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曹丕的《典论・论文》
曹丕的《典论·论文》一、曹丕其人及其时代二、批评论、文人相轻三、文体论四、文气说五、文学价值观曹丕其人及其时代曹丕,字子桓,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生于东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卒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曹操次子。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被封为魏王,二十五年(220),曹操死,丕袭位为魏王,不久,废汉献帝自立,史称文帝。曹丕其人及其时代曹丕是一个政治家、学者、诗人。他多才多艺,有胆有识。政治上主张“以德化民”,被后人成为“旧时明君的典型”(郭沫若)。作为一个学者,他一生博览群书,曾经动员大批学有专长的人将当时众多书籍分门别类,编成《皇览》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的类书。同时,他还是一个诗人,写了不少优秀的诗,其中,有五言,有七言,大都感情真挚,文辞优美。曹丕其人及其时代汉献帝建安年间,他与父亲曹操、弟弟曹植处于核心地位,统领着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据《三国志》记载,这个集团的成员多达一百多人,著名的是“建安七子”,即《典论·论文》中评论的七个人。可见,当时虽然处于乱世,文学也是非常兴盛的。曹丕其人及其时代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这样评价曹丕所处的时代:“他(指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言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鲁迅在这里说“曹丕的一个时代”,不仅着眼于曹丕是一代君主,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而且,更主要的是着眼于曹丕的文学地位,这两方面共同确立了他文坛领袖的地位。曹丕其人及其时代曹丕著有《典论》一书,是当时的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典论》共五卷二十篇文章,主要讨论各种事物的法则,被时人视为规范文人言行的法典。曹丕其人及其时代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曹丕根据过去文学批评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以往批评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是:a贵远贱今,向声背实。b闇于自见,谓己为贤。他提出的主张是“审己度人”。文人相轻:关于批评心理的分析曹丕从古往今来的文学批评实践中领悟了“文人相轻”这一心理,在《典论·论文》开篇就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认识到,这是一种不良的恶习,这一陋习是贯穿古今的,说到底,是一种民族心理在文学批评中的表现。曹丕分析了这一恶习产生的原因,他认为是作家、批评家的认识偏差问题,只做到了“知己”,而没做到“知彼”。一方面表现对自己长处的“善于自见”,对别人长处的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表现对自己短处的视而不见,对别人短处的视而易见。文人相轻:关于批评心理的分析文人相轻:关于批评心理的分析曹丕认为,作家的文学才能是有差别的,每个人都有局限性,不可能人人都是通才。他的基本态度是:“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众多的文体决定作家的文学创作只能在某些领域保持优势,即他只可能在一个或几个领域独领风骚,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独领风骚。这是由作家、艺术家的修养、气质、情感、性格等因素所决定的。文人相轻:关于批评心理的分析曹丕真切看到了这种风气的危害,将之上升为一个民族的恶劣性来加以讨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就具有了强烈的民族批判精神。这种“文人相轻”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恶劣而深远的,它导致了文学创作领域妄自高大、故步自封风气的产生,也导致了文学批评领域相互吹捧、虚夸不实等非民主气氛的产生。曹丕认为,这种风气应该予以纠正。正是在对文人相轻这一心理陋习的分析批判基础之上,曹丕展开了他的文学主体批评。文体论共论述文体八种:奏议宜雅(文辞的典雅,又指内容的雅正),书论宜理(书论的写作以说理为主,要求说理严密有理致),铭诔尚实(文辞的朴实,内容真实),诗赋欲丽(肯定审美价值)。文气说曹丕的《论文》开始鲜明地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并用以分析作家不同的才情与作品的不同风格。曹丕的“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与作家气质相通的作品的艺术风格。文以气为主:关于作家创作主体性的认识曹丕认为,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是以“气”为支撑的。这个“气”表现在作家艺术家身上,具化为作家艺术家的主体的道德、性格、气质及审美修养,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融入文学艺术作品诸因素中去,则是文学艺术的风格。这风格是独特的,也只有独特,才能形成风格。文以气为主:关于作家创作主体性的认识曹丕还认为,“气”有清浊之分。所谓清浊,一方面说人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是指称文学风格,是对文学风格的简单举例。清是清爽、清刚,它是指人的性格所呈现出来的阳刚、俊秀、豪迈的特征。浊是浑浊、重浊,它是指人的性格所呈现出来的阴柔、凝重、沉郁的特征。文以气为主:关于作家创作主体性的认识曹丕的“文气”说,第一次正式认识到作家主体性的特征及其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把文学研究真正地与对人的研究结合起来,把作家看作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非常难得的。它标志着文学创作中人的自觉,也标志着文学批评中人的自觉,对研究作家主体、指导文学创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关于文学价值的思考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里的“文章”意义宽泛,不仅指审美性的文学作品,而且指非审美性的实用性文章,但是,“文章”已经具有了文学的意义。曹丕认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种是“经国之大业”,有益于国家;一种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自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把对文学价值的思考与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进步的文学观念。
本文标题:曹丕的《典论・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9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