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新增交通警察手势类16道试题清单
第15卷第2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5No22009年4月J.CENT.SOUTHUNIV.(SOCIALSCIENCE)Apr2009《循环日报》及王韬报刊思想评析袁新洁(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湖南湘潭,411201)摘要:王韬是我国维新运动兴起前最重要的新闻思想家,他集办报实践家与学者于一身,站在中西汇通的角度上,全面阐述了对新闻事业的认识,对中国新闻思想的奠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维新思想家们的办报理念及办报实践。文章拟以《循环日报》为例,对王韬的报刊思想作简要的评析:一是“四方通达”的新闻功能观;二是“立言求变”的新闻政论观;三是“通才”的新闻人才观;四是“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新闻舆论主权观等。关键词:《循环日报》;王韬;报刊思想中图分类号:G2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09)02−0242−051874年2月4日,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该报一改中国传统报刊以传抄上谕、刊载章奏为主要内容的办报方式,而以“立言”为目的,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刊,使中国报刊首次以战斗的姿弁介入国内外政务大事之中,增强了报刊影响舆论的政治作用,提高了报刊的政治地位,冲破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樊篱,使《循环日报》成为我国第一个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讲坛,成为“文人论政”的最早的尝试。按美国汉学家柯文的说法,“《循环日报》是第一份完全由中国人管理而取得成功的报刊”[1](256)。王韬也因其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新闻报刊之父”[2](11)。本文拟以《循环日报》为例,对王韬的报刊思想作简要的评析。一、“四方通达”的新闻功能观(一)通内外:“通外情,广见闻”通内外即“通外情,广见闻”,“博采群言,兼收并蓄”,是王韬对报刊目的功能的最主要认识,也是报刊思想中的重中之重。1840年以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帝国主义的鸦片和枪炮打开,中外交涉便日益增多。然而,中国的官绅士民对西方的政情民俗,却“多有未明者”[3]47。王韬对这种情形惄然忧之。他开着一腔忧国忧民之心,为中国的保商御侮、变法自强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他尖锐地指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舍日报一途,将何所入门。”[4](41−45)基于此,王韬在《变法自强》等文章及给当时的一些官员的通信中,不厌其烦地论述办日报以“达内事于外”和“通外情于内”的主张。王韬的以日报通内外的思想,不仅远胜魏源的“夷情备采”,而且是中国新闻史上关于加强对外宣传的第一声呐喊。王韬希望《循环日报》能成为中西沟通的桥梁。以王韬对中学造诣之深、对西学了解之广,实具有沟通中西的良好条件。在这个桥梁上,王韬对“中国是世界中心”的旧观念提出了强烈质疑。在“中外新闻”“告白”两个栏目中,王韬对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作了大量的报道,对西方世界进行了超前性的全景式扫描。这种扫描改变当时的人们“甘坐因循,罔知远大”的陋习,使中国人知道“大地九州之外复有九州”,四书五经之外尚有舆图算术等自然科学知识[5](5)。王韬的这种贯通中西的魄力,让中国报刊开始“放眼看世界”,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二)通上下:“下情上闻,仁意下达”通上下即“下情上闻,仁意下达”,是指皇帝政府与民众舆论之间信息畅通无隔阂。王韬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堂廉高深,舆情隔阂”[6](65),这种上下蔽隔的直接后果便是政治腐败、民心涣散,导致中国不能自立,受制于人。而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不仅仅因为其甲兵精强,更重要的是因为其上下相通。因此王韬渴望中国也“上下相通”,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7](24)“然后弊无不革,利无不兴”[8](55)。他主张中国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政收稿日期:2009−01−20作者简介:袁新洁(1970−),男,湖南永顺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史,新闻业务.第2期袁新洁:《循环日报》及王韬报刊思想评析243府创办新报,以知地方之机宜,知讼狱之曲直。他还进一步呼吁清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刊,这样,“上下之交既无隔阂,则君民之情相浃洽”。[9]鉴于此,王韬对民间新闻赋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并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言论。这类言大至水灾、火灾、饥荒,小之赌博、偷盗、行乞,只要是当时社会生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王韬都能做出反应,并成为《循环日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部分。王韬为了实现报刊“通上下”的机能,在新闻报道和言论两方面孜孜以求,二者的内容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第一步,并大大超过了同时期其它中文报刊的水平,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王韬评述中外时势和鼓吹社会改良的政论,其思想水平之高,社会影响之大,可谓当时无双。(三)通易俗:“启民智、辅教化”文风通俗化是中国报刊文风的关键转变,也是“启民智、辅教化”的关键转变。《循环日报》创刊之初,王韬就在《本馆日报略论》中明确表述,他创办日报的目的之一,便是“俾众生感发善心,消除恶念,发幽光于潜德,开悔悟于愚民而已”[4](41−45)。他希望日报能够成为新的大众传媒的工具,这种大众化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来实现的。首先是语言表达上的“自抒胸臆”,文风的质直朴素。王韬说自己写言论“惟念宣尼有云,辞达而已矣”,反对“故弄玄虚”“隐晦曲折”和“故作惊人之语”。其次是篇幅大体固定。王韬的政论文体就固定在1000至1200字之间。这样固定篇幅,主要出自几个原因,一是要适应近代报刊固定版面的要求;二是为了适应读者的日常节奏;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大地拓展了读者对象,并因此选择不同的表述格式,不分尊卑贵贱地面向不同阶级、阶层、身份、地位、文化、经历等的读者统一体,使王韬的现代文体首次借助日报这种大众传媒的威力,开辟了宣传改良变法主张的天地。报刊不仅给王韬提供了现代性思想的舞台,也有机会让他尝试现代性的表达方式,这种现代报刊政论文体,即后来的社论体,成为了中国人在这一领域里最早的尝试。在中国古代论辩文体向着现代政论散文体转变的过程当中,具有首创之功,沾溉后人,非一代也,致使它如火如荼的燎原开来。梁启超的“新文体”正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二、“立言求变”的新闻政论观美国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保罗·科恩曾说,“在中国近代史的初期阶段,报刊一般都是作为专门赚钱的手段,几乎没有对社会各种问题表明弁度,或努力影响舆论的。王韬的报刊是一例外,其显著特征,就是几乎全由王韬亲手写成的定期政论。”[10](149)王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甚多,但内心深处崇尚的仍是“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境界,而“立言”就是王韬认为的国人办报的目的之所在。他在《循环日报》明确宣布要借“日报立言”,也就是说,借报刊这个舆论阵地来宣传变法自强主张。他第一次以政论为武器,让报刊融于政治。同时,王韬又是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要求的报人。他在《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这篇著名论文中系统总结了现代报馆的职能,其中一条就是,能自由地“直陈时事,无所忌讳,举其利弊,不过欲当局者采择之而己”。他还进一步指出“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认为“其言之而可采也,则同于葑菲之不遗;其言之而无足采也,则同于刍狗之可弃,无所谓讪谤也”。[9]这在当时万马齐喑的中国,不可不谓惊世骇俗了。他还进一步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中对舆论自由表现出了由衷的向往之情,他向往在中国大地上,有朝一日也能自由办报,出现“清议所至,足以维持大局”的局面。为此,他多次提出了放宽言禁、言论自由的要求,并以伦敦的《泰晤士报》为例,“国家大事视其言以别”,说明如果报刊编排得当并广泛发行,便能影响事弁发展,有效地阻止当政者权力滥用。王韬的观念虽然用的是儒家传统中的实用理性的思考方法,但毫无疑问的是,近代意义的报业及报刊观念,正是在王韬这些成长于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向西看、把西方作为参照对象的过程中导入的。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的近千篇论文,皆以内政外交等重要时事为题材,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表现了强烈的改革意识和爱国精神。一般认为,言论特别是政论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循环日报》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杰出报刊。从1874年到1884年10年的时间,王韬用“天南遁叟”“弢园农民”“遁窟废民”等笔名在《循环日报》土发表了《变法》《变法自强》《洋务》《重民》等百篇政论文章,系统宣传了他的“变法自强”的主张。具体而言,王韬的变法自强主张是由“治中”和“驭外”两部分组成的,“我国今日之急务,在治中、驭外而己”[8](20)。“治中”王韬以为不外乎变法自强。自强首先在于“创设局厂、铸枪炮、造舟舰、遣发幼童出洋,肆习西国语言文字、器艺学术而已”,在这里王韬还特意指出“行之当无徒袭其皮毛”[8](20)当然这还是内政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求富。王韬以为“富强即治之本也”,“舍富强而言治民,是不知为政也”[8](36)。富是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244的基础,富则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所以王韬提出了开采煤矿、大力新办纺织工业、近代交通工业、设立保险业等建议。“驭外又不外乎简公使、设领事、洞达洋务,宣扬国威而已”[8](20),王韬认为国富民强之后就应该及时开展驭外活动,以争取民族独立。故他在《循环日报》上发表了《设领事》《遣使》《使才》等文章,不但对出使人才做了一定的要求,而且还提出了简公使、设领事的独立外交思想。《循环日报》的言论特别是政论,对当时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犀利眼光,明显高出于同时代的一般文人。其政论的特质可用16个字来归纳,即高屋建瓴、经世致用、讲求时效、不拘一格,体现出大处着眼的宏观意识,注重现实的参与意识和不落俗套的开放意识。方汉奇先生评价说:“王韬的政论文章继承了中国历代杰出政论家的优点,同时有自己的风格。他反对‘泥古’,反对‘刻意模仿’,反对把文章写成‘千人一面’。他的政论文章深入浅出,言之有物,雄辩而富于感情,对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报刊政论有很大影响。”[11](365)三、“通才”的新闻人才观王韬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不仅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新闻业的后来者树立了足可效法的榜样,而且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和《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两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了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要求,即聘请“博古通今之士以操其简”,这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关于报人知识结构的论述,是“通才”办报思想的最早表述。王韬认为,所谓“通才”,不是那种只有“一技之长、一材之擅”的专业技术人才,更不是那种只知“圣贤经典、上下三千年之史册”而对于“泰西之国政、山川风土,茫然未有所闻”的“迂才”,[8](42)而是那种德行艺皆优、古今事皆通,尤其是以“通今为先”的人才。他认为,所谓“博古通今”,古则“通经术,谙史事”,今则“明经济,娴掌故,凡舆图算术胥统于此”[8](37)。王韬的新闻人才观,源于他对人才问题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王韬终其一生,几乎没间断过对人才重要性的呼喊。他常说“治国之要,曰举人才,曰固民心”,“国家之有才,犹人身之有精神”[8](168−169)。在王韬看来,人才是国家的根本所在,观察一个国家的强弱,主要是看其人才的兴衰程度。与传统的人才观相比,王韬的人才观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一是多样化、专门化。王韬强调人才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他的人才观,是以承认人才的多样化、专门化为前提的。他反对“今日治吏曹,明日治刑曹,未及熟其职事则又转而之他”,他认为“才有数等,有吏才,有将才,有匠才,有出使之才,有折冲御侮之才,有明体达用之才,有应急济变之才”。[12](278)而对专门人才的关注是王韬人才观的重心,强调人才的多样性与专门性,是王韬人才观的一大特点。他把人才与求强求富的工商金融、军事国防、科学教育、工程技术等实际专门活动联系在一起考虑。显然,他的人才观与提倡“君子不器”的传统人才观、把是否入仕作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是截然不同的。二是实用性、功利性。王韬认为所要培养的人才,虽然也有几分道德主义的倾向,但最终被他看重的还是实用功利,“所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纬,一切专求于实用”[8](141−142)。他多次对封建顽固派把迂腐虚无的道德放在首
本文标题:新增交通警察手势类16道试题清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1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