、和同学、老师的认同,所以导致了对考试的恐惧和焦虑。现在根本无法正常考试,心情越来越糟糕,这两个月经常失眠、做梦也在考试,身体状况也是越来越差。三、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班主任和同学反映:举止平和、性格内向、头脑清醒,胆小、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很容易循规蹈矩、不善言谈、交际适度。平时,跟同学老师关系融洽。孟某进入咨询室后,面带愁容,精神有点憔悴,但思维清晰,语言表述完整,希望咨询师能尽快帮助她。求治心情十分迫切,多次问到能不能治好,存在恐惧、焦虑行为,经询问和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四、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评估诊断求助者存在恐惧症状,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可以诊断为恐惧神经症(疑似或早期病例),属于心理咨询范围。(二)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的鉴别:求助者符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有自知力,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行为没有偏离正轨,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抑郁症的鉴别:求助者虽存在情绪低落,痛苦、压抑、苦闷等负性情绪表现,但时间短,且抑郁的程度不能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损伤,也没有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更没有自杀念头,强烈要求治疗,说明自知力保存完好,且低沉的心情是由于恐惧症状而起,属继发现象,综上所诉可以排除抑郁症的诊断。3、与疑病症的鉴别:求助者只害怕她得一种病,无求医要求,而疑病症病人对健康过分担心,四处求医。所以排除疑病症。4、与焦虑症的鉴别:求助者虽然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心慌现象,但时间很短,症状不典型,构不成焦虑症的诊断,虽存在担心、、紧张、等症状,但不是主要症状,属恐惧症的伴发症状。五、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同求助者共同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降低求助者恐惧和焦虑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运用放松技术调节自己的各种不良情绪;并使其适应想象中的恐惧场景;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使其恐惧症状好转或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增强信心,以平静的心态去应对考试。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通过咨询帮助求助者完善其个性,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学会面对现实,应对现实,使她能准确地判断形势,完善地形成决策,有效地的应对事件;针对求助者的恐惧心理问题,鼓励求助者采取有效行为,就可以使她摆脱苦恼,达到新的平衡。咨询方案:(一)咨询方法系统脱敏法辅以合理情绪疗法。(二)明确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权利:(1)求助者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原理和过程;(3)有权选择和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按照规定缴纳咨询的相关费用;(4)求助者应该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权利:(1)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包括个人隐私等。(2)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4)有收取咨询费用的权利;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5)尊重求助者,遵守约定时间,如有特殊情况要提前告知求助者。(三)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每周1次,每次50分钟,6次以上。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咨询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4、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目的:1)通过摄入性会谈了解基本情况;2)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重要问题;4)寻找求助者想要改变的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方法:会谈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2)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3)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并确定咨询目标;4)根据求助者的叙述掌握临床资料,寻求求助者的主要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5)进行初步问题的分析。第二次: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实施系统脱敏中放松训练的学习。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治疗过程:1)指导求助者学会放松。1.把眼镜,手表等妨碍身体充分放松的物件摘下来。2.在安静的环境中让求助者坐在舒适的软椅上。3.深吸进一口气保持10秒,慢慢将气吐出来,停5秒,重复深呼吸三次。4.然后按指导语和程序进行肌肉的收缩-放松训练,每次肌肉收缩5-10秒,放松30-40秒钟。5.紧握右手,慢慢的从1数到5,然后很快的放松右手,特别要注意放松时的感觉。再重复一次,注意体会放松后的温暖感觉。6.某一肌群放松后,再转到另一肌群,其顺序为:左手、双臂、头颈部、额部肌肉、双肩、胸部、背部、腹部、臀部、双腿、双脚、脚趾。7.嘱咐求助者应反复练习,直到求助者能够用放松训练使自己不自主的放松。学习放松训练不仅可以缓解由于恐惧症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配合随后的脱敏治疗。作业:1、每天做两次全身放松练习,并记录下训练的时间。2、回忆并思考自己对考试的恐惧情况。第三次:目的:实施系统脱敏法七天后,求助者再次前来到咨询,检查其放松训练的完成情况,结果求助者已经对放松练习法能比较熟练掌握,并称焦虑情绪已有所减轻,但恐惧现象依然如故。通过与来访者商讨建立了焦虑等级表。如下:(1)写作业或做练习(10分)(2)平时测验,随堂练习(20分)(3)月考(30分)(4)期中(40分)(5)期末(50分)(6)全旗通考(60分)(7)中考(70分)指导求助者逐级脱敏,即把自己由低级到高级逐级暴露于恐惧的环境中反复进行放松训练,目的是通过反复练习使恐惧现象逐渐减轻,以至消失。具体做法如下:1.让求助者从考试等级中最低恐惧或焦虑的事件开始,比如可以想象做作业和练习。2.想象该情景30秒。3.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说出自己的感受是在恐惧或焦虑的哪个等级分数上。4.实施放松。5.重复以上训练,每次想象时间比上次稍有延长(30秒-1分钟),直至其对此等级事件不再感到恐惧、焦虑。6.逐渐增加想象等级,重复以上训练。第四次:重复练习上周的咨询内容。求助者称近一周由恐惧引发的焦虑不安现象明显好转。咨询师及时给与求助者肯定,使其增加信心。结合其经历,分析其性格中的不足以及与产生考试恐惧症的关系。和求助者一起分析恐惧与焦虑的认知因素及其考试恐惧的主要来源是考生在对责任的评估、对后果的预计以及对考试本身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出现问题,是父母老师同学对她施加的压力所导致。结合身边实例让其知道和明白是自我期望过高,梦想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幻想自己考试能超常发挥,越想考好就越紧张和焦虑。而且自信心不足,求助者的自尊心很强,总害怕让父母失望,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看笑话,虽然自己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所以就丧失了信心,顺其自然就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唉声叹气。让求助者自己体会要相信自己,顺其自然。使其主动放弃固有的、幼稚的、不合理的想法,打破其习惯性思维模式,尽快从不合理情绪中走出来。第五次:这次咨询的刚开始,求助者就说明她的进步很大,已经知道自己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对她进步给予肯定后,并进一步指出以往的经历对其认知模式的形成起到的促进作用,不良的认知使其产生了恐惧症,正确对待恐惧症状是治愈疾患的前提,而改变不良认知更为重要。之后,求助者又经过几次咨询恐惧的思想及行为逐渐缓解。(三)结束巩固阶段为巩固咨询成果,在求助者的恐惧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之后,要让求助者更加坚定信心,学会积极乐观的调整心态,将咨询过程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使自己能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的人。八、咨询效果评估1)求助者的评价:“我感觉很兴奋和激动,我终于不害怕考试了,现在学习信心和学习的劲头也明显增强了”。2)班主任和同学评价:比以往活泼开朗,整个人似乎轻松很多,经常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学习效率与之前相比有明显提高。。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随着整个咨询的不断进步,求助者对考试的恐惧、焦虑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同时求助者已能改变以往的不良认知,学会运用成熟的心理处理问题。注释:1、2、【参考文献】[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59-260页。[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59-260页。[3]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25页。
本文标题:王立玲恐惧症症心理案例分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9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