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词解释(第一分册)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代两河流域人类使用的文字,它代表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之一。《汉穆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为了进一步巩固王国统治,集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编订法典。该法典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也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版文字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前发明了象形文字,他们普遍使用纸草作为书写工具,因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随着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2年的征服及此后诸文明的入侵,使象形文字逐渐退出使用。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它象征着古代埃及法老的专制权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种姓制度:公元前14世纪以后,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地区,逐渐建立种姓制度,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种姓在理论上是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造成了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流动。佛教的创始与经典:公元前6世纪,佛教作为不满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的新宗教诞生,相传其创教者为悉达多,早期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其经典总称大藏经,分为经、律、论三部分。《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最著名的梵文史诗文学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两个史诗均产生于民间口头创作,后经流传、润色而定型,史诗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也反映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及雅利安人入侵的情况。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繁荣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期,特别是雅典城邦文明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古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随着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希腊各地相继形成200多个城邦。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形成独立国家,小国寡民是其基本特征。城邦制度与希腊当时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在平民与氏族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的,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以及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重要里程碑,“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期)是雅典民主的全盛期。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建立于“伯里克利时代”,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亚柱式的建筑,是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荷马史诗》:相传古希腊诗人荷马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写成《荷马史诗》,该书属于“英雄史诗”,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很大的史料价值,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希腊哲学: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欧洲语言文字的“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爱好知识之学”,古希腊哲学家冲破宗教神话的束缚,力求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解释世界,古典时代是古希腊哲学的繁荣期,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历史》:有“史学之父”美誉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以希波战争为主要内容,撰写了该书,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被认为是欧洲历史学的源头(或诞生的标志)。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代末,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帝国维持了长达200多年的和平发展阶段,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极盛,形成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帝国,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基督教的创始与经典:公元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相传耶稣创立,是犹太下层民众反抗罗马帝国暴政和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运动的产物,早期倡导人人平等、博爱互助,其经典被称为圣经,包括《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两部分。“十二铜表法”:在罗马共和国平民不断的斗争下,政府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汇编了罗马人传统习惯法。此法虽然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倾向,但体现了法治精神,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的状况。此法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公民法:随着古罗马国家的发展与壮大,为了进一步有效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经济权利,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颁布了一系列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的法规和文献,被统称为“公民法”。万民法:在罗马共和国后期及罗马帝国时代,“公民法”不适应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罗马国家逐渐形成了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统称为“万民法”。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罗马人与境内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别逐渐消失,于是“公民法”和“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伊斯兰教的诞生与经典: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在宗教的影响下,7世纪30年代初,阿拉伯统一国家初具形态。《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采邑改革: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称为“采邑改革”。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从长远看,该项改革使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封建等级制:封建等级制是西欧中世纪主要的政治制度。公元8世纪的采邑改革促进了该制度的确立。在这一体制下,国王没有实权,领主势力做大,王国分裂割据。中世纪中后期逐渐瓦解。中世纪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它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相对封闭,国王、教会贵族、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农奴依附领主。14世纪后,生产力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导致庄园开始衰落。城市的复兴与自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城市复兴,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沿岸地区发展最早、最快。城市以商业手工业为主,规模有限,有一定自治权。城市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等级君主制:中世纪中后期,王权与市民阶层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13世纪下半叶,等级君主制登上历史舞台,该制度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英国议会和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该制度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等级代表会议:等级代表会议是西欧中世纪等级君主制的重要政权形式,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及城市市民共同与会。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兴起:随着西欧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要求开展世俗教育,在教会的支持下,大学兴起。中世纪大学比较重视神学教育,但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名词解释作业(第二分册)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中国时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稻作、旱地农业南北并立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炎黄传说:传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反映了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及相关英雄人物。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炎黄传说具有突出地位,载于后世文献。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文献中的夏: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夏的记载是后世的,主要包括儒家典籍大同、小康之世的描述和史书中启建立夏朝的描述。从文献记载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里头文化:在对于夏史的探索中,时间与地域上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宫殿遗址及相关文物,说明社会分化已很明显。二里头文化为夏史探索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方国联盟:商的国家体制有“内服”和“外服”之别,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大邑商”地区,外服是其间接管辖的“四方”、“四土”,包括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共主,方国臣服或归附于商,形成方国联盟。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三代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商朝正处青铜时代盛期,工艺精湛,如大型器物“司母戊鼎”等。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象征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也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甲骨文: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的历史状况,为探究商史提供第一手资料。封邦建国:西周初年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周王朝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分封臣服的殷人后裔及方国首领外,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政治中心,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了王权地位。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次重大社会转型,此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对社会提出不同观点,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儒、法、道三家影响最大。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设,孔子创造“仁”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强调仁政,荀子熔礼法于一炉。儒家学派对春秋战国动荡格局持不满的态度。战国法家学派: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该学派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倡“法治”为特点,倡导功利主义,主张君主集权制度,提出富强争霸之策,受到当政者欢迎,然其提倡专制、严刑等,也体现了消极面。春秋战国道家学派:道家学派以老子为始祖,该学派对春秋战国之世持绝对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道家还倡导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商鞅变法:战国初年,秦孝公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改革内容包括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该改革持续开展,使得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秦朝中央集权体制: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从政治上建立中央以皇帝为核心的集权体制和地方的郡县体制,还在经济、文化上采取一系列大一统政策,由此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统治者实行严刑酷法,最终激化社会矛盾。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解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虽然起义失败,但各地反秦起义闻风响应,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秦朝末年,王侯将相不必贵胄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西汉的开国皇帝和群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刘邦出身农民家庭,曾任亭长,群臣或任县吏士卒,或是布衣平民,形成布衣将相之局,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汉承秦制:西汉初年,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行政宽简以改秦弊。但汉初统治者在郡县制外还封同姓诸侯,最终导致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引发内乱。黄老之说: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遵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此学派理论被汉初统治者采纳治国,以求恢复国力。文景之治:西汉初年,民生凋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统治者用黄老之说治国。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以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在“文景之治”的物质基础上,汉武帝行加强皇帝集权之举,包括:设置“内朝”裁抑相权,创设刺史制度监控地方,颁“推恩令”消除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豪强地主:东汉时,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土地兼并严重,不少豪强拥有大庄园,组建私人武装,把持地方舆论,世代为高官,此后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王朝中央集权构成巨大威胁。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刘备与孙权的联军在赤壁运用火攻大败曹军,此战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东南辖区,使得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军。此后,刘备、孙权尽力扩张在南方的势力。公元220、221、229年,曹魏、蜀汉、东吴先后建国,呈现三分天下的势力均衡格局。三国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由于东汉末年北方战乱集中,
本文标题:楔形文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4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