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第五章 旅游景区与当地居民的
第五章旅游景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讲人:孙亚辉第五章旅游景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第一节作为利益主体的当地居民分析第二节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第三节关于社区旅游第四节旅游景区中当地居民的行为管理第五节国内外社区旅游及社区参与旅游经验借鉴第一节作为利益主体的当地居民分析一、当地居民在旅游景区中的地位二、当地居民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三、旅游景区中当地居民的权利一、当地居民在旅游景区中的地位弱势地位如享受不到旅游带来的益处,对旅游业及旅游者产生不良感知,对发展旅游形成排斥心理,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主体:是景区的主人,处于旅游景区发展的核心地位又是客体:是景区的一部分,逐步被视为旅游产品的核心二、当地居民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一)当地居民与旅游景区的关系(二)当地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三)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的关系(四)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关系(一)当地居民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共存共荣、互相融合的关系资源遭破坏居民生活无依托社区不仅提供自然景观或人文风情,也提供旅游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环境(二)当地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1.主导与参与的关系旅游管理体制是政府主导政府提高社区居民的经营技能和专业素质,保障社区居民的合理权利,提供贷款社区居民配合政府工作2.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为社区服务的(三)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的关系利益关系旅游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商机和培训等,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建设项目必须经过社区居民的同意(四)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关系主人与客人的关系当社区居民感到收益大于付出时---友好小于---敌对社区居民较强的地方荣誉感有助于提高对旅游发展带来的诸多不便的容忍度三、旅游景区中当地居民的权利(一)决策过程的参与(二)利益分配的参与(一)决策过程的参与1.社区及旅游业基本情况调查2.设计、修正旅游调查问卷和民意测试问卷3.问卷调查及分析4.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方案5.公布旅游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征求意见6.召开旅游听证大会7.整理、确定旅游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8.评审9.评价和检验1.社区及旅游业基本情况调查通过当地旅游局来了解本地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旅游业收入、游客数量、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等社区调查:社区人口、工农业产值、人均收入水平、政府政策等2.设计、修正旅游调查问卷和民意测试问卷民意测试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看法对发展哪些旅游产品的看法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以及不同居民之间看法的差别3.问卷调查及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出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关注点4.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案最好有两至三个,供社区居民选择5.公布旅游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征求意见旅游发展战略公布于众:电视、报纸、互联网、入户发放等形式如有异议---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合理意见如强烈反对---重新考虑方案的可行性6.召开旅游听证大会程序一:专家、政府将规划成果向社区居民代表进行介绍程序二:实施方案分割,分别打分程序三:与旅游规划发展实施方案的原先顺序进行对比,如有出入,再次磋商有较大分歧时,重新设计7.整理、确定旅游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由专家做无群众参与8.评审加入一定比例的社区居民代表9.评价和检验旅游规划实施后,专家协同政府部门对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检验社区参与的效果对下一次参与进行修正和完善在参与机制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将参与机制纳入当地的政策法规中,形成固定的制度(二)利益分配的参与1.经济利益分配2.培训和教育3.就业4.商机1.经济利益分配1分配方式有两种成立一个协调各方利益的组织,即旅游利益协调委员会,相关利益主体都有代表参加成立集体性质的股份制公司,所有的社区居民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分配原则由相关人员商定1.经济利益分配2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的获得途径劳务收入从商收入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入股参与旅游景区开发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案例岳西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的若干规定=9司空山–看招商引资最后部分看妙道山1.经济利益分配3额外收入:基于社区成员的身份而获得的一些经济利益2.培训和教育基础性培训基础的礼貌礼节本地资源的介绍旅游知识、旅游技能培训专门性培训英语培训管理销售等教育:培养社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3.就业优先考虑本社区居民的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助于当地社区稳定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效率问题4.商机鼓励、引导本地居民从事旅游商业活动提供优惠条件:如贷款建立家庭旅馆等形式弱小企业受到强大的竞争,如何缓解特色服务、入股、特色工艺品等第二节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一、国外研究综述二、国内研究综述三、国内外关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方法一、国外研究综述1为什么要研究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承担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忽视他们的社会承载力极限问题以及长期福利待遇-----对抗和冲突---阻碍旅游业发展一、国外研究综述2(一)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二)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因素(三)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理论解释(四)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管理建议(一)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1.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因素2.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影响因素3.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在旅游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4.旅游目的地居民分类5.目的地居民感知旅游影响及居民态度的文献综述1.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因素居民对旅游影响的关系程度依次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保护、经济收益、社会成本、文化收益乡村旅游:经济影响占优势正面影响:经济(就业、收入)负面影响:交通、犯罪、吸毒、酗酒旅游发展水平高的市中心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比较消极2.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影响因素旅游产生的就业机会对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积极影响旅游发展消弱了当地居民的友谊导致旅游地交通阻塞、商店或其他场所人员拥挤、犯罪率高、干扰居民日常生活外在因素:发展的程度、旅游者类型、旅游者的比率、季节性因素内在因素:主人的特征-参与旅游的程度、社会经济特征、居住地距离旅游中心区的远近、居住的时间长短等3.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在旅游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关于地方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社会影响,减少旅游者与居民间冲突,并制订规划,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由于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并非处于真空状态,并受当前的经济、环境意识、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体现在个人、社区或社会等不同层次,其结果则有所不同4.旅游目的地居民分类热爱者、憎恨者、谨慎热爱者、中立者、有理由的热爱者热爱者、憎恨者、克制者和自私者支持者、反对者和中立者5.目的地居民感知旅游影响及居民态度的文献综述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经济及环境影响的正面或负面态度往往易于达成共识,而关于居民对社会及文化影响的态度却有时向左见P113页(二)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因素1.对旅游的经济依托度2.居民参与旅游决策或对旅游业的控制3.人口学特征4.其他1.对旅游的经济依托度就业的居民—欢迎零售商的评价高于旅游者的评价当地居民对旅游寄予厚望,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却未能实现。从事旅游业的工资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水平,且工作条件恶劣—敌视2.居民参与旅游决策或对旅游业的控制参与—支持缺乏了解---怀疑和灵敏,容忍度降低3.人口学特征对旅游业的态度与其受教育程度、年龄、出生地、性别等个人特征之间的联系性别:研究结果不同年龄:老年居民易受负面影响,但他们对旅游业的态度比年轻人更为友善受教育程度:高—越愿意与旅游者交流只有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影响,其他无显著影响,更注重个人的价值观4.其他距离:远---冷漠出生地:居住时间越长,越反对旅游者及旅游业客/主比:越低—影响低季节(三)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理论解释1.多可西等人的发展阶段理论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3.社会承载力理论4.社会交换理论5.旅游依托理论6.社会表象理论1.多可西等人的发展阶段理论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随旅游开发的深入,经历一系列不同阶段从最初的愉快(乐于接触),演变为冷淡(对大量游客逐渐冷漠),恼怒(对物价上升、犯罪、粗鲁及文化准则遭受的破坏表示关注和愤怒),直到敌视(公开地或隐蔽地对游客进行冒犯)阶段指责:这一模型对旅游地居民反应的理解过于简单化,但模型至少描述了居民在旅游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演变经历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兴阶段前四个阶段—持积极欢迎态度然后---保守因为他们原本期望的旅游获益不切实际,或他们认为真正获益的仅为旅游地少数人群3.社会承载力理论理论认为:当旅游地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可接受的改变,即超过其承载力后,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初期阶段的支持态度会转为反对发展有限度4.社会交换理论当居民与旅游业之间资源交换的程度很高而且处于平等位置,或者虽然不平等,但是倾向于居民一方,他们对旅游业则持积极支持态度如果资源交换虽然平等,但交换程度低,或者是地位不平等,居民的态度则转变为消极反对5.旅游依托理论按其对旅游依托的不同程度将他们分为旅游饱和型、旅游意识型、旅游饥渴型旅游饱和型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负面感知最强烈旅游意识型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负面感知旅游饥渴型社区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最强烈6.社会表象理论理论认为:只要居民认为发展旅游给他们带来了某种影响,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回应,而并不在意这种感觉是否是真实的在这种社会表象的引导下,居民甚至会把社区出现的其他一些与旅游业发展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社会消极现象也统统归咎于旅游业(四)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管理建议案例--社区公平受益与参与有效性二、国内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个案研究主要研究旅游经济影响感知、旅游环境影响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研究较少(一)国外相关理论引介(二)国内学者的理论创建(三)个案研究(四)对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的展望(二)国内学者的理论创建研究起步较晚大量的研究是建立在西方的理论之上,并试图对其作出验证与回应,理论创建不多(三)个案研究1.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类型2.基于态度和行为的居民群体划分3.影响因素分析1.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类型个案研究均从居民感知到的对象出发,将其区分为正面影响感知与负面影响感知研究地:大理普陀山平遥古镇乌镇张家界吐鲁番葡萄沟汉茂陵南京江心洲等个案研究对比研究(地区对比和国内外对比)调查前的理论假设与针对被调查者设计的指标至关重要,国内研究同样借鉴和援引了国外相关成果中的调查问卷项目(见表5—3)2.基于态度和行为的居民群体划分国内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见表5—43.影响因素分析旅游地发展阶段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老年人对社会文化感知最强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感知旅游的正面社会文化影响居民旅游相关度:接触多感知强社区归属感:居住时间长,文化负面态度本地出生的居民对旅游的发展比非本地出生的居民更积极(四)对国内研究的展望经济和管理类研究多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理论分析多,数据分析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理论创建少,缺乏深度研究负面影响借鉴的同时,要体现中国的差异性加强个案研究理论概括和提升三、国内外关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用社会学的统计方法进行调查数据的抽取与分析Lankford&Howard27个变量指标两个因子大类Ap&Crompton35个变量指标七个因子大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拥挤/堵塞服务税收社区态度见表5-5第三节关于社区旅游一、社区旅游的概念及内涵二、社区旅游的分类及整合三、社区旅游的特点四、社区旅游的意义五、社区旅游的吸引力分析六、社区旅游的开发策略一、社区旅游的概念及内涵(一)社区的概念及内涵(二)旅游社区的界定(三)社区旅
本文标题:第五章 旅游景区与当地居民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3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