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年秋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键入文字]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复习简案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3×4+12和50-5×8的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9+18÷2和42÷6+7的计算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一、做手工。1、如果做4面小旗,还剩下多少颗星星?2、如果做8面小旗,还差多少颗星星?二、下面算式解决的是哪个问题?选一选,并算一算。(80-20)÷28×5+4100-8×62.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三、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67-4×923+5×73×8-12100-(46+52)(39+33)÷876-29-26(99-45)÷619+74-84四、他们买这些文具,一共花了多少元?[键入文字]3.能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例: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XkB1.com六、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解题时,要把自己想象成站在图面前去观察。要有移动的思想:看上面的用翻的方法;看侧面用转的方法。如:观察课桌,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2、结论: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3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二、连一连。新|课|标|第|一|网[键入文字]第三单元加与减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1、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2、剧场楼上有118个座位,楼下有348个座位,三、四年级同学一起去看电影,还有多少个空座位?二、食品店的进货单不小心被弄脏了,你能将表格填完整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单位:瓶)三、张奶奶想分三个月付款买下电视机,她应该选择哪种付款方式?[键入文字]四、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五、下面是“长沙—深圳”沿线车站的火车里程表。X|k|B|1.c|O|m1、株洲到衡阳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新|课|标|第|一|网2、707-486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3、一列火车从长沙出发,已经行驶了约500千米,在图中标出火车大概位置。六、328+397+204468+376-168900-281-436859-(162+88)[键入文字]第四单元乘与除一、口算乘法1、乘法算式的意义:例:25×4读作:“二十五乘以四”,“表示4个25的和是多少,或25的4倍是多少”。2、口算方法:例:①200×4=,先算2×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即200×4=8。②25×4=,想:把25分成20和5,20×4=80,5×4=20,80+20=100。3、口算都是从高位算起。二、笔算乘法(一)、一位数乘二、三位数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两条:(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掌握计算法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乘的顺序:从个位乘起;③、积与多位数的对位方法:从低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④、进位问题:将进位数字变小写在所进位数的横线上,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二)、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1、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①、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中间也有0:203×3=,704×2=,1502×3=。②、一个因数中间有0,而积中间没有0:407×4=。③、一个因数中间没有0,可是积的中间有0:243×7=。判断: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就有........0.。.(×)2、一个因数中末尾有0的乘法:①、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200×4=800,先算2×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②、积末尾的0的个数与一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A、一个因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250×7=,60×9=,.1110....×.5.=.B、一般..积末尾的....0.多于或等于一个因数末尾的............0.:多于1500×6=,等于2700×3=。(三)、估算与连乘1、估算只是求近似数,不算精确结果;2、估算的方法:先把多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与一位数相乘。.................................3、估算横式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如198×5≈(把198看成200),308×7≈(把308看成300),147×2≈(把147看成150),998×6≈(把998看成1000)。4、连乘时要一步一步细心地计算。45×4×720×8×5125×8×7360×(2×5)三、口算除法1、除法的读法以及表示的意义①、除法的两种读法:如:360÷9(1)从被除数读起:“三百六十除以九”;(2)“从除数读起:九除三百六十”。②、除法的意义:48÷3=16,“表示把4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或“48里面有几个3”。2、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例:8000÷2,先算8÷2=,再在商的末尾添()个0。转正面翻[键入文字]3、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例:48÷4=想:把48分成()和(),()÷4=(),()÷4=(),()+()=()。4、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例:360÷9=想:()个十除以()等于()个十。6、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先确定先算哪步后算哪步,再进行计算。一、做一做,算一算。二、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解释你的发现吗?20÷2=1022÷2=1124÷2=1226÷2=13三、1、买4支钢笔多少元?2、每盒水彩笔多少元?四、淘气记录了班级里四个小组的人数如下。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键入文字]○○○○○○五、算一算。50×6720÷955÷531×268÷2100×713×4160÷218×539÷319×388÷4[键入文字]第五单元周长一、图形的认识1、周长的概念: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基本图形的特征及区别图形名称边数边的特点周长(公式)角的特点三角形三条边——三条边长度的和——长方形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周长=(长+宽)×2——梯形四条边有一组对边平行四条边长度的和——二、求周长(公式必须背)3、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宽)×24、注意:周长的长短与图形的形状没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关5、求拼摆图形的周长6、在解题中,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必须先看长与宽的单位是否一致。一、瓢虫沿着图形的边线绕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二、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再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键入文字]三、先估一估下面图形的周长,再量一量,算一算。四、阳光中学的足球场是一个长100米、宽75米的长方形。1、你能求出这个足球场的周长吗?2、张明每天早上都沿着足球场跑2圈锻炼身体,他每天要跑多少米?五、下面图形的周长相等吗?算一算,说一说。第六单元乘法[键入文字]一、圈一圈,算一算。24×3=205×4=二、用竖式计算。243×4350×76×420175×5305×73×509三、36×4×3(710+190)×6450×2×5800-24×5125×8×7360+25×4四、爸爸出差回来为笑笑买了四个玩具,每个售价138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五、1、包装一箱需要多少个草莓?2、3名工人每天能包装多少盒草莓?[键入文字]拳头记忆(左拳)3、1名工人一星期(按5天计算)能包装多少盒草莓?六、连一连。哪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在400~500之间?856274584956789哪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在800~1000之间?14518027419820634567七、小红帽去姥姥家。小红帽从家出发,先要走山路到河边,然后再乘船过河到对岸的姥姥家。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画一画。2、小红帽要走900米山路才能到河边,她从家到凉亭用了5分,每分约行45米。她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到河边?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第七单元年、月、日1、基本知识结构[键入文字]关节突出部分记大月,两关节间凹下部分记小月和特殊月2月。平年365天(平年和闰年相差一天)年——12个月闰年366天31日(1、3、5、7、8、10、12各月)月30日(4、6、9、11各月)日29日(闰年2月)28日(平年2月)时1日=24时分1小时=60分秒1分=60秒2、判断平年、闰年一般年份除以4,遇到整百、整千年份就除以400,有余数的是平年,没余数的是闰年。2008÷4=(年),2006÷4=……(年),1900÷400=……300(年),2000÷400=(年)。3、巧记大月与小月①、拳头记忆(左拳)②、歌诀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二月把一加)4、24时计时法①、区别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前边有(表示时候)修饰词语的是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没有修饰词语的24时计时法。②、24时计时法的写法:例21时——21:0017时——17:00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互相换算:A、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词语,下午和晚上要+12,如下午4时→4+12=16时。B、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加上时间词语,超过12时的要-12,如23时→23-12=11,即晚上11时。④、区别时间与时刻“时刻”:指确定的时候,如9时、14时;“时间”: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如5时到9时之间的一段;时刻用“时”表示,时间用“小时”表示。⑤、计算经过时间的几种常例:1.整点到整点:9:00-------13:0013-9=4(小时)14:00--------22:0022-14=8(小时)。解题思路:时间在一天当中的,就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21:00-----------次日8:0024-21=3(小时)3+8=11(小时)解题思路:经过了两天的,请将第一天21:00到24:00的时间、第二天0:00到8:00的时间分开来计算,然后再合起来。2.几时几分到整点:9:30--------16:0060-30=30(分钟)15-9=6(小时)6小时+30分钟=6小时30分钟。也可以先算9:30到下一个时间10:00,经过了多少时间?再算10:00到16:00时经过了多少时间,最后合起来。3.整点到几时几分:9:00-------13:4513-9=4(小时)4小时+45分钟=4小时45分钟。解题思路:先算整点9:00到整点13:00经过的时间,再算13:00到13:45经过的时间。4.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16:3
本文标题:2014年秋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1481 .html