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糖尿病十大安全目标解读
糖尿病护理安全目标(2014年)解读之目标要素解读内分泌科我的思考为什么要开展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安全目标?什么是安全质量目标?目录安全目标提出背景专科护理安全目标制定思路专科护理安全目标的落实123专科护理安全目标的临床评价4海恩法则的启示保证安全,预防为主要预防死亡重伤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要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20052006200820092014卫生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提出保障患者安全作为医院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之一《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20个《广东省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2014年版)》印发通知,增加至19个专科并更新部分内容《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10个,顺序调整,措施可操作性强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8个背景:患者安全目标的提出专科护理安全目标制定的思路息息相关以小见大出院后住院时入院前病房中高风险环节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影响护士安全操作的有潜在安全问题的可帮助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的糖尿病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2014年)内容1.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预防及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2.规范血糖监测技术,正确监测血糖。3.建立糖尿病患者“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危急值”。4.加强口服抗糖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5.落实胰岛素注射规范,保证注射安全6.落实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管理,维持理想体重。7.正确指导患者运动,达到有效、安全的运动效果。8.正确防治低血糖,有效预防严重低血糖发生。9.指导患者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10.提高糖尿病专科设备的有效使用(胰岛素泵、便携式血糖仪、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专科护理安全目标的落实目标一: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预防及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识别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做到早期预防与干预。“糖尿病知识培训定期检查改变生活方式目标一: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预防及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对于血糖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应通过科学饮食和合理运动进行早期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并定期随访,密切关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同时给予社会心理支持。“各病区联络护士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必要时请营养师会诊参照《糖尿病营养治疗》定期组织糖尿病小组教育,邀请康复运动治疗师、营养师、足病师共同参与目标一: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预防及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对于空腹血糖(静脉血浆葡萄糖)≥5.6mmol/L的患者应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掌握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或加上≥11.1mmol/L(2)空腹血糖检测或加上≥7.0mmol/L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检测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11.1mmol/L初诊患者需评估年龄、起病特点、饮食、运动习惯、营养状况、体重变化(若是儿童和青少年,需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各代谢指标情况、有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发生史、有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及合并症、目前的治疗方案、有无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等目标一: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预防及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标一: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预防及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定期随防,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血清TSH肝功能血脂谱血压臀围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足部筛查眼底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肌酐和GFR体重BMI身高HbA1c心电图皮肤检查腰围项目测量频率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血压及检查皮肤(胰岛素注射部位)每次就诊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监测方案HbA1c每3个月血脂谱(总胆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肝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比值)、血清肌酐和计算的GFR(肾小球滤过率)、心电图,眼底检查及足部筛查(望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触诊、膝反射、震荡觉、痛觉、温度觉和尼龙丝触觉)每年目标二:规范血糖监测技术,正确监测血糖。1操作者应该掌握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影响血糖仪监测结果的因素。2试纸保存正确,严禁使用过期、弯曲、潮湿、破碎、或其它已经受损的血糖试纸。3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的代码必须一致。4血糖仪定期质控、维护、清洁,确保血糖仪能正常使用。5采血方法正确,待酒精干后才能采血,避免用力挤血导致组织液的不正常渗出。6发现血糖值与临床症状不吻合时,应重复测量,并及时与医生沟通7使用一次性采血装置,杜绝交叉感染8使用过的采血针与血糖试纸按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可重复利用。9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时间点及血糖监测频率,进餐时间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目标二:规范血糖监测技术,正确监测血糖。目标三:建立糖尿病患者“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危急值”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应做好报告及记录:血糖≤3.9mmol/L或≥16.7mmol/L;血浆渗透压在≥320mOsm/L;血钾≤2.8mmol/L或≥6.0mmol/L;动脉血PH值<7.25或≥7.55;血钠<120mmol/L或>160mmol/L;血酮≥4.8mmol/L。参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静脉采血操作指引》建立适应本单位清晰、明了的“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理流程。糖尿病患者的“危急情况”应包括血糖、渗透压、血钾、血酮、PH值、血钠等。采用床边血糖监测,指尖血糖≤2.8mmol/L或≥27.7mmol/L时需立即抽静脉血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值。严格落实血糖监测的质量控制,要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目标四:加强口服抗糖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1、参照《常用口服降糖药说明》;2、使用《糖尿病病人住院须知》1有药物管理相关制度(如基数制订,药物应在有效期内、无变质,放臵位臵合理,配有药品说明书等)。2护士知晓口服抗糖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时间及方法、主要的作用原理及不良反应等3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餐前、餐中、餐后服用)、服药时间与进餐时间的关系、服药方法(吞服、嚼碎),指导患者正确应对药物引发的低血糖症状4跟进患者的服用药物及进餐情况。如出现漏服药物,应根据口服药物的起效时间、前后两餐进餐时间、血糖值,指导患者漏服补救5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建议医生调整口服药物剂量或类型6按需要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护理单》目标五:落实胰岛素注射规范,保证注射安全1、按高危药物管理规范管理胰岛素。3、护士应掌握胰岛素的分类、药理作用、起效时间、达峰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及给药途径。2、有胰岛素注射相关技术操作指引。4、护士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并轮流更换,保证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皮肤无发生硬结、增生、感染、萎缩等现象保存区域须有醒目标识;使用重组人胰岛素的输液均须加盖“高危”警示标识参照《各类胰岛素使用指引》参照《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指引》目前我院尚未引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但规定普通胰岛素的抽取须用1mL注射器。参照《胰岛素注射区域》制作四卡并下发至各科室目标五:落实胰岛素注射规范,保证注射安全5、护士正确处理胰岛素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如过敏、低血糖等)6、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建议医生调整患者胰岛素剂量。7、当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注射胰岛素,护士应在患者出院前几天,指导患者(和/或家属)胰岛素自我注射,告知胰岛素存放要求。在出院前评估患者(和/或家属)是否掌握胰岛素注射技能及胰岛素存放要求。8、按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护理单》要求各科室护士需确保饭餐在场时才能给患者注射胰岛素各病区设立糖尿病联络员,负责糖尿病病人评估与健康教育修改并推行使用《糖尿病病人住院须知》参照《低血糖诊治流程》及时了解患者进食情况,便于调整胰岛素的治疗量,如出现纳差时应当及时汇报医生,调整当餐胰岛素的注射剂量未开封胰岛素:冰箱2-8℃保存;开封后的重组人胰岛素:室温下24h开封后的胰岛素笔:室温<28℃,保存<28天。已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必须标注有效期以及粘贴标识(目前已制作相关胰岛素使用标识并下发)目标六:落实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管理,维持理想体重。1234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上臂围、小腿围、三头肌皮肤摺叠厚度,评估体质指数及营养状态,确定患者的理想体重,与患者共同制定长、短期体重管理目标。评估患者是否了解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改善食物的升糖指数。评估患者近期的膳食种类、食欲、饮食习惯以及血糖、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等,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处方。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其他代谢指标,包括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制定个体化控制目标。目标六:落实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管理,维持理想体重。5678根据使用的降糖药物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进餐时间,并跟进患者的进餐情况。指导患者每周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做好饮食日记,了解患者是否按照计划饮食,记录与报告饮食异常情况(患者进食过多或过少、自行加餐等)。告知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自行进餐。参照《糖尿病营养治疗》各病区联络护士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必要时请营养师会诊目标七:正确指导患者运动,达到有效、安全的运动效果。评估患者有无运动的禁忌症,合并急性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超过16.7mmol/L)等的患者应禁忌运动。1评估患者的运动习惯、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及每天的运动量。2评估患者的运动强度、运动方式。3运动前监测血糖,如血糖<5.6mmol/L,先进食含15g葡萄糖的食物后再进行运动4运动时应携带糖尿病身份卡及糖果,穿合适的鞋袜,准备毛巾及足够的水。5指导患者掌握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预防不良事件发生。6目标七:正确指导患者运动,达到有效、安全的运动效果。糖尿病患者运动后可能会有延迟低血糖的危险,应注意跟进患者运动后血糖情况。7运动后不宜立即马上行冷水浴或热水浴,应进行5—10min的整理运动,待心率比静息时高5—10次/min后坐下休息。8运动时间应在餐后1小时(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时间),运动持续时间为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150分钟以上,且间隔小于2天。指导患者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活动后的最大心率应达到(220—年龄)的60%~70%。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举重、长跑、球类运动,可选择游泳、散步、骑车、轻缓的需氧运动;保护性感觉减退者患者应避免跑步、长时间走路等,可选择游泳等非负重锻炼;视网膜病变患者因剧烈运动可导致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故应避免无氧运动和紧张刺激的锻炼。指导患者正确应对运动引起的低血糖,可进食含15g葡萄糖的食物,口服拜糖平患者应选择糖果或者含糖饮料。运动后注意检查足部皮肤,有无青紫、红肿、水泡、血泡、目标八:正确防治低血糖,有效预防严重低血糖发生推行“糖尿病病人外出信息卡”参照《低血糖诊治流程》糖尿病专科护士定期到科室督查护士对低血糖的处理方法的掌握情况护士应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识,能识别低血糖,了解不同人群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值,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值可适当放宽,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应严格控制目标值。12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监测血糖5~7次/d。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当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结束后,要根据当时的血糖测量值,询问医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停止还是减量,并监测血糖。发生低血糖时,应在干预措施实施后每15min监测血糖一次,直至血糖恢复正常3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时,监测血糖1次/h,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下降速度保持在每小时4~6mmol/L,以免发生因降糖速度过快导致低血糖。血糖降至13.9mmol/L时遵医嘱停止使用或减少剂量。了解有无“无症状性低血
本文标题:糖尿病十大安全目标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1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