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苦斋记》整理ppt
刘基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伯温,晚号犁眉公。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明国开国功臣。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元至顺四年,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开始步人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元至正二十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张良)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他的代表作《郁离子》,全书二卷,凡十八篇,一百九十五条,每条多则千言,少则百字,主要是针砭时政的语言或故事。其文构思精巧,文笔犀利,富于情趣,发人深省。作者借假托人物郁离子之口,发表对社会、世态人情的看法。有些见解,至今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著有《诚意伯文集》20卷及其他著述多种。解题“在旧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作为闲居读书之所,就是通常说的书斋。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写一些解说文字。一般称为什么斋记。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这种性质的文章,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布置;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这篇文章就是这样写的。而且写得比较出色。斋,屋舍,一般指书房、学舍。记,记载事物的文章。此文名为“苦斋记”,顾名思义,可看出它“记”的是“斋”之“苦”——苦况与苦义。中国的文人在写作之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书斋雅趣: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饮冰室: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绿林书屋:1924年,鲁迅寓居北京阜城门外西三胡同,由于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当时的“正人君子”诬蔑为“学匪”,所以鲁迅就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绿林书屋”。反击反动文人对他的诬蔑。玄亭——西汉文学大师杨雄饮冰室——梁启超陋室——刘禹锡老学庵——陆游七焚斋——张溥绿林书屋——鲁迅三味书屋——寿敬吾羿楼——柳亚子耕堂——孙犁无止境斋——姚雪垠晚晴居——苏金伞“苦斋”是浙江龙泉人章溢的书室名别号志趣:稼轩、放翁、六一居士、六如居士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兰亭雅集,“流觞曲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桃花园宴游,“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赤壁泛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湖心亭赏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生活情趣:整理疏通文意苦斋所属格局位置气候恶劣植物特征点出“苦”意。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máo),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有:同“又”。用在整数与尾数之间的连词。楹:厅堂前的柱子。又为计算房屋的单位,房屋一间称一楹。覆之以茆:茆,通“茅”,茅草;介词结构后置。匡山:山四面高中间低,其形似匡,故名匡山。匡,古代盛饭用具,通作“筐”。出:发生,发源。焉:于是,这里。○写苦斋的格局与坐落。苦斋坐落之匡山的位置。“二百里”,见离县城之僻远,其“苦”意亦含其中。岩崿(è)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岩崿:山崖。“岩”与“崿”同义复用。苍:青色。即外岸而中臼,外面高,中间低。岸,高貌。臼,舂米的器具,用石或木凿成,中部凹下,此指其形如臼。○此写匡山之地势形貌,见苦斋环境险恶之“苦”。其:它的,代词。惟:只有。大率:大抵,大概。不能甘而善苦:意思是不能使受它吹拂的植物长出甜味而容易使它们长出苦味。善,容易。乐生:乐于生长。焉:于是,在这里。○写匡山气候之恶劣与所生植物之特征,直接点出“苦”意。“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一语,既收束上文,又开拓下文。第一段:起笔交代苦斋之所属,并从其环境、气候与植物特性的简略介绍中,说明“苦”的由来。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jiǎ)荼(chá)亦苦于常荼。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汨汨,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族布:同类植物一丛丛地到处分布。族,丛聚。罗生:罗列生长。“族”“罗”均为名词作状语。○总括一笔,概言物性之苦的植物皆乐生于此苦地。巢:做窝。用如动词。花髓:指花蜜,花朵分泌出来的甜汁,能引诱蜂蝶等昆虫来传播花粉。苦难: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已:止,治,消散。烦渴之疾:燥热心烦的病。槚荼:苦茶。荼:古“茶”字。于:比,介词。泄水:指瀑布。啮石出:意思是从石缝间冲刷而出。啮,咬,引申为侵蚀,此处为冲刷之意。斑文:条状花纹。文,同“纹”。○写茶也苦得异样,本该是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写恶水中之鱼亦苦,但可“清酒”,又不同一般。第二段:具体写乐生于此地的“物性之苦者”——木、草、菜、果、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wā)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tuò)以蓺粟菽,茹(rú)啖(dàn)其草木之荑实。间(jiàn)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去人:指离开人居住的地方。去,距离。艰:以……为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昏晨:早晚。室:筑室,用如动词。○言主人亦喜苦中之乐,承首段补说建苦斋于此的原因。童儿:年岁小的仆人。童,“僮”的本字,谓奴仆。启:开,扫除。陨:坠落,脱落。箨:笋壳的俗称。蓺:种植。粟:谷子,古代为粮食的通称。菽: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茹啖:吃。二字同义。荑:茅草的嫩芽。○写其种植吃食之乐。间:间或,有时。降:向下走。临:到。清泠:清爽寒凉之意,此处指清凉的溪水。樵歌:此指打柴人唱的山歌。出林:指樵歌的声音传出树林。○写其游山玩水之乐。结尾总写一笔,直以“乐”字点出。第三段:承前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趣。前段写“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此段就有点“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的意味了。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chóng)褥(rù),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chún)饫(yù)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lì),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diào),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zhēn)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夫:那些,代词。膏粱之子:富贵之家的人。燕坐:闲坐,安坐。燕,通“宴”,安闲。华堂:华丽的厅堂。历:经历。农亩:农田。重:多,多层,厚。舆隶:仆役。舆和隶,都是我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呼。运穷:运尽。艾:止,尽。颠沛:跌倒,引申为处境狼狈,生活困顿。不侧:意外。醉醇饫肥:酣饮味道浓厚的酒,饱餐肥美的肉食。醉,酣饮。饫,饱食。醇,酒质浓厚。肥,肥美。“醇”和“肥”都用作名词。实:装满。疏粝:粗劣的饭食。疏,糙米。粝,粗米。籍柔覆温: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温暖的被子。籍,通“藉”,以物铺垫。柔、温,都用如名词。御:用。蓬藿:此处指用蓬草、藿草编的衣物。偷:苟且。庸:岂,难道,表示反问。○批评膏粱之子只求安逸享乐,一旦遇到逆境就不能生活;承上文之议论,说明“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之意。第四段:深入一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在。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刘子:刘基自称。子,先生。名:命名,取名,动词。最后一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苦斋记刘基境苦物苦人苦理可炼品性可利世人可悦身心趣情先苦后乐先乐后苦苦乐相倚乐居乐生乐食苦之草苦之菜苦之实苦之笋植物皆乐此苦生于地本该是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茶也苦得异样。恶水中之鱼亦苦言主人亦喜苦中之乐,说建苦斋于此的原因。从木、草、菜、果、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喜苦中之乐,吃食之乐游山玩水之乐。直以“乐”字点出。阐明“苦与乐,相为倚伏”的关系批评膏粱之子只求安逸享乐,一旦遇到逆境就不能生活引孟子之言,说明在困境中经受磨练,可以去苦就乐。直接表明自己与膏粱之子相对立的苦乐观。连引数典,一反一正,形成强烈对比,阐明自己苦乐观的正确。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第一段:从其环境、气候与植物特性的简略介绍中说明“苦”的由来。第二段:写乐生于此地的“物性之苦者”,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第三段:承前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趣。前段写“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此段就有点“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的意味了。第四段:深入一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在。第五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全文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通假字: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楛竹之笋,其槚荼亦苦于常荼。燕坐于华堂之上,籍柔覆温之躯,有:同“又”。茆:通“茅”,茅草。楛同“苦”荼同“茶”燕,通“宴”,安闲。籍,通“藉”,以物铺垫。岸外而臼中。故植物中之。能已积热,其洩水皆啮石出。茹啖其草木之荑实。一旦运穷福艾。不可以实疏粝,高貌。受到止,治,消散冲刷吃止,尽。装满。初食颇苦难。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今义:痛苦和灾难。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剑溪之水出焉。焉:于是,这里。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之:助词,这里用于和中心词具有同一性的定语之后,可译为“这一类的”,下文“之草”、“之菜”、“之实”、“之笋”的“之”与此同。久则弥觉其甘,则:就,连词。人莫知其乐也。莫:没育谁,代词。人知乐之为乐,“之”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而不知苦之为乐,而:却,连词。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则:那么,连词。虽欲效野夫贱隶,虽:即使,连词。井以甘竭:以,因为。词类活用:野蜂巢其间,巢:做窝。用如动词。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艰:以……为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故遂择其窊而室焉。室:筑室,用如动词。人知乐其乐。前一个“乐”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醉醇饫肥:酣饮味道浓厚的酒,饱餐肥美的肉食。醉,酣饮。饫,饱食。醇,酒质浓厚。肥,肥美。“醇”和“肥”在这里都用作名词。籍柔覆温之躯。柔、温,都用如名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使……困苦,使动用法。劳:使……劳累,使动用法。饿:使……饥饿,使动用法。古今异义:初食颇苦难。古义: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今义:痛苦和灾难。文章主旨本文记述了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命名的由来与意义,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
本文标题:《苦斋记》整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2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